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老”情注下一代

发布日期:2007-10-22 00:00
来源:鹿寨县信息办
  • 字体大小:[
  • ]

核心提示:曾经为国家作出贡献的老干部、老战士、老专家、老教师和老劳模,被人们尊称为“五老”,正是他们组成了我县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简称关工委)的主力军。他们早已是满头银丝,走下工作岗位之后又主动挑起关爱下一代的工作重任。他们把教育广大青少年,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自己应尽的责任,把从事关心下一代工作作为发挥余热的舞台、作为奉献社会的第二个春天。

健全网络 关工委遍地开花

“‘五老’们过去献青春,如今献白发。”现年已80岁的我县关工委常务副主任主任胡定明说,“他们把青少年当成自己的亲生子女来看待,不计报酬地无私奉献着自己的爱。”据介绍,县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成立于2003年10月,四年来,关工委充分发挥离退休老同志的政治优势和独特作用,积极协助党委和政府,主动配合有关部门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特别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即中央8号文件)下达后,“五老”为了下一代的健康成长,主动当起了关心祖国下一代的“六大员”:以理想信念为目标的思想政治教育宣讲员,以科学技术和健康文体活动为引导的先进文化传播员,以课外活动为阵地的校外学习辅导员,以真情感化为宗旨的诚心实意帮教员,以家长学校为课堂的编外教员,以特困弱势群体为重点的扶贫助学帮困员。

关工委成立后,又进一步在党政机关、学校、企事业、社区、村民委普遍建立了关工组织,至2005年底,基层关工组织已建立140个,有成员637人,其中离退休人员77人。

薪火相传 传统教育开启少年心扉

历年来,鹿寨县各级关工委把对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教育放在首位,唱响主旋律,广泛深入地进行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理想信念教育、艰苦奋斗教育以及革命传统教育等。关工委的“五老”们自发组成报告团到学校、单位讲课,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去打动、教育广大青少年。

“我们出生入死打天下不仅是为了下一代过上幸福的生活,更要让他们知道今天的生活来之不易!”“五老报告团”的成员、抗日战争老战士朱永承以“革命传统报告员”的身份,结合1950年平山剿匪和自己参加红军的经历,到平山烈士塔前为1000多名学生讲的故剿匪故事,用艰苦奋斗的精神深深打动无数青少年学生的心灵。而“五老”宣讲团成员之一的黄世祯从领导岗位上退休下来后,仍然继续发挥着自己的余热,自己亲自撰写演讲稿,给学生上革命传统教育课。离休干部李希康还于今年2月份购买了《大国崛起》、《论语》、《知荣辱明是非》等书籍,分别送给鹿寨中学、镇一中、镇中心小学图书室。

耄耋情不老,桑榆霞满天。凭着坚韧的意志,“五老”报告团于2003至2007年四年内,在全县共作了近百场报告,听众达5万多人次。今年上半年,全县“五老”参加宣传组的有83人,共作宣讲报告34场次,听宣讲师生20610人次。

宝刀未老 默默奉献创造良好环境

“五老”们不但紧抓青少年的道德教育,还主动对失足青少年进行帮教和参与到不良风尚的监督活动中去。

我县关工委常务副主任胡定明,长期以来夜以继日地为下一代的健康成长默默奉献。他不顾年事已高,主动帮扶失足青年。思义村少年黄某某一直以来好吃懒做,经常吸毒偷盗。其父亲对他束手无策,求助于胡主任。胡老得知他的情况后,经常到他家对他进行苦口婆心的教育。在胡老的感召下,黄某某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纠正了自己的不良习性,重新回到了正轨。现在他用自己做生意赚的钱,帮助家里盖起了房子。其父亲一见到胡老就连说感谢。

为解决贫困生上学难的问题,各级关工组织更是将扶助贫困生入学作为已任。今年3月22日,鹿寨县思义社区农民黄小芳给县关工委写求助信,反映由于为丈夫治病家庭已负债累累,已无力承担儿子读大学的费用,希望关工委能帮帮儿子完成学业。接到来信后,关工委经过对其家庭情况的调查核实和其儿子所就读大学的调查,确属贫困生。为帮助这名贫困大学生能顺利入学,在关工委领导的带动下,共有54名退休老人为其捐款。解决了其燃眉之急。

而今年上半年,由县各级关工委组织发动参与捐资助学活动的单位达到了26个,捐资人数938人,捐资金额达45062元。共救助贫困生上学294人。

责任编辑:黄雪勇 编辑:廖献红


打印本页 关闭

版权所有:(C) 2016 鹿寨县人民政府 主办:柳州市鹿寨县人民政府 承办:鹿寨县信息化建设中心 网站标识码:4502230046 维护电话:0772-6819789 仅受理网站建设维护相关事宜

地址:鹿寨县创业路2号 政府热线电话:0772-6812345 县政府邮箱:lzxzfbgs@126.com 投稿:lzzfw@126.com

桂ICP备06009684号-1 桂公网安备 45022302000043号 

返回 鹿寨动态 导航
“五老”情注下一代

发布时间:2007-10-22 00:00 来源:鹿寨县信息办

核心提示:曾经为国家作出贡献的老干部、老战士、老专家、老教师和老劳模,被人们尊称为“五老”,正是他们组成了我县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简称关工委)的主力军。他们早已是满头银丝,走下工作岗位之后又主动挑起关爱下一代的工作重任。他们把教育广大青少年,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自己应尽的责任,把从事关心下一代工作作为发挥余热的舞台、作为奉献社会的第二个春天。

健全网络 关工委遍地开花

“‘五老’们过去献青春,如今献白发。”现年已80岁的我县关工委常务副主任主任胡定明说,“他们把青少年当成自己的亲生子女来看待,不计报酬地无私奉献着自己的爱。”据介绍,县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成立于2003年10月,四年来,关工委充分发挥离退休老同志的政治优势和独特作用,积极协助党委和政府,主动配合有关部门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特别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即中央8号文件)下达后,“五老”为了下一代的健康成长,主动当起了关心祖国下一代的“六大员”:以理想信念为目标的思想政治教育宣讲员,以科学技术和健康文体活动为引导的先进文化传播员,以课外活动为阵地的校外学习辅导员,以真情感化为宗旨的诚心实意帮教员,以家长学校为课堂的编外教员,以特困弱势群体为重点的扶贫助学帮困员。

关工委成立后,又进一步在党政机关、学校、企事业、社区、村民委普遍建立了关工组织,至2005年底,基层关工组织已建立140个,有成员637人,其中离退休人员77人。

薪火相传 传统教育开启少年心扉

历年来,鹿寨县各级关工委把对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教育放在首位,唱响主旋律,广泛深入地进行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理想信念教育、艰苦奋斗教育以及革命传统教育等。关工委的“五老”们自发组成报告团到学校、单位讲课,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去打动、教育广大青少年。

“我们出生入死打天下不仅是为了下一代过上幸福的生活,更要让他们知道今天的生活来之不易!”“五老报告团”的成员、抗日战争老战士朱永承以“革命传统报告员”的身份,结合1950年平山剿匪和自己参加红军的经历,到平山烈士塔前为1000多名学生讲的故剿匪故事,用艰苦奋斗的精神深深打动无数青少年学生的心灵。而“五老”宣讲团成员之一的黄世祯从领导岗位上退休下来后,仍然继续发挥着自己的余热,自己亲自撰写演讲稿,给学生上革命传统教育课。离休干部李希康还于今年2月份购买了《大国崛起》、《论语》、《知荣辱明是非》等书籍,分别送给鹿寨中学、镇一中、镇中心小学图书室。

耄耋情不老,桑榆霞满天。凭着坚韧的意志,“五老”报告团于2003至2007年四年内,在全县共作了近百场报告,听众达5万多人次。今年上半年,全县“五老”参加宣传组的有83人,共作宣讲报告34场次,听宣讲师生20610人次。

宝刀未老 默默奉献创造良好环境

“五老”们不但紧抓青少年的道德教育,还主动对失足青少年进行帮教和参与到不良风尚的监督活动中去。

我县关工委常务副主任胡定明,长期以来夜以继日地为下一代的健康成长默默奉献。他不顾年事已高,主动帮扶失足青年。思义村少年黄某某一直以来好吃懒做,经常吸毒偷盗。其父亲对他束手无策,求助于胡主任。胡老得知他的情况后,经常到他家对他进行苦口婆心的教育。在胡老的感召下,黄某某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纠正了自己的不良习性,重新回到了正轨。现在他用自己做生意赚的钱,帮助家里盖起了房子。其父亲一见到胡老就连说感谢。

为解决贫困生上学难的问题,各级关工组织更是将扶助贫困生入学作为已任。今年3月22日,鹿寨县思义社区农民黄小芳给县关工委写求助信,反映由于为丈夫治病家庭已负债累累,已无力承担儿子读大学的费用,希望关工委能帮帮儿子完成学业。接到来信后,关工委经过对其家庭情况的调查核实和其儿子所就读大学的调查,确属贫困生。为帮助这名贫困大学生能顺利入学,在关工委领导的带动下,共有54名退休老人为其捐款。解决了其燃眉之急。

而今年上半年,由县各级关工委组织发动参与捐资助学活动的单位达到了26个,捐资人数938人,捐资金额达45062元。共救助贫困生上学294人。

责任编辑:黄雪勇 编辑:廖献红


版权所有:(C) 2016 鹿寨县人民政府

地址:鹿寨县创业路2号 政府热线电话:0772-6812345

县政府邮箱:lzxzfbgs126.com 投稿:lzzfw126.com

维护电话:0772-6819789 网站标识码:4502230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