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则以《现已大量上市,千万别买了,赶紧发给家人朋友》为标题的视频在微信平台广泛传播。
视频播放的是央视新闻《大枣太甜需警惕》节目,内容是海南“糖精枣”相关新闻:不法分子将收购来的劣质枣经糖精钠温水浸泡,便可“生产”出卖相颇佳的冬枣。
视频制作者掐头去尾
故意隐去了新闻发生的
时间、起因和查处结果
编造谣言
相似的文章如《央视曝光:这种大枣,再甜再红都不要买,太可怕了!》《这种大枣,再甜再红都不要买!吃了致癌!》等占据微信群和朋友圈,使人误以为“糖精枣”重出江湖,造成公众恐慌。
真相提前看:
该视频的真实背景是发生在2015年9月1日,海南省海口市琼山区食品药品监管局联合警方突击检查了海口市的一家水果批发市场,查封了3.3吨疑似问题青枣。
“糖精枣”谣言想必大家并不陌生,相似剧情几乎每年都会上演。该视频的真实背景是发生在2015 年9月1日,海南省海口市琼山区食品药品监管局联合警方突击检查了海口市的一家水果批发市场,查封了3.3吨疑似问题青枣。2015年10月5日在《焦点访谈》栏目播出《大枣太甜需警惕》节目,报道海南省局充分发挥联打机制,在广东省食药监部门以及公安机关配合下,成功跨省查办“糖精枣”案件的全过程。造谣者往往断章取义,截取部分视频制作谣言传播。
科普中国微信公众号发表《致癌“糖精枣”卷土重来!危言耸听还是确有其事?》辟谣文章,还原了事实真相,讲述了“糖精枣”的由来和危害,科普了“糖精枣”的鉴别方法。文章还称,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公布的对人类致癌或可能对人体致癌物目录中,找不到糖精钠的名字,并未认定糖精钠是致癌物。
目前,海南省局相关人员已经报案,举报网络谣言,案件正在进一步处理中。另外,微信平台已经通过“科普中国”判定传播的视频为不实消息。
(来源:中国食事药闻)
版权所有:(C) 2016 鹿寨县人民政府 主办:柳州市鹿寨县人民政府 承办:鹿寨县信息化建设中心 网站标识码:4502230046 维护电话:0772-6819789 仅受理网站建设维护相关事宜
地址:鹿寨县创业路2号 政府热线电话:0772-6812345 县政府邮箱:lzxzfbgs@126.com 投稿:lzzfw@126.com
近日,一则以《现已大量上市,千万别买了,赶紧发给家人朋友》为标题的视频在微信平台广泛传播。
视频播放的是央视新闻《大枣太甜需警惕》节目,内容是海南“糖精枣”相关新闻:不法分子将收购来的劣质枣经糖精钠温水浸泡,便可“生产”出卖相颇佳的冬枣。
视频制作者掐头去尾
故意隐去了新闻发生的
时间、起因和查处结果
编造谣言
相似的文章如《央视曝光:这种大枣,再甜再红都不要买,太可怕了!》《这种大枣,再甜再红都不要买!吃了致癌!》等占据微信群和朋友圈,使人误以为“糖精枣”重出江湖,造成公众恐慌。
真相提前看:
该视频的真实背景是发生在2015年9月1日,海南省海口市琼山区食品药品监管局联合警方突击检查了海口市的一家水果批发市场,查封了3.3吨疑似问题青枣。
“糖精枣”谣言想必大家并不陌生,相似剧情几乎每年都会上演。该视频的真实背景是发生在2015 年9月1日,海南省海口市琼山区食品药品监管局联合警方突击检查了海口市的一家水果批发市场,查封了3.3吨疑似问题青枣。2015年10月5日在《焦点访谈》栏目播出《大枣太甜需警惕》节目,报道海南省局充分发挥联打机制,在广东省食药监部门以及公安机关配合下,成功跨省查办“糖精枣”案件的全过程。造谣者往往断章取义,截取部分视频制作谣言传播。
科普中国微信公众号发表《致癌“糖精枣”卷土重来!危言耸听还是确有其事?》辟谣文章,还原了事实真相,讲述了“糖精枣”的由来和危害,科普了“糖精枣”的鉴别方法。文章还称,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公布的对人类致癌或可能对人体致癌物目录中,找不到糖精钠的名字,并未认定糖精钠是致癌物。
目前,海南省局相关人员已经报案,举报网络谣言,案件正在进一步处理中。另外,微信平台已经通过“科普中国”判定传播的视频为不实消息。
(来源:中国食事药闻)
版权所有:(C) 2016 鹿寨县人民政府
地址:鹿寨县创业路2号 政府热线电话:0772-6812345
县政府邮箱:lzxzfbgs126.com 投稿:lzzfw126.com
维护电话:0772-6819789 网站标识码:4502230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