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乡风文明是建设新农村的灵魂所在。雒容镇党委、政府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坚持以农民群众为主体,围绕培养新型农民的目标,按照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要求,精心组织、周密部署、狠抓落实,大力推进乡风文明建设,努力营造文明、淳朴、向上的农村新风尚。
——强化农村文化阵地建设,促进乡风文明。针对农村文化活动存在单调、不文明、不健康的现象,该镇首先在文化设施建设上,重点扶持14个村(居)委及目前的新农村试点村的文化活动室、篮球场和露天戏台的建设。二是在发展文体队伍上,组建村业余文艺队,组织辅导员文艺队培训、辅导,力求通过几年努力,达到村村都有文艺队,并呈现出蓬勃生机,让社会主义文化占领新农村阵地。目前已先后组建了半塘村平地屯彩调协会、高岩村双仁屯文艺队和龙狮队,并得到当地群众欢迎。三是继续开展“文化下村”和“送电影下村”等活动,以满足广大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通过强化文化阵地建设,使健康文化融入千家万户,让群众真正受到文化熏陶。
——提升农民思想道德素质,促进乡风文明。结合深化“美德在农家”活动,在农村广泛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活动,帮助农民树立“八荣八耻”的观念。组织系列道德实践活动,激发农民群众发扬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传统美德,引导农民崇尚科学,抵制迷信,移风易俗,破除陋习,树立先进的思想观念和良好的道德风尚,养成文明、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大力弘扬农村文明传统,倡导邻里团结、妯娌和睦、孝敬父母,形成“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良好风尚。
——加强农村治安综合治理,促进乡风文明。为确保广大农民群众安居乐业,该镇在全市广泛开展的和谐平安建设活动中,坚持从基层抓起,构建打防控网络,严厉打击违法犯罪活动,扫清黄、赌、毒,强化禁毒工作,开展预防艾滋病宣传活动,促使农村社会风气的好转。同时,充分发挥村民自治的作用,不断强化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约束的功能,促使农村犯罪率下降。
——建立健全乡风文明的长效机制。该镇把乡风文明与新农村建设“二十字”方针有机结合,建立健全长效机制,保证乡风文明建设常抓不懈。一是建立健全村规民约,使村民有章可循、照章办事,规范和约束自己的行为,从而逐步实现乡风文明建设的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 二是建立健全乡风文明的评比奖励机制。通过扎实推进“诚信创业”、“五好文明家庭户”等评比活动,引导农民遵纪守法、文明礼貌、诚实守信、勤劳致富、爱岗敬业。(廖广华 潘巧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