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 寨 县
卫生和计划生育局文件
鹿卫疾控〔2018〕10号
关于印发鹿寨县手足口病防控工作方案的通知
各乡镇卫生院,县直各医疗卫生单位:
根据自治区卫生计生委《关于加强2018年手足口病防控工作的预警通知》和自治区卫生计生委《关于印发广西手足口病病原学监测技术指南(2018版)的通知》(桂卫疾控发〔2018〕11号)的文件精神,特制定我县手足口病防控工作方案,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2018年4月28日
公开方式:主动公开
抄 送:县教育局。 |
鹿寨县卫生和计划生育局办公室 2018年4月28日印发 |
(网络传输)
鹿寨县手足口病防控工作方案
根据《自治区卫生计生委关于加强2018年手足口病防控工作的预警通知》要求,为进一步加强我县手足口病防控工作,切实保护广大儿童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针对国家和自治区对手足口病疫情形势分析情况制定我县防控方案。
一、制定背景
(一)疫情概况
2013-2017年,我县累计报告手足口病11421例,重症11例,与同期我县法定传染病报告数相比,手足口病年均发病占所有法定传染病发病比重的51.74%(11421/22072),占丙类法定传染病发病比重的65.62%(11421/17403)。
(二)疫情特征
从5年疫情监测数据分析:我县手足口病发病数和发病率高居不下,每年出现两个发病高峰,分别为4-6月和9-10月。发病人群主要集中在5岁及以下儿童,以散居儿童为主,重症病例主要集中在3岁及以下儿童。手足口病优势病原体血清型不断变迁,EV71型病毒是导致重症和死亡的主要病原体。
(三)趋势研判
专家分析研判认为,受气候、病原学监测结果、易感人群积累等因素影响,结合我县近几年手足口病一直高发特征(综合2013-2017年5年数据分析:手足病发病率有4年大于500/10万,被国家及自治区列为手足口病防控重点县区之一),如不采取有效防控措施,预计2018年手足口病流行强度仍处于高位,不排除重症、死亡病例较以往有所增加的可能。
二、制定依据
(一)《手足口病预防控制指南(2009版)》。
(二)《手足口病诊疗指南(2010年版)》。
(三)《手足口病聚集性和暴发疫情处置工作规范(2012版)》。
(四)《全国手足口病监测方案(2014年版)》。
(五)《国家卫生计生委关于加强21018年重点地区手足口病防控工作的预警通知》。
(六)《自治区卫生计生委关于加强2018年手足病防控工作的预警通知》。
三、工作目的
通过全面落实以切断传染源途径为主的综合性预防控制措施,预防、控制手足口病疫情的暴发与流行,大幅度降低发病率,加强手足口病病例特别是重症病例的早发现、早诊断和早治疗,降低手足口病重症率和病死率,做好聚集疫情,重症和死亡病例的病原学检测,加强数据分析利用,及时开展疫情研判,及时调整防控策略和措施,最大限度避免死亡。
四、工作内容及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
根据我县手足口病流行特征、流行趋势,卫计局及时向县领导汇报手足口病防控形势。在县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及时向卫计监督所、教育局通报疫情形势,实施以推广接种EV71疫苗、及时处置聚集疫情和爆发疫情和加强重症救治为主导的综合防控策略,实行联防联控、明确责任,有效落实各项防控措施。
(二)推广EV71疫苗接种
EV71型病毒是导致出现重症和死亡的主要病原体,接种EV71疫苗可有效预防EV71相关手足口病发病、重症和死亡。我县重在大力宣传普及EV71疫苗接种知识,各乡镇卫生院应按《肠道病毒71型灭活疫苗使用技术指南》要求,在已开展EV71疫苗接种工作上提高疫苗接种率。
(三)加强培训,及时识别救治重症病例
各医疗卫生机构要组织医护人员学习原卫生部印发的《手足口病诊疗指南(2010年版)》和《肠道病毒71型(EV71)感染重症病例临床救治专家共识(2011年版)》,提高对重症病例的早期识别能力。各卫生院负责本辖区乡村医生培训工作,县卫计监督所负责全县个体医的培训工作。
(四)认真落实预检分诊制度,加强手足口病重症病例的救治工作,降低病死率
各医疗机构要严格执行预检分诊制度,设立独立的手足口病诊治门诊,对接诊的发热或出疹患儿,尤其是3岁以下的婴幼儿,要高度警惕,注意对手足口病有关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发现手足口病重症病例,应及时采样送检,同时转往县人民医院治疗,提高救治成功率,降低病死率。
(五)加强监测,科学研判疫情
1.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要认真开展手足口病的监测和审核工作。一旦发现异常情况或重要疫情提示,立即报县卫计局,并采取有效应对措施,确保将传染病疫情控制在萌芽状态。定县人民医院为手足口病监测点,按要求完成采样任务,每月至少采集5例手足口病样本(每病例咽拭子、肛拭子各一份,大便样每月要求1份),按要求存放送至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每月20号之前由鹿寨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上送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检测。
2.各医疗机构发现手足口病疫情要及时进行网络直报,发现托幼机构和小学聚集性病例要及时报告县卫计局和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做好危重症病例早期识别、转诊和定点救治,降低危重症病例病死率。各乡镇卫生院要加强学校和托幼机构的巡查工作,对学校和托幼机构缺勤缺课情况进行分析,及早发现和报告疫情苗子,及时报告和处置聚集性疫情,规范落实处置措施。
3.托幼机构和小学要建立健全手足口病监测与报告制度,严格落实晨午检制度和缺课追踪登记制度,及时核实缺勤、缺课原因,一旦发现发热伴皮疹的病人时,要立即报告主管部门和当地卫生医疗机构,并要及时通知家长送医院接受诊治。托幼机构和小学要配合各乡镇卫生院、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做好疫情主动搜索。根据《手足口病预防控制指南(2009版)》的有关要求,托幼机构或小学校如出现重症或死亡病例,或1周内同一班级出现2例及以上病例,病例所在班级应停课10天;1周内累计出现10例及以上或3个班级分别出现2例及以上病例时,经风险评估,托幼机构应停课10天。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要规范开展聚集性病例的流行病学调查及采样上送检测工作,核实疫情,评估疫情风险,并向教育局提出是否停课及停课时间长短的建议,由教育局审核决定。
(六)加强健康宣传教育,全面提升群众防病意识
利用电视‘健康有约’栏目平台、手机短信、微信等多种媒体,全面、科学、精准地宣传和普及手足口病防病知识(防控核心信息见附件)。要充分发挥爱国卫生运动平台的作用,结合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健康教育服务规范”工作要求,在托幼机构、学校、社区、村卫生室、医疗卫生机构开展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活动,提高群众防护意识和能力,引导全社会科学、有序地做好手足口病防控。及时、准确、客观地发布疫情及防治工作信息,争取宣传主动权,为防控工作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七)加强执法监督
县卫计局加强与有关部门进行沟通、密切合作,由县卫计监督所牵头开展对我县辖区范围内的托幼机构、医疗机构、儿童游乐场所手足口病防控工作联合督导检查,重点加强对托幼机构环境卫生、晨午检制度、日常消毒、健康教育等措施,以及医疗机构预检分诊、疫情报告、院感控制、重症救治等措施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对发现的问题要责令限期整改并依法查处。
附件:手足口病防控核心信息。
附件:
手足口病防控核心信息
1.手足口病是由多种人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儿童常见传染病,常见血清型有肠道病毒71型(EV71)和柯萨奇病毒A16型(CV-A16)。
2.发病人群以以5岁及以下儿童为主,重症死亡主要集中在3岁及以下儿童。同一儿童可因感染不同血清型肠道病毒而出现多次发病。
3.大多数患者症状轻微,以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为主要症状,呈自限性,7-10开病程后痊愈。
4.少数患者可出现脑炎、脑干脑炎、急性迟缓性麻痹、肺水肿、肺出血、心肺功能衰竭等严重并发症,甚至引起死亡。
5.手足口病主要通过接触患者鼻咽分泌物、唾液、******液、粪便,以及接触被污染的玩具、奶瓶、餐饮具等物品或环境进行传播。
6.我国自主研发上市的EV71疫苗可有效预防EV71相关手足口病发病、重症和死亡,对CV-A16等其他肠道病毒无交叉保护。
7.接种EV71疫苗的适龄儿童为6月龄-5岁,建议尽早接种,低龄儿童尽量在12月龄前完成2剂次接种程序。
8.目前肠道病毒无特意抗病毒药,以支持和对症治疗为主,早期识别重症是成功救治的关键。
9.良好的个人和环境卫生是预防手足口病的重要手段,具体如下:(1)进食前、如厕后、处理呕吐物或更换尿布后应洗手;(2)不要与他人共用毛巾或个人物品;(3)经常清洁和消毒常接触的物品表面,如家具、玩具等;(4)避免与手足口病患者接吻、拥抱等密切接触;(5)为防止将病毒传染给别人,患病儿童应居家隔离至康复后一周。
版权所有:(C) 2016 鹿寨县人民政府 主办:柳州市鹿寨县人民政府 承办:鹿寨县信息化建设中心 网站标识码:4502230046 维护电话:0772-6819789 仅受理网站建设维护相关事宜
地址:鹿寨县创业路2号 政府热线电话:0772-6812345 县政府邮箱:lzxzfbgs@126.com 投稿:lzzfw@126.com
鹿 寨 县
卫生和计划生育局文件
鹿卫疾控〔2018〕10号
关于印发鹿寨县手足口病防控工作方案的通知
各乡镇卫生院,县直各医疗卫生单位:
根据自治区卫生计生委《关于加强2018年手足口病防控工作的预警通知》和自治区卫生计生委《关于印发广西手足口病病原学监测技术指南(2018版)的通知》(桂卫疾控发〔2018〕11号)的文件精神,特制定我县手足口病防控工作方案,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2018年4月28日
公开方式:主动公开
抄 送:县教育局。 |
鹿寨县卫生和计划生育局办公室 2018年4月28日印发 |
(网络传输)
鹿寨县手足口病防控工作方案
根据《自治区卫生计生委关于加强2018年手足口病防控工作的预警通知》要求,为进一步加强我县手足口病防控工作,切实保护广大儿童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针对国家和自治区对手足口病疫情形势分析情况制定我县防控方案。
一、制定背景
(一)疫情概况
2013-2017年,我县累计报告手足口病11421例,重症11例,与同期我县法定传染病报告数相比,手足口病年均发病占所有法定传染病发病比重的51.74%(11421/22072),占丙类法定传染病发病比重的65.62%(11421/17403)。
(二)疫情特征
从5年疫情监测数据分析:我县手足口病发病数和发病率高居不下,每年出现两个发病高峰,分别为4-6月和9-10月。发病人群主要集中在5岁及以下儿童,以散居儿童为主,重症病例主要集中在3岁及以下儿童。手足口病优势病原体血清型不断变迁,EV71型病毒是导致重症和死亡的主要病原体。
(三)趋势研判
专家分析研判认为,受气候、病原学监测结果、易感人群积累等因素影响,结合我县近几年手足口病一直高发特征(综合2013-2017年5年数据分析:手足病发病率有4年大于500/10万,被国家及自治区列为手足口病防控重点县区之一),如不采取有效防控措施,预计2018年手足口病流行强度仍处于高位,不排除重症、死亡病例较以往有所增加的可能。
二、制定依据
(一)《手足口病预防控制指南(2009版)》。
(二)《手足口病诊疗指南(2010年版)》。
(三)《手足口病聚集性和暴发疫情处置工作规范(2012版)》。
(四)《全国手足口病监测方案(2014年版)》。
(五)《国家卫生计生委关于加强21018年重点地区手足口病防控工作的预警通知》。
(六)《自治区卫生计生委关于加强2018年手足病防控工作的预警通知》。
三、工作目的
通过全面落实以切断传染源途径为主的综合性预防控制措施,预防、控制手足口病疫情的暴发与流行,大幅度降低发病率,加强手足口病病例特别是重症病例的早发现、早诊断和早治疗,降低手足口病重症率和病死率,做好聚集疫情,重症和死亡病例的病原学检测,加强数据分析利用,及时开展疫情研判,及时调整防控策略和措施,最大限度避免死亡。
四、工作内容及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
根据我县手足口病流行特征、流行趋势,卫计局及时向县领导汇报手足口病防控形势。在县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及时向卫计监督所、教育局通报疫情形势,实施以推广接种EV71疫苗、及时处置聚集疫情和爆发疫情和加强重症救治为主导的综合防控策略,实行联防联控、明确责任,有效落实各项防控措施。
(二)推广EV71疫苗接种
EV71型病毒是导致出现重症和死亡的主要病原体,接种EV71疫苗可有效预防EV71相关手足口病发病、重症和死亡。我县重在大力宣传普及EV71疫苗接种知识,各乡镇卫生院应按《肠道病毒71型灭活疫苗使用技术指南》要求,在已开展EV71疫苗接种工作上提高疫苗接种率。
(三)加强培训,及时识别救治重症病例
各医疗卫生机构要组织医护人员学习原卫生部印发的《手足口病诊疗指南(2010年版)》和《肠道病毒71型(EV71)感染重症病例临床救治专家共识(2011年版)》,提高对重症病例的早期识别能力。各卫生院负责本辖区乡村医生培训工作,县卫计监督所负责全县个体医的培训工作。
(四)认真落实预检分诊制度,加强手足口病重症病例的救治工作,降低病死率
各医疗机构要严格执行预检分诊制度,设立独立的手足口病诊治门诊,对接诊的发热或出疹患儿,尤其是3岁以下的婴幼儿,要高度警惕,注意对手足口病有关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发现手足口病重症病例,应及时采样送检,同时转往县人民医院治疗,提高救治成功率,降低病死率。
(五)加强监测,科学研判疫情
1.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要认真开展手足口病的监测和审核工作。一旦发现异常情况或重要疫情提示,立即报县卫计局,并采取有效应对措施,确保将传染病疫情控制在萌芽状态。定县人民医院为手足口病监测点,按要求完成采样任务,每月至少采集5例手足口病样本(每病例咽拭子、肛拭子各一份,大便样每月要求1份),按要求存放送至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每月20号之前由鹿寨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上送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检测。
2.各医疗机构发现手足口病疫情要及时进行网络直报,发现托幼机构和小学聚集性病例要及时报告县卫计局和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做好危重症病例早期识别、转诊和定点救治,降低危重症病例病死率。各乡镇卫生院要加强学校和托幼机构的巡查工作,对学校和托幼机构缺勤缺课情况进行分析,及早发现和报告疫情苗子,及时报告和处置聚集性疫情,规范落实处置措施。
3.托幼机构和小学要建立健全手足口病监测与报告制度,严格落实晨午检制度和缺课追踪登记制度,及时核实缺勤、缺课原因,一旦发现发热伴皮疹的病人时,要立即报告主管部门和当地卫生医疗机构,并要及时通知家长送医院接受诊治。托幼机构和小学要配合各乡镇卫生院、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做好疫情主动搜索。根据《手足口病预防控制指南(2009版)》的有关要求,托幼机构或小学校如出现重症或死亡病例,或1周内同一班级出现2例及以上病例,病例所在班级应停课10天;1周内累计出现10例及以上或3个班级分别出现2例及以上病例时,经风险评估,托幼机构应停课10天。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要规范开展聚集性病例的流行病学调查及采样上送检测工作,核实疫情,评估疫情风险,并向教育局提出是否停课及停课时间长短的建议,由教育局审核决定。
(六)加强健康宣传教育,全面提升群众防病意识
利用电视‘健康有约’栏目平台、手机短信、微信等多种媒体,全面、科学、精准地宣传和普及手足口病防病知识(防控核心信息见附件)。要充分发挥爱国卫生运动平台的作用,结合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健康教育服务规范”工作要求,在托幼机构、学校、社区、村卫生室、医疗卫生机构开展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活动,提高群众防护意识和能力,引导全社会科学、有序地做好手足口病防控。及时、准确、客观地发布疫情及防治工作信息,争取宣传主动权,为防控工作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七)加强执法监督
县卫计局加强与有关部门进行沟通、密切合作,由县卫计监督所牵头开展对我县辖区范围内的托幼机构、医疗机构、儿童游乐场所手足口病防控工作联合督导检查,重点加强对托幼机构环境卫生、晨午检制度、日常消毒、健康教育等措施,以及医疗机构预检分诊、疫情报告、院感控制、重症救治等措施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对发现的问题要责令限期整改并依法查处。
附件:手足口病防控核心信息。
附件:
手足口病防控核心信息
1.手足口病是由多种人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儿童常见传染病,常见血清型有肠道病毒71型(EV71)和柯萨奇病毒A16型(CV-A16)。
2.发病人群以以5岁及以下儿童为主,重症死亡主要集中在3岁及以下儿童。同一儿童可因感染不同血清型肠道病毒而出现多次发病。
3.大多数患者症状轻微,以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为主要症状,呈自限性,7-10开病程后痊愈。
4.少数患者可出现脑炎、脑干脑炎、急性迟缓性麻痹、肺水肿、肺出血、心肺功能衰竭等严重并发症,甚至引起死亡。
5.手足口病主要通过接触患者鼻咽分泌物、唾液、******液、粪便,以及接触被污染的玩具、奶瓶、餐饮具等物品或环境进行传播。
6.我国自主研发上市的EV71疫苗可有效预防EV71相关手足口病发病、重症和死亡,对CV-A16等其他肠道病毒无交叉保护。
7.接种EV71疫苗的适龄儿童为6月龄-5岁,建议尽早接种,低龄儿童尽量在12月龄前完成2剂次接种程序。
8.目前肠道病毒无特意抗病毒药,以支持和对症治疗为主,早期识别重症是成功救治的关键。
9.良好的个人和环境卫生是预防手足口病的重要手段,具体如下:(1)进食前、如厕后、处理呕吐物或更换尿布后应洗手;(2)不要与他人共用毛巾或个人物品;(3)经常清洁和消毒常接触的物品表面,如家具、玩具等;(4)避免与手足口病患者接吻、拥抱等密切接触;(5)为防止将病毒传染给别人,患病儿童应居家隔离至康复后一周。
版权所有:(C) 2016 鹿寨县人民政府
地址:鹿寨县创业路2号 政府热线电话:0772-6812345
县政府邮箱:lzxzfbgs126.com 投稿:lzzfw126.com
维护电话:0772-6819789 网站标识码:4502230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