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档案局】“忠实践行群众路 公仆重牵两广线”

发布日期:2014-07-31 15:46
来源:县档案局
  • 字体大小:[
  • ]
7月19日,十几辆私家车整齐地停在鹿寨县拉沟乡背塘村古罗屯的道路旁,鞭炮声在碧水蓝天里回荡,村里上百名群众聚集在背塘村余姓农家看热闹。原来,今天是背塘村古罗屯村民大喜的日子,广东省韶关市新丰县的余氏族人一行30多人到鹿寨县拉沟乡背塘村古罗屯认亲,两广余姓怀蒲公后裔团聚,广东省韶关市人余子光在鹿寨县档案局的帮助下,找到了失散了七十多年的余氏亲人。县档案局工作人员现场见证了两广余姓宗亲分离七十年后重逢的喜悦时刻。 1944年,余耀南祖上从广东省韶关市新丰县马头镇上湾村石巷屯迁于广西鹿寨县拉沟乡背塘村古罗屯,由于历史原因,不再有联系和来往。七十年来,广东韶关新丰的余氏族人一直在寻找宗亲余耀南后人无果。2014年,余子光在鹿寨县档案局网页“开放档案”栏目中查看到民国档案目录,主动联系鹿寨县档案局寻求帮助。县档案局领导得知情况后,安排有关工作人员立即行动,开展查找工作,从现有的馆藏民国档案中查找余耀南的档案材料。由于余耀南档案材料时间久远,原居住地为榴江县安顺乡,而安顺乡在现在的行政区划上已经找不到这个地名。经县档案局多方了解、考证,确认余耀南后人现居住地为“拉沟乡背塘村古罗屯”,并帮助其查找到余耀南的一个儿子及孙辈现居住在寨沙镇,终为双方搭上桥,建立了联系。 “忠实践行群众路,公仆重牵两广线”是广东省韶关市人余子光送给鹿寨县档案局的一面锦旗,是为了感谢县档案馆工作人员的大力支持和帮助,让他们找到了失散多年的亲人,实现了多年的心愿。也是鹿寨县档案局(馆)践行群众路线,坚持把“方便让给群众,麻烦留给自己”服务理念的真实体现。(通讯员郑晓瑶

图为县档案局工作人员接受锦旗。

责任编辑:陈志良    编辑:廖元锋

打印本页 关闭

版权所有:(C) 2016 鹿寨县人民政府 主办:柳州市鹿寨县人民政府 承办:鹿寨县信息化建设中心 网站标识码:4502230046 维护电话:0772-6819789 仅受理网站建设维护相关事宜

地址:鹿寨县创业路2号 政府热线电话:0772-6812345 县政府邮箱:lzxzfbgs@126.com 投稿:lzzfw@126.com

桂ICP备06009684号-1 桂公网安备 45022302000043号 

返回 部门乡镇动态 导航
【县档案局】“忠实践行群众路 公仆重牵两广线”

发布时间:2014-07-31 15:46 来源:县档案局
7月19日,十几辆私家车整齐地停在鹿寨县拉沟乡背塘村古罗屯的道路旁,鞭炮声在碧水蓝天里回荡,村里上百名群众聚集在背塘村余姓农家看热闹。原来,今天是背塘村古罗屯村民大喜的日子,广东省韶关市新丰县的余氏族人一行30多人到鹿寨县拉沟乡背塘村古罗屯认亲,两广余姓怀蒲公后裔团聚,广东省韶关市人余子光在鹿寨县档案局的帮助下,找到了失散了七十多年的余氏亲人。县档案局工作人员现场见证了两广余姓宗亲分离七十年后重逢的喜悦时刻。 1944年,余耀南祖上从广东省韶关市新丰县马头镇上湾村石巷屯迁于广西鹿寨县拉沟乡背塘村古罗屯,由于历史原因,不再有联系和来往。七十年来,广东韶关新丰的余氏族人一直在寻找宗亲余耀南后人无果。2014年,余子光在鹿寨县档案局网页“开放档案”栏目中查看到民国档案目录,主动联系鹿寨县档案局寻求帮助。县档案局领导得知情况后,安排有关工作人员立即行动,开展查找工作,从现有的馆藏民国档案中查找余耀南的档案材料。由于余耀南档案材料时间久远,原居住地为榴江县安顺乡,而安顺乡在现在的行政区划上已经找不到这个地名。经县档案局多方了解、考证,确认余耀南后人现居住地为“拉沟乡背塘村古罗屯”,并帮助其查找到余耀南的一个儿子及孙辈现居住在寨沙镇,终为双方搭上桥,建立了联系。 “忠实践行群众路,公仆重牵两广线”是广东省韶关市人余子光送给鹿寨县档案局的一面锦旗,是为了感谢县档案馆工作人员的大力支持和帮助,让他们找到了失散多年的亲人,实现了多年的心愿。也是鹿寨县档案局(馆)践行群众路线,坚持把“方便让给群众,麻烦留给自己”服务理念的真实体现。(通讯员郑晓瑶

图为县档案局工作人员接受锦旗。

责任编辑:陈志良    编辑:廖元锋

版权所有:(C) 2016 鹿寨县人民政府

地址:鹿寨县创业路2号 政府热线电话:0772-6812345

县政府邮箱:lzxzfbgs126.com 投稿:lzzfw126.com

维护电话:0772-6819789 网站标识码:4502230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