邻里、家事、感情、土地、经济……
群众日常生活中
免不了磕磕碰碰、矛盾纠纷
鹿寨县平山镇通过不断创新方式方法
整合基层综合治理力量
提升社会服务水平
解决基层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
获得了当地群众的一致肯定
“告到法院我都没同意!”
“告就告咧,你以为我服你啊!”
这一幕发生在鹿寨县平山镇的大阳村一处山坡上,村民胡某和村民罗某两个人互不相让,剑拔弩张,吵着要上法院。
原来,以前生产队把山林地分给各农户管理,其中相邻的两块地分给了村民罗某家和胡某家,当初分地比较粗略,是以分片来划定界线,因此双方对于明确的界线一直存在争议。2018年,胡某请钩机钩地种下桉树,罗某认为胡某种的桉树越过了界线,便把过线的桉树拔出移回胡某地里,当时双方没有发生大的纠纷,但在心里已经有了疙瘩。直到最近,罗某也请钩机钩地种桉树苗,越过了胡某认为的界线,双方矛盾加深,为地界激烈争吵。
村委会曾多次现场调解无果,便向平山镇党委、政府申请调解处置,接案后,平山镇协调组织调解团队到现场与当事人交流了解情况,进行调解。“之前讲我越线我也没跟他吵,现在他又越线来钩我的地,我就有意见了,就跟他讲吵了,你看那边上基本都是新钩的。”村民胡某很是气愤。
眼看双方各执一词,互不相让,调解组采用“先分后合法”,紧抓“远亲不如近邻”这根主线,把当事人分开进行劝说。
“其实,你贫富不在于这点,多种这点你就得富贵吗?少种这点你就贫穷吗?你们都是一个村的人,抬头不见低头见,以前老人家也跟你讲过《六尺巷》的故事你也听懂了,看看合适点大家商量一下,互让一下,理解一下,纠纷不就是化解了?”平山镇“老师父”工作室专职调解员陶维良劝解道。
当地的法庭、派出所、司法所等部门的工作人员也从法律程序、诉讼成本等方面对当事人进行释法析理,在调解员们一个多小时的耐心劝导下,两人最终各退一步,重新明确了林地界线,达成协议握手言和,对于调解结果表示满意:“原先我打算起诉他的,现在大家来帮们我们调解,我们两家也不闹了,互相谅解一下,事情就解决了,安安心心发展生产。”
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涉及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是提升公众安全感和满意度的基础性工作。一直以来,平山镇坚持把这项工作作为深化平安平山建设的重要内容,除了充分发挥镇综治办、信访办、村(社区)干部、调解员、村警务助理、网格员、村民小组长等基层纠纷预防化解力量外,还组织成立了由退休老干部、老党员组成的“老师父”调解工作室,开创鹿寨县组建“乡贤”专职调解队伍的先河,并推动“老师父”调解工作室与鹿寨县公安局平山派出所合作成立全县首个乡镇案前调解工作室,与鹿寨县人民法院中渡法庭成立全县首个乡镇诉源治理联合工作站,通过协调联动工作机制,有效解决了普通矛盾纠纷转化为治安案件和刑事案件的概率,达到在诉前“一线”化解矛盾纠纷目的,减少诉讼存量。
今年以来,平山镇趁热打铁,推进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建设,持续促进社会安定有序、保障人民安居乐业。
平山镇党委书记廖剑告诉记者:“为了进一步强化基层社会治理,巩固平安平山建设的工作成果,平山镇党委牵头联合了基层法庭、派出所、司法所和平山镇的‘老师傅’调解团队,建立了平山镇社会综合治理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对全镇的综合治理情况进行分析研判,形成了基层纠纷调处工作的合力,促进了社会的和谐稳定。”
廖剑介绍,制定平山镇社会综合治理联席会议制度,可以进一步集中基层综合治理力量,对辖区内影响社会稳定的重要纠纷进行调处,实现公安的案前调解、法院诉源治理、司法所的法律宣传教育和地方社会稳定的共赢。
据统计,2023年以来,平山镇共受理纠纷36起,调解36起,其中镇里受理24起,中渡法庭委托9起,平山派出所移送3起,除了2起是涉及高速公路征地,面广复杂,正在组织所有力量调解外,已调处成功34起,成功率达94%。(李林洪 韦盛选)
版权所有:(C) 2016 鹿寨县人民政府 主办:柳州市鹿寨县人民政府 承办:鹿寨县信息化建设中心 网站标识码:4502230046 维护电话:0772-6819789
地址:鹿寨县创业路2号 政府热线电话:0772-6812345 县政府邮箱:lzxzfbgs@126.com 投稿:lzzfw@126.com
邻里、家事、感情、土地、经济……
群众日常生活中
免不了磕磕碰碰、矛盾纠纷
鹿寨县平山镇通过不断创新方式方法
整合基层综合治理力量
提升社会服务水平
解决基层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
获得了当地群众的一致肯定
“告到法院我都没同意!”
“告就告咧,你以为我服你啊!”
这一幕发生在鹿寨县平山镇的大阳村一处山坡上,村民胡某和村民罗某两个人互不相让,剑拔弩张,吵着要上法院。
原来,以前生产队把山林地分给各农户管理,其中相邻的两块地分给了村民罗某家和胡某家,当初分地比较粗略,是以分片来划定界线,因此双方对于明确的界线一直存在争议。2018年,胡某请钩机钩地种下桉树,罗某认为胡某种的桉树越过了界线,便把过线的桉树拔出移回胡某地里,当时双方没有发生大的纠纷,但在心里已经有了疙瘩。直到最近,罗某也请钩机钩地种桉树苗,越过了胡某认为的界线,双方矛盾加深,为地界激烈争吵。
村委会曾多次现场调解无果,便向平山镇党委、政府申请调解处置,接案后,平山镇协调组织调解团队到现场与当事人交流了解情况,进行调解。“之前讲我越线我也没跟他吵,现在他又越线来钩我的地,我就有意见了,就跟他讲吵了,你看那边上基本都是新钩的。”村民胡某很是气愤。
眼看双方各执一词,互不相让,调解组采用“先分后合法”,紧抓“远亲不如近邻”这根主线,把当事人分开进行劝说。
“其实,你贫富不在于这点,多种这点你就得富贵吗?少种这点你就贫穷吗?你们都是一个村的人,抬头不见低头见,以前老人家也跟你讲过《六尺巷》的故事你也听懂了,看看合适点大家商量一下,互让一下,理解一下,纠纷不就是化解了?”平山镇“老师父”工作室专职调解员陶维良劝解道。
当地的法庭、派出所、司法所等部门的工作人员也从法律程序、诉讼成本等方面对当事人进行释法析理,在调解员们一个多小时的耐心劝导下,两人最终各退一步,重新明确了林地界线,达成协议握手言和,对于调解结果表示满意:“原先我打算起诉他的,现在大家来帮们我们调解,我们两家也不闹了,互相谅解一下,事情就解决了,安安心心发展生产。”
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涉及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是提升公众安全感和满意度的基础性工作。一直以来,平山镇坚持把这项工作作为深化平安平山建设的重要内容,除了充分发挥镇综治办、信访办、村(社区)干部、调解员、村警务助理、网格员、村民小组长等基层纠纷预防化解力量外,还组织成立了由退休老干部、老党员组成的“老师父”调解工作室,开创鹿寨县组建“乡贤”专职调解队伍的先河,并推动“老师父”调解工作室与鹿寨县公安局平山派出所合作成立全县首个乡镇案前调解工作室,与鹿寨县人民法院中渡法庭成立全县首个乡镇诉源治理联合工作站,通过协调联动工作机制,有效解决了普通矛盾纠纷转化为治安案件和刑事案件的概率,达到在诉前“一线”化解矛盾纠纷目的,减少诉讼存量。
今年以来,平山镇趁热打铁,推进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建设,持续促进社会安定有序、保障人民安居乐业。
平山镇党委书记廖剑告诉记者:“为了进一步强化基层社会治理,巩固平安平山建设的工作成果,平山镇党委牵头联合了基层法庭、派出所、司法所和平山镇的‘老师傅’调解团队,建立了平山镇社会综合治理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对全镇的综合治理情况进行分析研判,形成了基层纠纷调处工作的合力,促进了社会的和谐稳定。”
廖剑介绍,制定平山镇社会综合治理联席会议制度,可以进一步集中基层综合治理力量,对辖区内影响社会稳定的重要纠纷进行调处,实现公安的案前调解、法院诉源治理、司法所的法律宣传教育和地方社会稳定的共赢。
据统计,2023年以来,平山镇共受理纠纷36起,调解36起,其中镇里受理24起,中渡法庭委托9起,平山派出所移送3起,除了2起是涉及高速公路征地,面广复杂,正在组织所有力量调解外,已调处成功34起,成功率达94%。(李林洪 韦盛选)
版权所有:(C) 2016 鹿寨县人民政府
地址:鹿寨县创业路2号 政府热线电话:0772-6812345
县政府邮箱:lzxzfbgs126.com 投稿:lzzfw126.com
维护电话:0772-6819789 网站标识码:4502230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