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县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得到逐步完善、公立医院改革步伐明显加快、新农合的筹资和保障水平显著提高、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在基层卫生机构全覆盖、医疗卫生队伍建设取得重要突破……“十二五”期间,鹿寨县医疗卫生事业获得长足发展,为群众提供了更多健康保障。
——推进卫生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提升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十二五”期间,鹿寨县先后建成县中医院城南住院大楼、县人民医院感染疾病科住院大楼并投入使用;建成县卫生监督所和鹿寨县急救指挥中心业务用房;乡镇级卫生院配套设施得到不断完善,建成各乡镇卫生院公共租赁房。投资1320万元完成108个行政村卫生室规范化建设。通过项目投入拉动,全面改善提升了基层医疗卫生基础条件,提高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水平。
——全面推进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深化基层卫生医疗机构综合改革,交出了一份合格的“答卷”。从2012年9月1日起,鹿寨县实行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以来,各级财政投入5000多万元改善公立医院就医环境,3家县级公立医院完成信息化建设改造后,全面推行门诊医卡通和住院床旁结账,在就医环节实时结算,三家公立医院取消药品加成后,提高部分医疗服务收费,降低大型设备检查费用;医院因取消药品加成减少的合理收入,80%通过调整医疗服务价格来补偿,20%由自治区、县财政承担,减轻了群众医疗负担,又保障了医院合理收入不减少。
鹿寨各级医疗机构不断巩固完善“定编定岗不定人”的用人新机制,强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法人主体地位,乡镇卫生院全面实行绩效工资政策,初步建立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多渠道补偿机制。乡村医生队伍建设得到不断加强,推行乡村医生签约服务,提高乡村医生服务能力。仅2012年就招聘32名大专以上的医学院校毕业生充实到乡镇卫生院,今年引进48名本科生到县内各医疗卫生机构工作。
——不断完善新农合惠民政策,进一步巩固和深化群众受益成果。“十二五”期间,鹿寨县新农合参合率逐年提高,从2011年的96.65%提升到2015年的99.98%,超额2.98个百分点完成自治区人民政府下达的目标任务,所有基金到位率100%。据不完全统计,5年里全县共有206万人(次)参合农民获得报销补偿,支出补偿金总额49940万元。同时,鹿寨县开通大病保险“一站式”结算系统,病人只交付个人应交部分款项即可结算出院。
——健全药品保障机制,实现了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在鹿寨县基层卫生机构的全覆盖。“十二五”期间,鹿寨县不断健全药品保障机制,目前全县所有乡镇卫生院及村级卫生所全部配备使用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及自治区统一增补目录药品。所用药品全部实行国家基本药物网上集中招标采购,实行零差率销售,大幅降低了患者就诊费用,实现了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在全县基层卫生机构的全覆盖。
——构建完善中医药服务体系。鹿寨县作为全国农村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已建成县、乡、村三级中医药民族医药医疗服务网络,实现中医服务全覆盖。乡镇卫生院开设中医科,中医覆盖率100%;鼓励村级卫生所医生开展中医诊疗,降低患者治疗费用。
——加强城乡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医疗质量管理体系、医疗机构优质服务体系和医疗服务监管体系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完善。鹿寨县建立远程会诊系统,与广西医科大附属医院、解放军301医院等三甲医院建立起远程会诊关系,由专家为鹿寨县有需求的病人远程会诊;县人民医院也与各乡镇卫生院进行直接数字化X射线摄影系统、彩超远程会诊联网,实现全县乡镇卫生院远程会诊系统全覆盖。今年,鹿寨县远程医疗服务平台扩展到县、乡、村的医疗机构,建立起与三甲医院4级联通的远程教学和会诊“高速公路”,让农村居民“足不出户、花小钱”就能享受到更高层次专家的医疗服务。
——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加强重大疾病防控工作。鹿寨县坚持把实施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纳入为民办实事工程和各级政府年度工作目标予以强力推进,全县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逐步提高,截至2015年10月底,累计建档人数289521人,建档率84.88%,规范建档人数275412人,规范建档率80.74%;糖尿病患者规范管理率83.86%;高血压规范管理率达86.09%;孕产妇系统管理率95.72%;儿童健康管理率84.04%;65岁及以上老年人健康管理率32.34%;规范重性精神病管理率88.03%。继续实施三类重点人群免费送药健康工程,对高血压、糖尿病、重性精神病人门诊治疗基本药物实行免费配送。
——认真落实人口发展“十二五”规划。完成了人口发展规划主要指标任务。“十二五”期间,鹿寨县低生育水平基本保持稳定,人口自然增长率呈下降趋势,从2011年10月1日至2012年9月30日区间人口自然增长率7.31‰降至2011年10月1日至2012年9月30日区间的6.53‰,比柳州市下达责任指标8‰低0.69‰至1.47‰。
计划生育家庭民生问题得到重大改善。全面实施国家和自治区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政策,结合本县实际,完善计生利益导向机制。2011年以来,鹿寨县累计兑现各级各项奖励、救助、扶助资金2838.06万元,落实率100%;开展人口计生与扶贫相结合工作,对3575户计生贫困家庭给予扶持,累计扶贫覆盖率达100%;完善计划生育爱心保险制度;开展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项目,累计为17240人(次)提供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为提高出生人口素质提供了有力保障。
记者
杨继强
责任编辑:陈志良 编辑:廖元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