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寨县扎实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工作纪实
近年来,鹿寨县扎实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全面提升农村人居环境质量,持续推动数字乡村建设,不断提升乡村“面子”和“里子”,让“和与美”、“绿和净”、“便与捷”彰显在鹿寨乡村每一个角落,努力把广大乡村建设成农民群众身有所栖、心有所依的美好家园。
擦亮“生态底色” 乡村更宜居
“村里面的厕所污水和生活污水,经终端处理后分离到清水池和化粪贮肥池,给旁边的菜地和稻田浇水施肥,一举两得。”谈到鹿寨镇大村村古丁屯污水治理成效,鹿寨镇农业农村服务中心副主任沈云华指着一旁的污水处理项目给笔者作了简单的介绍。当地首创农村黑灰分离污水处理“鹿寨模式”,让厕所排的“黑水”和厨房、洗衣洗澡间流出来的“灰水”以及天上下的“白水”,实现“三水分离、分开收集,逐级处理、多次利用”。沈云华解释说:“这种模式全程无动力,无需电力,也无需人工维护,运维成本极低,既美化了村屯环境,又有效降低了农户和财政投入。”房前屋后臭水沟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栽满绿植和各种鲜花的小湿地、小花圃;家家户户的厕所也都贴了地砖和墙面砖,如厕环境干净又舒适。这样可喜的变化,让村民潘启亮感慨道:“现在村里路面干干净净,没有苍蝇,也没有臭气,感觉太好了。”
古丁屯的华丽蜕变,得益于鹿寨县稳步推进农村“厕所革命”,扎实开展垃圾、污水专项整治行动。特别是在垃圾处理方面,鹿寨县积极探索垃圾治理绿色发展模式,全面推动生活垃圾收集、运输、处置一体化工作,引进4家龙头企业参与全县垃圾治理,柳州海螺创业环境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海螺创业公司”)便是其中的一家。“垃圾焚烧处理时,除了可以产生蒸汽发电,剩余的灰渣部分还可通过分选制成环保砖,实现资源化充分利用;垃圾产生的废水在厂内进行渗滤液的无害化处理后可以回收利用,确保了污水零排放。”海螺创业公司总经理助理昌祥斌说。
为了让乡村环境更加整洁有序,鹿寨县财政每年安排不少于2000万元经费用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已配齐9496个分类垃圾桶,6个乡镇的垃圾清运实现“智能化”运营,已建成压缩式垃圾转运站6座,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实施村屯污水处理项目的农户污水治理率达97%,卫生户厕覆盖率达95%以上。
写好“和美答卷” 家园焕新颜
漫步在中渡镇大兆村,一个入目皆景、如诗如画的秀美村庄跃然眼前:沥青路宽阔平坦,道路两旁繁茂的绿植与鲜花相互辉映;独具乡土特色的农家小院错落有致;洛江在村旁蜿蜒流过,粼粼波光映衬着两岸的翠竹,江面开满了“水质风向标”海菜花,江水澄澈见底,水质持续多年领跑全国。“现在我们村家家户户的门前屋后都很干净,村里设有健身器材和设施,大家有空都喜欢到各屯的小广场跳跳舞、健健身,在这里生活很舒适。”村民蒋丽的幸福感溢于言表。
该村党总支书覃凯民介绍,为实现人居环境长效管护,村里聘请了保洁员,完善了村规民约。“我们引导村民自觉做到‘门前三包’,村委会、理事会每个月还组织村民进行大扫除,以前污水横流、垃圾乱丢的现象一去不复返了。”
得益于村容村貌的提升以及自身资源特色和生态环境优势,大兆村被打造成“祥荷乡韵”AAAA级旅游景区后,又将研学基地、采摘园、民宿、赏花打卡点等农旅资源与当地村民的生产生活融合在一起,成为鹿寨县乡村建设与乡村旅游深度融合的又一具体实践。村民黄国光说,村里环境变美了,越来越多的游客来到村里游玩,村民生活越来越红火,“我们开的民宿、饭馆、酒店,能更好地保障游客的体验感。我们收入增加了,幸福感也增强了。”
大兆村的蝶变是鹿寨县不断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的生动剪影。该县以打造综合示范村、改善农村住房条件、打造乡土特色村庄、大力整治村容环境为重点,持续提升农村生活品质,为奋力谱写“千万工程”鹿寨篇章交出了一份满意答卷,收获了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全国绿化模范县、国家卫生县城、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等多个荣誉称号。此外,有7个村庄被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确定为“第一批绿色村庄”。
搭上互联网“快车” 乡村振兴“加速跑”
“我们的蚕丝被是子母被,厚的叫母被,薄的叫子被。春秋季节用母被,夏季用子被,冬季就用子母被……”日前,黄冕镇电商从业者盘俊君正和伙伴在抖音上直播,给顾客详细介绍蚕丝被的特点。直播台前还摆放着当地的新特产黄冕桑叶茶和桑葚酒。
黄冕镇是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全镇桑蚕产业年产值3.2亿元。“我们通过电商平台,将蚕丝被销往全国,甚至远销澳大利亚、美国等地。2023年1月至10月,蚕丝被销量达600多床,其中线上卖出400多床,销售额达80多万元。”黄冕镇政府工作人员韦春丽说。
除了直播带货,很多有志青年也积极返乡创业,组建自己的电商小团队,成为“电商代言人”,鹿寨县青年创业者协会会长李柳萍就是其中的佼佼者,她说:“我们的网络店铺把鹿寨蜜橙、灵芝、香菇、笋干、木耳和罗汉果等土特产销往全国各地,网上销售额每年有30万元左右。”
抢抓“互联网+”战略机遇,鹿寨县持续推动农村电商体系建设,构建了县、乡、村三级电商服务体系和物流体系,实现“网货下乡”和“农产品进城”双向流通。目前,全县有1个县级电商公共服务中心和1个县级一级物流中心,共有36个物流站点,全县农村电商覆盖率达到90%以上;完成5个乡镇客运站的客货“邮融合”改造,开发融合线路8条,建立村级融合服务站点36个,各级各网点日均运送、收发快递量达到2500多件。
一网跨重山,让山珍土货实现了从“沿路叫卖”到“云端热卖”的飞跃。为了让更多村民共享数字乡村发展红利,鹿寨县大力推进乡村网络基础设施建设。目前,全县已建成5G站点498个,实现核心城区5G网络连续覆盖;农村区域行政村光纤通达率达100%,20户以上自然村(屯)光宽带通达率约100%。(欧翎 李林洪 王校泽)
版权所有:(C) 2016 鹿寨县人民政府 主办:柳州市鹿寨县人民政府 承办:鹿寨县信息化建设中心 网站标识码:4502230046 维护电话:0772-6819789 仅受理网站建设维护相关事宜
地址:鹿寨县创业路2号 政府热线电话:0772-6812345 县政府邮箱:lzxzfbgs@126.com 投稿:lzzfw@126.com
――——鹿寨县扎实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工作纪实
近年来,鹿寨县扎实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全面提升农村人居环境质量,持续推动数字乡村建设,不断提升乡村“面子”和“里子”,让“和与美”、“绿和净”、“便与捷”彰显在鹿寨乡村每一个角落,努力把广大乡村建设成农民群众身有所栖、心有所依的美好家园。
擦亮“生态底色” 乡村更宜居
“村里面的厕所污水和生活污水,经终端处理后分离到清水池和化粪贮肥池,给旁边的菜地和稻田浇水施肥,一举两得。”谈到鹿寨镇大村村古丁屯污水治理成效,鹿寨镇农业农村服务中心副主任沈云华指着一旁的污水处理项目给笔者作了简单的介绍。当地首创农村黑灰分离污水处理“鹿寨模式”,让厕所排的“黑水”和厨房、洗衣洗澡间流出来的“灰水”以及天上下的“白水”,实现“三水分离、分开收集,逐级处理、多次利用”。沈云华解释说:“这种模式全程无动力,无需电力,也无需人工维护,运维成本极低,既美化了村屯环境,又有效降低了农户和财政投入。”房前屋后臭水沟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栽满绿植和各种鲜花的小湿地、小花圃;家家户户的厕所也都贴了地砖和墙面砖,如厕环境干净又舒适。这样可喜的变化,让村民潘启亮感慨道:“现在村里路面干干净净,没有苍蝇,也没有臭气,感觉太好了。”
古丁屯的华丽蜕变,得益于鹿寨县稳步推进农村“厕所革命”,扎实开展垃圾、污水专项整治行动。特别是在垃圾处理方面,鹿寨县积极探索垃圾治理绿色发展模式,全面推动生活垃圾收集、运输、处置一体化工作,引进4家龙头企业参与全县垃圾治理,柳州海螺创业环境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海螺创业公司”)便是其中的一家。“垃圾焚烧处理时,除了可以产生蒸汽发电,剩余的灰渣部分还可通过分选制成环保砖,实现资源化充分利用;垃圾产生的废水在厂内进行渗滤液的无害化处理后可以回收利用,确保了污水零排放。”海螺创业公司总经理助理昌祥斌说。
为了让乡村环境更加整洁有序,鹿寨县财政每年安排不少于2000万元经费用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已配齐9496个分类垃圾桶,6个乡镇的垃圾清运实现“智能化”运营,已建成压缩式垃圾转运站6座,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实施村屯污水处理项目的农户污水治理率达97%,卫生户厕覆盖率达95%以上。
写好“和美答卷” 家园焕新颜
漫步在中渡镇大兆村,一个入目皆景、如诗如画的秀美村庄跃然眼前:沥青路宽阔平坦,道路两旁繁茂的绿植与鲜花相互辉映;独具乡土特色的农家小院错落有致;洛江在村旁蜿蜒流过,粼粼波光映衬着两岸的翠竹,江面开满了“水质风向标”海菜花,江水澄澈见底,水质持续多年领跑全国。“现在我们村家家户户的门前屋后都很干净,村里设有健身器材和设施,大家有空都喜欢到各屯的小广场跳跳舞、健健身,在这里生活很舒适。”村民蒋丽的幸福感溢于言表。
该村党总支书覃凯民介绍,为实现人居环境长效管护,村里聘请了保洁员,完善了村规民约。“我们引导村民自觉做到‘门前三包’,村委会、理事会每个月还组织村民进行大扫除,以前污水横流、垃圾乱丢的现象一去不复返了。”
得益于村容村貌的提升以及自身资源特色和生态环境优势,大兆村被打造成“祥荷乡韵”AAAA级旅游景区后,又将研学基地、采摘园、民宿、赏花打卡点等农旅资源与当地村民的生产生活融合在一起,成为鹿寨县乡村建设与乡村旅游深度融合的又一具体实践。村民黄国光说,村里环境变美了,越来越多的游客来到村里游玩,村民生活越来越红火,“我们开的民宿、饭馆、酒店,能更好地保障游客的体验感。我们收入增加了,幸福感也增强了。”
大兆村的蝶变是鹿寨县不断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的生动剪影。该县以打造综合示范村、改善农村住房条件、打造乡土特色村庄、大力整治村容环境为重点,持续提升农村生活品质,为奋力谱写“千万工程”鹿寨篇章交出了一份满意答卷,收获了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全国绿化模范县、国家卫生县城、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等多个荣誉称号。此外,有7个村庄被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确定为“第一批绿色村庄”。
搭上互联网“快车” 乡村振兴“加速跑”
“我们的蚕丝被是子母被,厚的叫母被,薄的叫子被。春秋季节用母被,夏季用子被,冬季就用子母被……”日前,黄冕镇电商从业者盘俊君正和伙伴在抖音上直播,给顾客详细介绍蚕丝被的特点。直播台前还摆放着当地的新特产黄冕桑叶茶和桑葚酒。
黄冕镇是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全镇桑蚕产业年产值3.2亿元。“我们通过电商平台,将蚕丝被销往全国,甚至远销澳大利亚、美国等地。2023年1月至10月,蚕丝被销量达600多床,其中线上卖出400多床,销售额达80多万元。”黄冕镇政府工作人员韦春丽说。
除了直播带货,很多有志青年也积极返乡创业,组建自己的电商小团队,成为“电商代言人”,鹿寨县青年创业者协会会长李柳萍就是其中的佼佼者,她说:“我们的网络店铺把鹿寨蜜橙、灵芝、香菇、笋干、木耳和罗汉果等土特产销往全国各地,网上销售额每年有30万元左右。”
抢抓“互联网+”战略机遇,鹿寨县持续推动农村电商体系建设,构建了县、乡、村三级电商服务体系和物流体系,实现“网货下乡”和“农产品进城”双向流通。目前,全县有1个县级电商公共服务中心和1个县级一级物流中心,共有36个物流站点,全县农村电商覆盖率达到90%以上;完成5个乡镇客运站的客货“邮融合”改造,开发融合线路8条,建立村级融合服务站点36个,各级各网点日均运送、收发快递量达到2500多件。
一网跨重山,让山珍土货实现了从“沿路叫卖”到“云端热卖”的飞跃。为了让更多村民共享数字乡村发展红利,鹿寨县大力推进乡村网络基础设施建设。目前,全县已建成5G站点498个,实现核心城区5G网络连续覆盖;农村区域行政村光纤通达率达100%,20户以上自然村(屯)光宽带通达率约100%。(欧翎 李林洪 王校泽)
版权所有:(C) 2016 鹿寨县人民政府
地址:鹿寨县创业路2号 政府热线电话:0772-6812345
县政府邮箱:lzxzfbgs126.com 投稿:lzzfw126.com
维护电话:0772-6819789 网站标识码:4502230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