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广西国土资源十大新闻揭晓

发布日期:2016-02-29 08:52
来源:广西国土资源厅
  • 字体大小:[
  • ]
    2月26日,自治区国土资源厅举行2015年广西国土资源十大新闻评选会。由广西新闻工作者协会、新华社、人民网、广西日报社、广西电视台等新闻单位的资深专家、高级编辑组成的评审团,从15个候选新闻事件中评选出了2015年广西国土资源十大新闻。
    据悉,本次评选活动共收集到自治区国土资源厅、自治区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自治区测绘地理信息局、自治区海洋局推荐的候选新闻事件60条,广西国土资源宣传中心经过讨论和初选,从中选出了15条候选新闻事件进入终评,评审团再从这15条候选事件中评出了2015年广西国土资源十大新闻。评选出的十大新闻,均是在2015年广西国土资源系统发生的重大新闻事件,在广西国土资源系统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力、广泛性和历史意义。
    自治区国土资源厅办公室主任肖旭光,广西国土资源宣传中心负责人和自治区地矿局、自治区测绘局、自治区海洋局相关负责人参加了评选会。
   附:2015年广西国土资源十大新闻
    1.广西出台国土资源服务稳增长15条措施,精准发力保障发展用地需求
    4月30日,广西壮族自治区国土资源厅制定出台《关于全力服务稳增长的若干措施》,提出了确保重大项目建设用地等15条举措,通过定向发力、精准服务保障发展用地需求。5月初,厅领导率稳增长对接工作小组,分头深入14个市主动服务,督促各地国土资源部门提前介入项目选址,引导项目避让优质耕地,确保项目选址符合用地条件。全区自上而下开展建设用地报批集中统一大行动,集中人员、集中时间审查报批,对自治区重大项目做到随到随批、特事特办。到12月底,全区符合用地报批条件的541个重大项目全部落实用地保障,累计落实用地指标28962公顷,实现了具备用地条件的重大项目用地应保尽保。
    2.广西推广耕地开垦的“临桂模式”,全面开展耕作层土壤剥离再利用试点工作
    6月24日,广西壮族自治区国土资源厅在桂林市临桂区召开全区非农建设占用耕地耕作层土壤剥离及利用工作现场会,总结临桂区的成功经验和做法,决定利用2~3年时间,在全区14个市全面开展耕作层土壤剥离再利用试点工作。据了解,为解决部分新开垦水田因质量差异无法满足占补要求的问题,临桂区从2014年起探索建设占用耕地耕作层土壤剥离再利用,将建设占用耕地项目区约30厘米厚的优质表层土壤剥离,通过移土培肥回填到新开垦耕地中,使原本贫瘠的荒废地变成了质量优良的耕地,土壤肥力提升2~3个等级。目前,临桂区已出台广西首个县级耕作层剥离实施办法,明确凡建设占用优质耕地的,必须对耕作层剥离后才能开工建设。
    3.国家海洋局与广西签署合作框架协议
    2015年9月,国家海洋局与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签署《关于共同促进广西海洋事业发展推进广西沿海开发开放合作框架协议》,这是继2010年双方签订《共同推进广西海洋管理工作促进广西经济社会发展备忘录》的“升级版”,是双方进一步深化战略合作新的里程碑。根据协议,国家海洋局和广西将重点围绕共同促进广西建设“一带一路”有机衔接的重要门户、共同打造广西与东盟海洋合作平台等五大方面开展深入合作,为推动广西海洋事业发展注入了新活力。
    4.广西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成果通过国家验收
    2015年10月,广西壮族自治区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成果全部汇交国务院普查办。经复核,广西合格率达100%,优良率98%以上,明显高于普查质量要求。按照国务院的统一部署,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从2013年开始,由各级测绘地理信息部门组织实施。广西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工作共投入3.2亿元,有18个单位近2000人参与了普查工作。
    5.广西创新耕地占补举措,补充耕地指标可网上公开交易
    从11月1日起,《广西壮族自治区补充耕地指标交易管理暂行办法》正式实施,这意味着广西耕地占补工作有了创新,补充耕地指标可通过网上进行公开交易,实现指标有偿出让、获取。办法规定,各设区市、县(市)通过实施土地整治取得的补充耕地指标,在满足本行政区域内耕地占补平衡需要的前提下,结余的补充耕地指标可通过广西国土资源厅交易平台,以公开挂牌的方式进行交易,实现有偿出让。
    6.广西西江经济带国土规划发布实施,这是全国首个正式印发实施的区域性国土规划
    2015年11月,《广西西江经济带国土规划(2014-2030年)》发布实施,这是全国首个正式印发实施的区域性国土规划。《规划》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对西江经济带国土空间引导管控、资源节约利用、生态环境保护、国土综合整治等进行了统筹安排和总体部署,提出以生态优先、港产城融合、一体化和区域合作为主要战略,打造“三核四片多中心”的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到2020年和2030年,西江经济带城镇建设空间规模分别控制在1800平方公里和2400平方公里以内;单位建设用地第二、第三产业产值达到100万元/公顷和150万元/公顷以上;重要生态功能空间比例分别达35%和37%。
    7.广西找矿突破战略行动“五年有重大突破”目标任务实现,15类矿种完成找矿任务
    12月25日,广西壮族自治区国土资源厅召开会议,对广西找矿突破战略行动五年阶段性目标开展初步评估,对找矿突破战略行动8~10年目标进行论证。2011~2015年,广西共投入各类勘查资金37.57亿元,启动实施了4片国家级整装勘查区、24片省级重点勘查区的勘查工作,完成钻探144.21万米,重要成矿区带内重要找矿远景区已完成基础地质调查75%以上,形成重要矿产资源大中型勘查开发基地5处以上。目前,广西锰、铝土矿、铅锌等15类矿种勘查成果已实现5年目标任务,锰、钨等10类矿种有望提前实现8年目标。
    8.广西所有市县全部完成不动产统一登记职责整合和机构组建
    2015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全面加快推进不动产统一登记工作,工作进展继续保持全国相对领先。自治区本级成立了不动产登记局和登记中心,全区89个市、县和3个需独立开展不动产统一登记的设区市城区全部完成了职责整合和机构组建,将不动产登记职责整合到国土资源部门,相继成立了不动产登记局和登记中心。国家级试点南宁市本级、自治区级试点百色市田东县和另外3个县(市)共5个市、县开始受理不动产统一登记业务并核发不动产权证,不动产登记基础平台、业务系统及信息公开查询系统的研发工作进展顺利,目前业务系统已经在受理不动产统一登记的市、县运行。
    9.广西盘活存量建设用地1.51万公顷
    2015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国土资源厅将盘活存量建设用地任务纳入指标管理体系,坚决落实新增建设用地指标限批措施,建立全区存量土地数据库,力争三年内分批消化完现有50万亩存量建设用地。对近5年平均供地率小于60%的市、县,除国家、自治区重点项目和民生保障项目外,暂停安排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截至12月底,全区共盘活存量建设用地1.51万公顷,占2015年分解下达任务的132%。
    10.广西国土资源网上交易体系基本建成,79宗业务实现网上交易
    经过多年建设,截至2015年底,广西壮族自治区基本建成自治区、市、县三级国土资源网上交易体系。广西国土资源网上交易平台主要功能包括全区土地使用权、采矿权、探矿权通过网上挂牌、拍卖进行公开出让、转让等交易流程。只要轻点鼠标,即可实现网上申购、交纳保证金、网上获得竞买资格、网上报价、网上竞价、网上成交等一系列环节。2013-2015年间,全区共有79宗业务通过网上交易系统完成交易,其中探矿权挂牌出让27宗,采矿权挂牌出让46宗,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挂牌出让6宗。


打印本页 关闭

版权所有:(C) 2016 鹿寨县人民政府 主办:柳州市鹿寨县人民政府 承办:鹿寨县信息化建设中心 网站标识码:4502230046 维护电话:0772-6819789 仅受理网站建设维护相关事宜

地址:鹿寨县创业路2号 政府热线电话:0772-6812345 县政府邮箱:lzxzfbgs@126.com 投稿:lzzfw@126.com

桂ICP备06009684号-1 桂公网安备 45022302000043号 

返回 部门信息 导航
2015年广西国土资源十大新闻揭晓

发布时间:2016-02-29 08:52 来源:广西国土资源厅
    2月26日,自治区国土资源厅举行2015年广西国土资源十大新闻评选会。由广西新闻工作者协会、新华社、人民网、广西日报社、广西电视台等新闻单位的资深专家、高级编辑组成的评审团,从15个候选新闻事件中评选出了2015年广西国土资源十大新闻。
    据悉,本次评选活动共收集到自治区国土资源厅、自治区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自治区测绘地理信息局、自治区海洋局推荐的候选新闻事件60条,广西国土资源宣传中心经过讨论和初选,从中选出了15条候选新闻事件进入终评,评审团再从这15条候选事件中评出了2015年广西国土资源十大新闻。评选出的十大新闻,均是在2015年广西国土资源系统发生的重大新闻事件,在广西国土资源系统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力、广泛性和历史意义。
    自治区国土资源厅办公室主任肖旭光,广西国土资源宣传中心负责人和自治区地矿局、自治区测绘局、自治区海洋局相关负责人参加了评选会。
   附:2015年广西国土资源十大新闻
    1.广西出台国土资源服务稳增长15条措施,精准发力保障发展用地需求
    4月30日,广西壮族自治区国土资源厅制定出台《关于全力服务稳增长的若干措施》,提出了确保重大项目建设用地等15条举措,通过定向发力、精准服务保障发展用地需求。5月初,厅领导率稳增长对接工作小组,分头深入14个市主动服务,督促各地国土资源部门提前介入项目选址,引导项目避让优质耕地,确保项目选址符合用地条件。全区自上而下开展建设用地报批集中统一大行动,集中人员、集中时间审查报批,对自治区重大项目做到随到随批、特事特办。到12月底,全区符合用地报批条件的541个重大项目全部落实用地保障,累计落实用地指标28962公顷,实现了具备用地条件的重大项目用地应保尽保。
    2.广西推广耕地开垦的“临桂模式”,全面开展耕作层土壤剥离再利用试点工作
    6月24日,广西壮族自治区国土资源厅在桂林市临桂区召开全区非农建设占用耕地耕作层土壤剥离及利用工作现场会,总结临桂区的成功经验和做法,决定利用2~3年时间,在全区14个市全面开展耕作层土壤剥离再利用试点工作。据了解,为解决部分新开垦水田因质量差异无法满足占补要求的问题,临桂区从2014年起探索建设占用耕地耕作层土壤剥离再利用,将建设占用耕地项目区约30厘米厚的优质表层土壤剥离,通过移土培肥回填到新开垦耕地中,使原本贫瘠的荒废地变成了质量优良的耕地,土壤肥力提升2~3个等级。目前,临桂区已出台广西首个县级耕作层剥离实施办法,明确凡建设占用优质耕地的,必须对耕作层剥离后才能开工建设。
    3.国家海洋局与广西签署合作框架协议
    2015年9月,国家海洋局与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签署《关于共同促进广西海洋事业发展推进广西沿海开发开放合作框架协议》,这是继2010年双方签订《共同推进广西海洋管理工作促进广西经济社会发展备忘录》的“升级版”,是双方进一步深化战略合作新的里程碑。根据协议,国家海洋局和广西将重点围绕共同促进广西建设“一带一路”有机衔接的重要门户、共同打造广西与东盟海洋合作平台等五大方面开展深入合作,为推动广西海洋事业发展注入了新活力。
    4.广西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成果通过国家验收
    2015年10月,广西壮族自治区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成果全部汇交国务院普查办。经复核,广西合格率达100%,优良率98%以上,明显高于普查质量要求。按照国务院的统一部署,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从2013年开始,由各级测绘地理信息部门组织实施。广西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工作共投入3.2亿元,有18个单位近2000人参与了普查工作。
    5.广西创新耕地占补举措,补充耕地指标可网上公开交易
    从11月1日起,《广西壮族自治区补充耕地指标交易管理暂行办法》正式实施,这意味着广西耕地占补工作有了创新,补充耕地指标可通过网上进行公开交易,实现指标有偿出让、获取。办法规定,各设区市、县(市)通过实施土地整治取得的补充耕地指标,在满足本行政区域内耕地占补平衡需要的前提下,结余的补充耕地指标可通过广西国土资源厅交易平台,以公开挂牌的方式进行交易,实现有偿出让。
    6.广西西江经济带国土规划发布实施,这是全国首个正式印发实施的区域性国土规划
    2015年11月,《广西西江经济带国土规划(2014-2030年)》发布实施,这是全国首个正式印发实施的区域性国土规划。《规划》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对西江经济带国土空间引导管控、资源节约利用、生态环境保护、国土综合整治等进行了统筹安排和总体部署,提出以生态优先、港产城融合、一体化和区域合作为主要战略,打造“三核四片多中心”的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到2020年和2030年,西江经济带城镇建设空间规模分别控制在1800平方公里和2400平方公里以内;单位建设用地第二、第三产业产值达到100万元/公顷和150万元/公顷以上;重要生态功能空间比例分别达35%和37%。
    7.广西找矿突破战略行动“五年有重大突破”目标任务实现,15类矿种完成找矿任务
    12月25日,广西壮族自治区国土资源厅召开会议,对广西找矿突破战略行动五年阶段性目标开展初步评估,对找矿突破战略行动8~10年目标进行论证。2011~2015年,广西共投入各类勘查资金37.57亿元,启动实施了4片国家级整装勘查区、24片省级重点勘查区的勘查工作,完成钻探144.21万米,重要成矿区带内重要找矿远景区已完成基础地质调查75%以上,形成重要矿产资源大中型勘查开发基地5处以上。目前,广西锰、铝土矿、铅锌等15类矿种勘查成果已实现5年目标任务,锰、钨等10类矿种有望提前实现8年目标。
    8.广西所有市县全部完成不动产统一登记职责整合和机构组建
    2015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全面加快推进不动产统一登记工作,工作进展继续保持全国相对领先。自治区本级成立了不动产登记局和登记中心,全区89个市、县和3个需独立开展不动产统一登记的设区市城区全部完成了职责整合和机构组建,将不动产登记职责整合到国土资源部门,相继成立了不动产登记局和登记中心。国家级试点南宁市本级、自治区级试点百色市田东县和另外3个县(市)共5个市、县开始受理不动产统一登记业务并核发不动产权证,不动产登记基础平台、业务系统及信息公开查询系统的研发工作进展顺利,目前业务系统已经在受理不动产统一登记的市、县运行。
    9.广西盘活存量建设用地1.51万公顷
    2015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国土资源厅将盘活存量建设用地任务纳入指标管理体系,坚决落实新增建设用地指标限批措施,建立全区存量土地数据库,力争三年内分批消化完现有50万亩存量建设用地。对近5年平均供地率小于60%的市、县,除国家、自治区重点项目和民生保障项目外,暂停安排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截至12月底,全区共盘活存量建设用地1.51万公顷,占2015年分解下达任务的132%。
    10.广西国土资源网上交易体系基本建成,79宗业务实现网上交易
    经过多年建设,截至2015年底,广西壮族自治区基本建成自治区、市、县三级国土资源网上交易体系。广西国土资源网上交易平台主要功能包括全区土地使用权、采矿权、探矿权通过网上挂牌、拍卖进行公开出让、转让等交易流程。只要轻点鼠标,即可实现网上申购、交纳保证金、网上获得竞买资格、网上报价、网上竞价、网上成交等一系列环节。2013-2015年间,全区共有79宗业务通过网上交易系统完成交易,其中探矿权挂牌出让27宗,采矿权挂牌出让46宗,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挂牌出让6宗。


版权所有:(C) 2016 鹿寨县人民政府

地址:鹿寨县创业路2号 政府热线电话:0772-6812345

县政府邮箱:lzxzfbgs126.com 投稿:lzzfw126.com

维护电话:0772-6819789 网站标识码:4502230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