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寨县高度重视本土农耕文化,记录乡愁记忆的古老村落,积极挖掘鹿寨历史,讲好鹿寨故事,让更多的鹿寨人了解鹿寨、热爱鹿寨、建设鹿寨,用文化铸魂、用文化赋能,驱动乡村全面振兴。
写好“百村故事”,传承鹿寨文化
一是充分发挥创新性策划“五百工程”。鹿寨县创新举措,大胆提出文艺创作“五百工程”(即百名作家写鹿寨、百名美术家画鹿寨、百名摄影家摄鹿寨、百名书法家书鹿寨、百名朗读者诵鹿寨)。“五百工程”属于五年规划,今年是实施的第二年,计划分三年实施,每年出版一卷。目前,“五百工程”进展顺利,今年已出版了《百村故事载乡愁(卷一)》。三年后,鹿寨县将完成全县100个村屯及特色产业故事的书写,形成一套以“一村一品一故事”为主题的采风创作成果——《百村故事载乡愁》书系。
二是充分挖掘鹿寨历史文化。鹿寨县历史悠久、钟灵毓秀、民风淳朴、文脉绵长,鹿寨人民勤劳勇敢、艰苦奋斗、开拓进取,农耕文明兴盛发达,地域文化独具特色,素有“桂中宝地”之称。如今鹿寨县经济发展突飞猛进,城市建设日新月异,农村面貌焕然一新。时光荏苒,沧桑巨变,鹿寨县留下众多传承农耕文化、铭刻乡愁记忆的古老村落。挖掘鹿寨历史,让更多的人了解鹿寨历史。
三是充分发挥鹿寨优秀作家引领作用。鹿寨县文学艺术界联合会负责牵头文艺创作“五百工程”。在“一村一品一故事”乡村振兴主题文艺创作活动启动前,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鹿寨县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席廖献红,通过自己的影响力和号召力,吸引了100多名区内外优秀作家踊跃参与《百村故事载乡愁》系列创作。这些作家阵容豪华,都是活跃在中国文坛、广西文坛的一线作家。
讲好“百村故事”,助推乡风文明
一是讲好家风家训故事,涵养家风。在书中“仁孝传家”版块,用了5篇文章,生动讲述了近百年发生在鹿寨家族、个人身上,如何做好事传家风的故事。重视教育,修缮书院的邓氏家族;做善举,义务摆渡三十年的英山义渡八奶;几百年前就制定出家训家规的吴氏家族,凝聚着堡底屯一代又一代人。大力弘扬了家风文明,营造了良好的乡村文明氛围,让家风建设深入民心,推动了乡风文明建设。
二是讲好民风民俗故事,淳化民风。随着时代变迁,很多乡村原本独有的历史印记、文化注脚却在日渐减少甚至消失。通过作家们的走访、整理、书写,让民风民俗故事在书中得以传承,在传承中迸发出勃勃生机。良好的传统民俗文化,不仅能催生乡村文明,推动乡村发展,还能发挥出凝聚民心、教化民众、淳化民风的重要作用。
三是讲好乡村女性故事,滋养社风。女性,社会最重要的群体之一。通过生动描写农村妇女勤劳朴素、坚韧不拔、乐于助人的形象,引导广大妇女群众树立正确价值观。发挥女性优势,促进家庭和谐,增强社会意识,拥抱时代变革,勇担社会责任,带动农村经济发展,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活力。
用好“百村故事”,促进经济发展
一是用好乡贤义士故事,推动文化旅游发展。书中用一个个神秘而又传奇的动人故事,歌颂乡贤义士,进一步厚植乡贤文化、凝聚乡贤力量、形成强大合力,推动乡村振兴。老艺术家潘文经的故事广为流传,鹿寨县经过对乡村文化挖掘整合、品牌打造推广、艺术馆建设开发等工作,潘文经艺术馆已在中渡镇建成。这对鹿寨县的文化艺术交流工作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成为鹿寨艺术的新名片,吸引了无数的书画爱好者和创作者,共同促进了鹿寨文化旅游事业的繁荣发展。
二是用好土特产故事,推动群众增收致富。来自乡野田间的“土特产”,一头连着农民就业增收,一头连着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看似普通,实则重要。通过文学创作,进一步深挖“土”的资源,挖掘其内在功效、文化内涵等,放大“特”的价值,助推延伸“产”的链条,把乡村的“土特产”培育成农民的“金饭碗”。
三是用好生态资源故事,推动生态旅游发展。在作家的诗歌咏物中,呈现出了中渡镇美丽的自然风光,淳朴的乡土人情,深厚的文化底蕴,构成了一幅完美的画卷。鹿寨县巧妙利用山水资源和自然生态特色,全力打造广西特色旅游名县,让“生态好”带动“产业兴”实现“共同富”。2022全年鹿寨县接待游客436万人次,旅游总消费达46.2亿元。(韦爱秀)
版权所有:(C) 2016 鹿寨县人民政府 主办:柳州市鹿寨县人民政府 承办:鹿寨县信息化建设中心 网站标识码:4502230046 维护电话:0772-6819789
地址:鹿寨县创业路2号 政府热线电话:0772-6812345 县政府邮箱:lzxzfbgs@126.com 投稿:lzzfw@126.com
鹿寨县高度重视本土农耕文化,记录乡愁记忆的古老村落,积极挖掘鹿寨历史,讲好鹿寨故事,让更多的鹿寨人了解鹿寨、热爱鹿寨、建设鹿寨,用文化铸魂、用文化赋能,驱动乡村全面振兴。
写好“百村故事”,传承鹿寨文化
一是充分发挥创新性策划“五百工程”。鹿寨县创新举措,大胆提出文艺创作“五百工程”(即百名作家写鹿寨、百名美术家画鹿寨、百名摄影家摄鹿寨、百名书法家书鹿寨、百名朗读者诵鹿寨)。“五百工程”属于五年规划,今年是实施的第二年,计划分三年实施,每年出版一卷。目前,“五百工程”进展顺利,今年已出版了《百村故事载乡愁(卷一)》。三年后,鹿寨县将完成全县100个村屯及特色产业故事的书写,形成一套以“一村一品一故事”为主题的采风创作成果——《百村故事载乡愁》书系。
二是充分挖掘鹿寨历史文化。鹿寨县历史悠久、钟灵毓秀、民风淳朴、文脉绵长,鹿寨人民勤劳勇敢、艰苦奋斗、开拓进取,农耕文明兴盛发达,地域文化独具特色,素有“桂中宝地”之称。如今鹿寨县经济发展突飞猛进,城市建设日新月异,农村面貌焕然一新。时光荏苒,沧桑巨变,鹿寨县留下众多传承农耕文化、铭刻乡愁记忆的古老村落。挖掘鹿寨历史,让更多的人了解鹿寨历史。
三是充分发挥鹿寨优秀作家引领作用。鹿寨县文学艺术界联合会负责牵头文艺创作“五百工程”。在“一村一品一故事”乡村振兴主题文艺创作活动启动前,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鹿寨县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席廖献红,通过自己的影响力和号召力,吸引了100多名区内外优秀作家踊跃参与《百村故事载乡愁》系列创作。这些作家阵容豪华,都是活跃在中国文坛、广西文坛的一线作家。
讲好“百村故事”,助推乡风文明
一是讲好家风家训故事,涵养家风。在书中“仁孝传家”版块,用了5篇文章,生动讲述了近百年发生在鹿寨家族、个人身上,如何做好事传家风的故事。重视教育,修缮书院的邓氏家族;做善举,义务摆渡三十年的英山义渡八奶;几百年前就制定出家训家规的吴氏家族,凝聚着堡底屯一代又一代人。大力弘扬了家风文明,营造了良好的乡村文明氛围,让家风建设深入民心,推动了乡风文明建设。
二是讲好民风民俗故事,淳化民风。随着时代变迁,很多乡村原本独有的历史印记、文化注脚却在日渐减少甚至消失。通过作家们的走访、整理、书写,让民风民俗故事在书中得以传承,在传承中迸发出勃勃生机。良好的传统民俗文化,不仅能催生乡村文明,推动乡村发展,还能发挥出凝聚民心、教化民众、淳化民风的重要作用。
三是讲好乡村女性故事,滋养社风。女性,社会最重要的群体之一。通过生动描写农村妇女勤劳朴素、坚韧不拔、乐于助人的形象,引导广大妇女群众树立正确价值观。发挥女性优势,促进家庭和谐,增强社会意识,拥抱时代变革,勇担社会责任,带动农村经济发展,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活力。
用好“百村故事”,促进经济发展
一是用好乡贤义士故事,推动文化旅游发展。书中用一个个神秘而又传奇的动人故事,歌颂乡贤义士,进一步厚植乡贤文化、凝聚乡贤力量、形成强大合力,推动乡村振兴。老艺术家潘文经的故事广为流传,鹿寨县经过对乡村文化挖掘整合、品牌打造推广、艺术馆建设开发等工作,潘文经艺术馆已在中渡镇建成。这对鹿寨县的文化艺术交流工作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成为鹿寨艺术的新名片,吸引了无数的书画爱好者和创作者,共同促进了鹿寨文化旅游事业的繁荣发展。
二是用好土特产故事,推动群众增收致富。来自乡野田间的“土特产”,一头连着农民就业增收,一头连着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看似普通,实则重要。通过文学创作,进一步深挖“土”的资源,挖掘其内在功效、文化内涵等,放大“特”的价值,助推延伸“产”的链条,把乡村的“土特产”培育成农民的“金饭碗”。
三是用好生态资源故事,推动生态旅游发展。在作家的诗歌咏物中,呈现出了中渡镇美丽的自然风光,淳朴的乡土人情,深厚的文化底蕴,构成了一幅完美的画卷。鹿寨县巧妙利用山水资源和自然生态特色,全力打造广西特色旅游名县,让“生态好”带动“产业兴”实现“共同富”。2022全年鹿寨县接待游客436万人次,旅游总消费达46.2亿元。(韦爱秀)
版权所有:(C) 2016 鹿寨县人民政府
地址:鹿寨县创业路2号 政府热线电话:0772-6812345
县政府邮箱:lzxzfbgs126.com 投稿:lzzfw126.com
维护电话:0772-6819789 网站标识码:4502230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