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党的十七大以来,鹿寨县以水产畜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为核心,重点抓好规模建设和特色养殖,打造南方最大的梅花鹿养殖及鹿产品加工基地,打造广西最大的旱鸭养殖基地,打造广西循环生态土猪养殖示范基地,做到中央和各级政府强农惠农政策宣传落实到位、服务基层养殖群众到位、行政监督执法到位、生产统计工作到位的“一个核心、两个重点、三个打造、四个到位”,以加快推进现代养殖业建设为主攻方向,全力保安全、转方式、调结构、促发展、增收入、奠基础,使全县水产畜牧业经济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
【数字说话】2011年,全县肉猪出栏35.2万头,肉牛出栏2.75万头,肉羊出栏6.62万只,家禽出栏439万羽,肉类总产量3.76万吨,蛋类产量1654吨,蜂蜜产量412吨,水产品产量8476吨,实现水产畜牧业产值13.5亿元,比2006年增长49.47%;农民从水产畜牧业实现人均纯收入1673元, 比2006年增长139.5%,使水产畜牧业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
南方最大的梅花鹿养殖基地在鹿寨建成。
【现场同期声】2010年,鹿寨县以香桥国家4A级风景区为重点,主动融入“山水桂林·风情柳州”大旅游圈,实施梅花鹿入鹿工程,引进吉林省尊鹿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到鹿寨注册成立广西香桥鹿业有限公司,在中渡镇大兆村下末屯建立梅花鹿养殖示范基地,引进和发展梅花鹿养殖,让素有“仙人牧鹿”的鹿寨县成为名副其实的“鹿寨”,为香桥国家4A级风景区增添了旅游亮点,让游客到景区旅游时获得赏鹿、玩鹿、品鹿的乐趣,打响了“到鹿寨看鹿”的旅游产业品牌。 县水产畜牧兽医局分管鹿园建设的负责人笑称:“梅花鹿园项目是鹿寨经济创业板。”不仅在鹿寨,也是整个柳州区域第一个上规模、获批准建立的梅花鹿养殖基地;从尝试建园引鹿,到未来发展驯养、鹿产品加工销售以及餐饮、旅游观光等特色产业,鹿寨梅花鹿园无疑具备有“技术孵化”和“成长性”的创业板特征。 【数字说话】 当年,鹿寨县从吉林省共引进梅花鹿种鹿1000头,由于环境条件和饲养管理的问题,北鹿南养一时不适应,鹿园栏舍门意外被撞开,一批梅花鹿出逃上山,它们食野草、沐风雨,甚至跟牛打架,野性渐恢复,成了野鹿。为解决饲养管理的问题,2011年5月鹿寨县从吉林省聘请高级技术员来到梅花鹿园加强饲养管理和疫病防治,经过两年的驯养,梅花鹿已适应鹿寨的生长环境,长势良好,目前梅花鹿存栏462头,今年产下鹿羔116头,存活111头,梅花鹿基地生产步入正轨。 与此同时,我县积极争取各级项目资金扶持,建设梅花鹿产品加工厂房和生产线,预计10月底可验收,并申报相关证照手续,开展鹿产品保健品研发,开发鹿茸保健酒、鹿肉干等经济价值高的产品,积极开展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工作,引导企业注册产品商标,逐步创建梅花鹿产品品牌。下一步,鹿寨县水产畜牧兽医局将引导当地农户进行养殖,用养鹿带动农民致富,使鹿寨的“鹿文化”品牌,成为县域经济新的增长点。柳州最大的旱鸭基地产品畅销区内外。
【现场同期声】“我与柳州市实隆禽业公司合作,由公司提供鸭苗、饲料、药品和疫病预防及治疗,一年可以养四至五批鸭子,全年可赚得十二三万块钱,这种‘公司+基地+农户’的养殖模式,是我们农民增收的好路子。”在鹿寨镇龙田村大井屯租地养殖旱鸭的黄伦辉8月22日接受采访时如是说。 “柳州市实隆禽业有限责任公司于2009年进驻鹿寨县创建养殖基地,以‘合作一户、服务一户、成功一户’为服务宗旨,经过两年多的发展,目前已在四排、寨沙、鹿寨、导江、江口、黄冕、中渡和平山等乡镇与150户群众合作,建有养殖场100多个,他们每年养殖旱鸭四五批,每户每年增收4万多元。”实隆禽业公司鹿寨养殖基地经理周福华向笔者介绍。 为做大旱鸭养殖业,有效帮助农民增收,该县以科技项目为龙头,引进培育龙头企业,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发展旱鸭规模化养殖,通过宣传发动、政府引导、项目扶持、科技推动、市场拉动,逐步形成了“公司保价—政府支持—农户参与—部门互动—市场联动”的运作机制,旱鸭生产取得较快发展。 【数字说话】目前参与公司经营的规范化养鸭场100多个,养殖群众172户,建有栏舍10万平方米,2011年出栏旱鸭300多万羽,平均每户增收4万多元;2012年上半年,出栏肉鸭156万羽,为养殖户创造利润450多万元,已成为柳州最大的旱鸭养殖基地,产品销往湖南、广东等地。 2012年下半年至2014年计划每年扶持建设栏舍5万平方米,到2014年累计栏舍面积达25万平方米,每批饲养量达100万羽,年可出栏优质旱鸭500万羽以上,打造成为广西最大的旱鸭养殖基地。六老山土猪循环示范基地颇具规模。
【现场同期声】养猪是鹿寨县的优势产业,然而鹿寨县六老山土猪循环生态养殖示范基地老板刘春强却独辟蹊径,将土猪放在山上散养,成为当地搞养殖业的“另类”,令人关注。 “现在人们平常吃的猪肉,大多是工业饲料喂养大的猪,对于采用原生态饲料养殖的土猪情有独钟,由此激发我干起了养殖土猪的营生。”刘春强说,这种生态散养的土猪,体型适中,胆固醇含量低,肉质鲜美、口感好,很受酒店或一些单位的青睐。 我县以市场为导向,加强宣传发动,强化技术指导和培训,着力发展土猪养殖,积极探索循环生态养殖新模式,并以“猪—沼—菜、猪—沼—果、猪—沼—渔”等循环生态模式发展土猪生产,打造土猪绿色品牌。 今年重点建设鹿寨镇大良村六老山土循环生态养殖示范基地。 【数字说话】目前,该基地已投资350万元,建设猪舍5栋,面积4669平方米,种有玉米、木薯、红薯、稻谷、青菜近20公顷,养殖母土猪155头 、大小肉猪450多头,全部用玉米、木薯、红薯及米糠等原生态饲料喂养,使其养殖的猪保持土猪肉质品位,成为真正的“绿色食品”。该基地计划今年出栏肉土猪1000头,2013年出栏土猪3000头,2014年出栏土猪5000头。 目前,县水产畜牧兽医局正在引导业主成立六老山土猪养殖公司,帮助开展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工作,注册“六老山牌”土猪商标,打造六老山土猪品牌。通过示范样板辐射,加快循环生态土猪养殖的发展。拉沟乡群众打捞黄沙鳖准备拿到市场去出售。
【现场同期声】“去年卖一头肉猪有五六百块钱的利润,今年的猪水价只有7.5元,卖一头肉猪只得百多块钱的利润,尽管利润薄一些,还是要坚持养,不能利润一少就不养猪了,如果猪水价一涨,就赶不上,所以一定要坚持养。”导江乡导江街养猪专业户张光碧说,她家养有50头母猪,每批养殖肉猪300至400头,去年出栏肉猪1100多头,由于猪水价钱好,得了几十万元的利润。现在又扩建一个大型的猪场,准备把养猪扩大到每批能养1000头肉猪的规模。 近几年来,我县积极破解水产畜牧业发展“瓶颈”问题,以项目为依托,积极实施生猪标准化规模场(小区)建设,提高养殖规模和总量。今年上半年,全县新建或扩建生猪规模场22个(其中:能繁母猪50头以上,年出栏1000头以上的规模场12个;年出栏500头以上规模场5个;年出栏100头以上的规模场5个),同比增加7个,全县生猪规模场累计达243个。 抓好家禽标准化规模场建设,通过争取各级财政资金,重点扶持参与“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的规模养禽场建设,进一步提高家禽养殖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水平。今年上半年,全县新建或扩建家禽规模场57个,同比增加19个,其中种鸭场8个、肉禽规模场49个,全县家禽规模场共有217个。 狠抓良种体系建设,提高养殖业经济效益。今年上半年,全县完成牛品种改良冻配母牛3576头,占年度任务的59.23%,产杂交崽牛1721头,冻配受胎率为48.62%。新引进优良种猪916头,完成年度任务的96.6%,良种瘦肉型猪覆盖率达75.2%,全县良种瘦肉型猪已形成规模化养殖。开展三杂交鲤的引种和繁育工作,从江西婺源县引进荷包红鲤母本80尾,从云南元江县引进元江鲤父本40尾,从四川眉山市引进镜鲤3000尾,目前荷元鲤已繁殖成功。 【数字说话】据统计,今年上半年,全县生猪出栏15.04万头,增长6.74%,完成年任务的54.57%;肉牛出栏9900头,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肉羊出栏2.98万只,增长4.56%,完成年任务的51.58%;家禽出栏158.43万羽,增长3.28%,完成年任务的52.95%;牛奶产量284吨,增长1.79%,完成年任务的49.73%;肉类产量15382吨,增长5.70%,完成年任务的52.89%;水产品产量3610吨,增长6.93%,完成年任务的44.77%;全县渔牧业产值5.89亿元,增长5.92%。鹿寨镇龙田村李荣娥养殖竹鼠年收入3万元。
【现场同期声】县水产畜牧兽医局领导说,鹿寨县水产畜牧业发展以农民增收为核心,全县水产畜牧兽医系统干部职工要引导和帮助农民群众大力发展水产畜牧业,培育发展了一批特色鲜明、优势明显、上规模、上档次的标准化规模养殖基地,最大限度地整合各种政策优势 、资源优势和项目优势,推进了水产畜牧业又好又快发展。到2015年,水产畜牧业总产值达到18.51亿元,为农民提供纯收入达5.94亿元,养殖业为农民提供人均纯收入达1607元,比2010年增加807.6元,增长101.02%,年均递增15%。 【数字说话】在“十二五”期,我县累计打造“百万元产值养殖小区(村、场)60个;累计打造年纯收入10万元以上养殖致富“示范农户”40户。重点发展畜禽规模养殖场户,到2015年,年出栏生猪100头以上的养殖场户发展到500户,养殖场户年均增收3万元;年出栏优质家禽5000羽以上的养殖场户发展到400户,养殖场户年均增收1.5万元以上。发展罗非鱼等优质鱼亩产值万元以上的养殖增收模式66.67公顷,重点发展年产值10万元以上的龟、鳖规模养殖场户10户。 在生猪产业建设项目方面,重点扶持瘦肉型猪和循环生态土猪养殖。在鹿寨镇、寨沙镇、四排乡、平山镇、中渡镇实施生猪产业基地建设项目,打造生猪产业“百万元产值养殖场”40个、年纯收入10万元以上养殖致富“示范农户”35个。 到2015年,全县肉猪出栏达到32万头,比2010年增加5.3万头以上,增长16.56%,年均递增3.69%,实现产值6.4亿元,利润1.6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32元。 在家禽产业建设项目上,积极推进家禽规模化建设,重点扶持旱鸭生产,促进家禽产业快速发展。在鹿寨镇、四排乡、寨沙镇扶持建设家禽规模养殖场(年出栏15000羽以上)60个,打造家禽产业“百万元产值养殖场”20个、年纯收入10万元以上养殖致富“示范农户”5个。扶持林下养禽基地建设,在平山镇、鹿寨镇、拉沟乡、黄冕乡、江口乡、导江乡扶持建设林下养禽场(年出栏5000羽以上)100个。到2015年,全县家禽出栏达到464万羽,比2010年增加179.08万羽,增长62.85%,年均递增12.61%。 在草食动物产业建设项目上,一是以平山、中渡、导江为重点,大力实施牛品种改良整屯推进项目,5年累计扶持新建牛品种改良示范屯5个以上,全县累计完成 冻配母牛3万头以上,肉牛产业经济效益明显提高;二是以平山、中渡、鹿寨、导江为重点,加快肉羊集约化、规模化养殖。扶持发展年出栏50只以上、纯收入1万元以上的适度规模示范羊场20个,带动养羊业发展。到2015年全县出栏肉牛3.3万头,比2010年增加1.18万头,增长55.66%,年均递增10.91%,实现产值1.15亿元,利润5000万元。出栏肉羊7万只,比2010年增加2.03万只,实现产值7000万元,利润3500万元。 在水产业建设项目上,一是抓好罗非鱼等优质鱼养殖项目建设,通过池塘标准化改造,推广良种良法,发展罗非鱼等优质鱼养殖,培育纯收入1万元以上示范农户50户,到2015年,万元以上亩产面积达到66.67公顷以上,产量达1000吨以上,纯收入达到300万元以上;二是着力推进龟鳖标准化规模养殖,培育纯收入万元以上示范农户50户,带动龟鳖养殖的发展,到2015年全县龟鳖养殖面积达到20公顷,产量达150吨,为农民提供纯收入达到900万元。全县水产品产量达10184吨,比2010年增加3229吨,增长46.16%,年均递增7.93%,实现产值1.02亿元,利润38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03元。(记者杨继强)四排乡马龙村龙屯屯梁尚安两兄弟养殖的七彩山鸡。
责任编辑:陈志良 编辑:廖元锋版权所有:(C) 2016 鹿寨县人民政府 主办:柳州市鹿寨县人民政府 承办:鹿寨县信息化建设中心 网站标识码:4502230046 维护电话:0772-6819789 仅受理网站建设维护相关事宜
地址:鹿寨县创业路2号 政府热线电话:0772-6812345 县政府邮箱:lzxzfbgs@126.com 投稿:lzzfw@126.com
【核心提示】党的十七大以来,鹿寨县以水产畜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为核心,重点抓好规模建设和特色养殖,打造南方最大的梅花鹿养殖及鹿产品加工基地,打造广西最大的旱鸭养殖基地,打造广西循环生态土猪养殖示范基地,做到中央和各级政府强农惠农政策宣传落实到位、服务基层养殖群众到位、行政监督执法到位、生产统计工作到位的“一个核心、两个重点、三个打造、四个到位”,以加快推进现代养殖业建设为主攻方向,全力保安全、转方式、调结构、促发展、增收入、奠基础,使全县水产畜牧业经济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
【数字说话】2011年,全县肉猪出栏35.2万头,肉牛出栏2.75万头,肉羊出栏6.62万只,家禽出栏439万羽,肉类总产量3.76万吨,蛋类产量1654吨,蜂蜜产量412吨,水产品产量8476吨,实现水产畜牧业产值13.5亿元,比2006年增长49.47%;农民从水产畜牧业实现人均纯收入1673元, 比2006年增长139.5%,使水产畜牧业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
南方最大的梅花鹿养殖基地在鹿寨建成。
【现场同期声】2010年,鹿寨县以香桥国家4A级风景区为重点,主动融入“山水桂林·风情柳州”大旅游圈,实施梅花鹿入鹿工程,引进吉林省尊鹿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到鹿寨注册成立广西香桥鹿业有限公司,在中渡镇大兆村下末屯建立梅花鹿养殖示范基地,引进和发展梅花鹿养殖,让素有“仙人牧鹿”的鹿寨县成为名副其实的“鹿寨”,为香桥国家4A级风景区增添了旅游亮点,让游客到景区旅游时获得赏鹿、玩鹿、品鹿的乐趣,打响了“到鹿寨看鹿”的旅游产业品牌。 县水产畜牧兽医局分管鹿园建设的负责人笑称:“梅花鹿园项目是鹿寨经济创业板。”不仅在鹿寨,也是整个柳州区域第一个上规模、获批准建立的梅花鹿养殖基地;从尝试建园引鹿,到未来发展驯养、鹿产品加工销售以及餐饮、旅游观光等特色产业,鹿寨梅花鹿园无疑具备有“技术孵化”和“成长性”的创业板特征。 【数字说话】 当年,鹿寨县从吉林省共引进梅花鹿种鹿1000头,由于环境条件和饲养管理的问题,北鹿南养一时不适应,鹿园栏舍门意外被撞开,一批梅花鹿出逃上山,它们食野草、沐风雨,甚至跟牛打架,野性渐恢复,成了野鹿。为解决饲养管理的问题,2011年5月鹿寨县从吉林省聘请高级技术员来到梅花鹿园加强饲养管理和疫病防治,经过两年的驯养,梅花鹿已适应鹿寨的生长环境,长势良好,目前梅花鹿存栏462头,今年产下鹿羔116头,存活111头,梅花鹿基地生产步入正轨。 与此同时,我县积极争取各级项目资金扶持,建设梅花鹿产品加工厂房和生产线,预计10月底可验收,并申报相关证照手续,开展鹿产品保健品研发,开发鹿茸保健酒、鹿肉干等经济价值高的产品,积极开展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工作,引导企业注册产品商标,逐步创建梅花鹿产品品牌。下一步,鹿寨县水产畜牧兽医局将引导当地农户进行养殖,用养鹿带动农民致富,使鹿寨的“鹿文化”品牌,成为县域经济新的增长点。柳州最大的旱鸭基地产品畅销区内外。
【现场同期声】“我与柳州市实隆禽业公司合作,由公司提供鸭苗、饲料、药品和疫病预防及治疗,一年可以养四至五批鸭子,全年可赚得十二三万块钱,这种‘公司+基地+农户’的养殖模式,是我们农民增收的好路子。”在鹿寨镇龙田村大井屯租地养殖旱鸭的黄伦辉8月22日接受采访时如是说。 “柳州市实隆禽业有限责任公司于2009年进驻鹿寨县创建养殖基地,以‘合作一户、服务一户、成功一户’为服务宗旨,经过两年多的发展,目前已在四排、寨沙、鹿寨、导江、江口、黄冕、中渡和平山等乡镇与150户群众合作,建有养殖场100多个,他们每年养殖旱鸭四五批,每户每年增收4万多元。”实隆禽业公司鹿寨养殖基地经理周福华向笔者介绍。 为做大旱鸭养殖业,有效帮助农民增收,该县以科技项目为龙头,引进培育龙头企业,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发展旱鸭规模化养殖,通过宣传发动、政府引导、项目扶持、科技推动、市场拉动,逐步形成了“公司保价—政府支持—农户参与—部门互动—市场联动”的运作机制,旱鸭生产取得较快发展。 【数字说话】目前参与公司经营的规范化养鸭场100多个,养殖群众172户,建有栏舍10万平方米,2011年出栏旱鸭300多万羽,平均每户增收4万多元;2012年上半年,出栏肉鸭156万羽,为养殖户创造利润450多万元,已成为柳州最大的旱鸭养殖基地,产品销往湖南、广东等地。 2012年下半年至2014年计划每年扶持建设栏舍5万平方米,到2014年累计栏舍面积达25万平方米,每批饲养量达100万羽,年可出栏优质旱鸭500万羽以上,打造成为广西最大的旱鸭养殖基地。六老山土猪循环示范基地颇具规模。
【现场同期声】养猪是鹿寨县的优势产业,然而鹿寨县六老山土猪循环生态养殖示范基地老板刘春强却独辟蹊径,将土猪放在山上散养,成为当地搞养殖业的“另类”,令人关注。 “现在人们平常吃的猪肉,大多是工业饲料喂养大的猪,对于采用原生态饲料养殖的土猪情有独钟,由此激发我干起了养殖土猪的营生。”刘春强说,这种生态散养的土猪,体型适中,胆固醇含量低,肉质鲜美、口感好,很受酒店或一些单位的青睐。 我县以市场为导向,加强宣传发动,强化技术指导和培训,着力发展土猪养殖,积极探索循环生态养殖新模式,并以“猪—沼—菜、猪—沼—果、猪—沼—渔”等循环生态模式发展土猪生产,打造土猪绿色品牌。 今年重点建设鹿寨镇大良村六老山土循环生态养殖示范基地。 【数字说话】目前,该基地已投资350万元,建设猪舍5栋,面积4669平方米,种有玉米、木薯、红薯、稻谷、青菜近20公顷,养殖母土猪155头 、大小肉猪450多头,全部用玉米、木薯、红薯及米糠等原生态饲料喂养,使其养殖的猪保持土猪肉质品位,成为真正的“绿色食品”。该基地计划今年出栏肉土猪1000头,2013年出栏土猪3000头,2014年出栏土猪5000头。 目前,县水产畜牧兽医局正在引导业主成立六老山土猪养殖公司,帮助开展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工作,注册“六老山牌”土猪商标,打造六老山土猪品牌。通过示范样板辐射,加快循环生态土猪养殖的发展。拉沟乡群众打捞黄沙鳖准备拿到市场去出售。
【现场同期声】“去年卖一头肉猪有五六百块钱的利润,今年的猪水价只有7.5元,卖一头肉猪只得百多块钱的利润,尽管利润薄一些,还是要坚持养,不能利润一少就不养猪了,如果猪水价一涨,就赶不上,所以一定要坚持养。”导江乡导江街养猪专业户张光碧说,她家养有50头母猪,每批养殖肉猪300至400头,去年出栏肉猪1100多头,由于猪水价钱好,得了几十万元的利润。现在又扩建一个大型的猪场,准备把养猪扩大到每批能养1000头肉猪的规模。 近几年来,我县积极破解水产畜牧业发展“瓶颈”问题,以项目为依托,积极实施生猪标准化规模场(小区)建设,提高养殖规模和总量。今年上半年,全县新建或扩建生猪规模场22个(其中:能繁母猪50头以上,年出栏1000头以上的规模场12个;年出栏500头以上规模场5个;年出栏100头以上的规模场5个),同比增加7个,全县生猪规模场累计达243个。 抓好家禽标准化规模场建设,通过争取各级财政资金,重点扶持参与“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的规模养禽场建设,进一步提高家禽养殖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水平。今年上半年,全县新建或扩建家禽规模场57个,同比增加19个,其中种鸭场8个、肉禽规模场49个,全县家禽规模场共有217个。 狠抓良种体系建设,提高养殖业经济效益。今年上半年,全县完成牛品种改良冻配母牛3576头,占年度任务的59.23%,产杂交崽牛1721头,冻配受胎率为48.62%。新引进优良种猪916头,完成年度任务的96.6%,良种瘦肉型猪覆盖率达75.2%,全县良种瘦肉型猪已形成规模化养殖。开展三杂交鲤的引种和繁育工作,从江西婺源县引进荷包红鲤母本80尾,从云南元江县引进元江鲤父本40尾,从四川眉山市引进镜鲤3000尾,目前荷元鲤已繁殖成功。 【数字说话】据统计,今年上半年,全县生猪出栏15.04万头,增长6.74%,完成年任务的54.57%;肉牛出栏9900头,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肉羊出栏2.98万只,增长4.56%,完成年任务的51.58%;家禽出栏158.43万羽,增长3.28%,完成年任务的52.95%;牛奶产量284吨,增长1.79%,完成年任务的49.73%;肉类产量15382吨,增长5.70%,完成年任务的52.89%;水产品产量3610吨,增长6.93%,完成年任务的44.77%;全县渔牧业产值5.89亿元,增长5.92%。鹿寨镇龙田村李荣娥养殖竹鼠年收入3万元。
【现场同期声】县水产畜牧兽医局领导说,鹿寨县水产畜牧业发展以农民增收为核心,全县水产畜牧兽医系统干部职工要引导和帮助农民群众大力发展水产畜牧业,培育发展了一批特色鲜明、优势明显、上规模、上档次的标准化规模养殖基地,最大限度地整合各种政策优势 、资源优势和项目优势,推进了水产畜牧业又好又快发展。到2015年,水产畜牧业总产值达到18.51亿元,为农民提供纯收入达5.94亿元,养殖业为农民提供人均纯收入达1607元,比2010年增加807.6元,增长101.02%,年均递增15%。 【数字说话】在“十二五”期,我县累计打造“百万元产值养殖小区(村、场)60个;累计打造年纯收入10万元以上养殖致富“示范农户”40户。重点发展畜禽规模养殖场户,到2015年,年出栏生猪100头以上的养殖场户发展到500户,养殖场户年均增收3万元;年出栏优质家禽5000羽以上的养殖场户发展到400户,养殖场户年均增收1.5万元以上。发展罗非鱼等优质鱼亩产值万元以上的养殖增收模式66.67公顷,重点发展年产值10万元以上的龟、鳖规模养殖场户10户。 在生猪产业建设项目方面,重点扶持瘦肉型猪和循环生态土猪养殖。在鹿寨镇、寨沙镇、四排乡、平山镇、中渡镇实施生猪产业基地建设项目,打造生猪产业“百万元产值养殖场”40个、年纯收入10万元以上养殖致富“示范农户”35个。 到2015年,全县肉猪出栏达到32万头,比2010年增加5.3万头以上,增长16.56%,年均递增3.69%,实现产值6.4亿元,利润1.6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32元。 在家禽产业建设项目上,积极推进家禽规模化建设,重点扶持旱鸭生产,促进家禽产业快速发展。在鹿寨镇、四排乡、寨沙镇扶持建设家禽规模养殖场(年出栏15000羽以上)60个,打造家禽产业“百万元产值养殖场”20个、年纯收入10万元以上养殖致富“示范农户”5个。扶持林下养禽基地建设,在平山镇、鹿寨镇、拉沟乡、黄冕乡、江口乡、导江乡扶持建设林下养禽场(年出栏5000羽以上)100个。到2015年,全县家禽出栏达到464万羽,比2010年增加179.08万羽,增长62.85%,年均递增12.61%。 在草食动物产业建设项目上,一是以平山、中渡、导江为重点,大力实施牛品种改良整屯推进项目,5年累计扶持新建牛品种改良示范屯5个以上,全县累计完成 冻配母牛3万头以上,肉牛产业经济效益明显提高;二是以平山、中渡、鹿寨、导江为重点,加快肉羊集约化、规模化养殖。扶持发展年出栏50只以上、纯收入1万元以上的适度规模示范羊场20个,带动养羊业发展。到2015年全县出栏肉牛3.3万头,比2010年增加1.18万头,增长55.66%,年均递增10.91%,实现产值1.15亿元,利润5000万元。出栏肉羊7万只,比2010年增加2.03万只,实现产值7000万元,利润3500万元。 在水产业建设项目上,一是抓好罗非鱼等优质鱼养殖项目建设,通过池塘标准化改造,推广良种良法,发展罗非鱼等优质鱼养殖,培育纯收入1万元以上示范农户50户,到2015年,万元以上亩产面积达到66.67公顷以上,产量达1000吨以上,纯收入达到300万元以上;二是着力推进龟鳖标准化规模养殖,培育纯收入万元以上示范农户50户,带动龟鳖养殖的发展,到2015年全县龟鳖养殖面积达到20公顷,产量达150吨,为农民提供纯收入达到900万元。全县水产品产量达10184吨,比2010年增加3229吨,增长46.16%,年均递增7.93%,实现产值1.02亿元,利润38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03元。(记者杨继强)四排乡马龙村龙屯屯梁尚安两兄弟养殖的七彩山鸡。
责任编辑:陈志良 编辑:廖元锋版权所有:(C) 2016 鹿寨县人民政府
地址:鹿寨县创业路2号 政府热线电话:0772-6812345
县政府邮箱:lzxzfbgs126.com 投稿:lzzfw126.com
维护电话:0772-6819789 网站标识码:4502230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