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笔党费,是我父亲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最后的心愿,父亲在世时,时时教育我们兄妹要不忘党恩,只有共产党的正确领导,才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这也是他对党的事业贡献的一份微薄力量,请组织批准!”近日,鹿寨县委组织部收到一笔特殊党费:鹿寨县人民法院第三党支部退休党员蒋向阳的家人根据他的遗愿,向党组织交纳了最后一笔党费31956元。
历经艰辛心向党 立足岗位践使命
蒋向阳,男,广西鹿寨县人,1933年6月出生,1956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他年幼时期所处的时代和环境,让他饱受风雨和磨难,直到全国解放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生活才走向光明。
▲蒋向阳同志生前(右)向县人民法院青年干警分享自己的工作经验
“旧社会的我们生活颠沛流离,吃不饱穿不暖,是共产党哺育了我的成长,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我今天的幸福生活,党的恩情比天高,比海深,我时刻铭记在心永不忘。”这是蒋向阳的肺腑之言,他也在用行动书写对党的忠诚和感恩。
蒋向阳于1952年9月参加工作,彼时,新中国百废待兴,从苦海中脱离的蒋向阳积极参与地方建设,他先后担任县农会干部、县政府工业局干部,县竹器社厂长,中渡区委组织委员、屯秋矿区商店经理等职务,不管在什么岗位上,他都兢兢业业、认真负责,重活累活抢着干,从不计较个人得失。任屯秋矿区商店经理期间,在他的努力工作下,商店从连年亏损发展到有利润上交财政,得到了县政府的肯定。1979年10月,蒋向阳调到鹿寨县人民法院工作,先后任刑庭审判员、民事庭庭长和经济审判庭审判员等职务,在工作中他时刻坚守原则、廉洁自律、秉公办案、不徇私情,当时经常有当事人企图给他送礼求情,但是都被他严词拒绝。他常说,权力是人民赋予的,我是一名党员干部,我的工作是为人民服务,不是用来谋取私利的。有一次他到外地办案时,由于工作过度劳累晕倒在地,被送医抢救过来后,他依然坚守岗位,不折不扣地完成了党和人民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
“他一心扑在工作上,扎根基层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蒋向阳的爱人回忆,“不管是孩子出生还是生病住院,他都是匆匆赶回家看一眼,转身又回到工作岗位上。尽管他很忙,但是我们都理解他,我知道,这是他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的职责所在。”
大道坦荡君行健 初心不改始向阳
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蒋向阳坚持以一名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退休31年来,他积极参加组织生活,从未停下履行党员义务的步伐,每次党员学习、组织生活都能看到他的身影。考虑到他年事已高,党支部曾提出为他送学上门,但是他总说,参加组织生活是党员的义务,只要我还能走,就一定要到场参加。
▲蒋向阳同志生前(左四)参加党支部组织生活
就连他逝世前两个月,在家养病期间他还坚持通过电话或视频跟所在党支部书记及组织委员汇报近期思想学习生活情况。对于他来说,这不仅是出于党员的自律性,更是因为对党有赤诚的爱。
“我的腿脚不便,近段时间不能够及时参加组织生活了,现在眼睛看东西也越来越模糊,学习也落下了不少,给组织添麻烦了。”该党支部组织委员邓国明回忆起和他的最后一次视频交谈,不禁眼眶泛红,政治理论学习和参加组织生活早已融入了他的日常,把对党的忠诚和热爱贯穿了他的一生。
作为一名老法院人,他还经常回单位开展“传帮带”活动,单位里的干警都喜欢围坐在他身边,与他交流,他利用自己丰富的工作经验,帮助大家答疑解惑,一批批刚走上工作岗位的年轻干警,在他的帮助下得到迅速成长。
“蒋老一生清贫,淡泊名利。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是共产党员的初心,为我们上了一堂生动的‘党课’,是我们每个党员学习的榜样。”邓国明说道。
坚定信念跟党走 铭记党恩永不忘
作为一名老党员,蒋向阳几十年如一日坚持学习,加强身体锻炼,关注党和人民的事业。在他逝世后,他的小儿子蒋晓健找到一摞厚厚的笔记本, 整洁的字迹记录的都是老人日常学习的心得体会。
▲县人民法院为蒋向阳同志生前(右二)颁发“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
“我已经走过将近九十个春秋,由于身体原因,不能与同志们一起去工作、去奋斗,感到非常遗憾,只能在有生之年,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教育好子孙后代,不给组织添麻烦。”
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退休后,他不褪党员本色,积极参加各项活动,撰写感党恩的回忆录等作品,不遗余力地为党的事业贡献力量。他曾参与鹿寨县鹿寨镇老年协会工作,组建了多支老年文艺队,丰富老年人生活。在他的家中,随处可见书籍和报纸,一摞摞整齐地叠放在书桌上、茶几上,他收集整理了四百余本书刊,并把其中150多本藏书赠予了鹿寨镇老年协会。他还曾到敬老院以及临近的小区摆书摊免费给大众看书、借书,向群众宣讲党的政策理论。近年来,他还参与鹿寨县政协文史资料文稿的撰写,为鹿寨县文化事业发展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父亲是一个纯粹的人,他永远对党、对祖国怀有一颗赤子之心。”蒋晓健动情地说,“他生前总是说自己的一切都是党给的,临终前嘱咐我们要帮他履行最后一次党员义务,交纳最后一笔党费,而31956这个数额也具有特殊意义,1956年是他入党的时间。”
他时常教育家人:“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我们这个大家庭的幸福,子孙后代们要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永远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在蒋向阳的言传身教下,他的4个子女也继承了他的优秀品质,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默默奉献。而这最后一笔党费,不仅体现了一名老党员对党的忠贞不渝和铮铮誓言,也为子孙后代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来源:县委组织部)
版权所有:(C) 2016 鹿寨县人民政府 主办:柳州市鹿寨县人民政府 承办:鹿寨县信息化建设中心 网站标识码:4502230046 维护电话:0772-6819789 仅受理网站建设维护相关事宜
地址:鹿寨县创业路2号 政府热线电话:0772-6812345 县政府邮箱:lzxzfbgs@126.com 投稿:lzzfw@126.com
“这笔党费,是我父亲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最后的心愿,父亲在世时,时时教育我们兄妹要不忘党恩,只有共产党的正确领导,才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这也是他对党的事业贡献的一份微薄力量,请组织批准!”近日,鹿寨县委组织部收到一笔特殊党费:鹿寨县人民法院第三党支部退休党员蒋向阳的家人根据他的遗愿,向党组织交纳了最后一笔党费31956元。
历经艰辛心向党 立足岗位践使命
蒋向阳,男,广西鹿寨县人,1933年6月出生,1956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他年幼时期所处的时代和环境,让他饱受风雨和磨难,直到全国解放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生活才走向光明。
▲蒋向阳同志生前(右)向县人民法院青年干警分享自己的工作经验
“旧社会的我们生活颠沛流离,吃不饱穿不暖,是共产党哺育了我的成长,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我今天的幸福生活,党的恩情比天高,比海深,我时刻铭记在心永不忘。”这是蒋向阳的肺腑之言,他也在用行动书写对党的忠诚和感恩。
蒋向阳于1952年9月参加工作,彼时,新中国百废待兴,从苦海中脱离的蒋向阳积极参与地方建设,他先后担任县农会干部、县政府工业局干部,县竹器社厂长,中渡区委组织委员、屯秋矿区商店经理等职务,不管在什么岗位上,他都兢兢业业、认真负责,重活累活抢着干,从不计较个人得失。任屯秋矿区商店经理期间,在他的努力工作下,商店从连年亏损发展到有利润上交财政,得到了县政府的肯定。1979年10月,蒋向阳调到鹿寨县人民法院工作,先后任刑庭审判员、民事庭庭长和经济审判庭审判员等职务,在工作中他时刻坚守原则、廉洁自律、秉公办案、不徇私情,当时经常有当事人企图给他送礼求情,但是都被他严词拒绝。他常说,权力是人民赋予的,我是一名党员干部,我的工作是为人民服务,不是用来谋取私利的。有一次他到外地办案时,由于工作过度劳累晕倒在地,被送医抢救过来后,他依然坚守岗位,不折不扣地完成了党和人民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
“他一心扑在工作上,扎根基层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蒋向阳的爱人回忆,“不管是孩子出生还是生病住院,他都是匆匆赶回家看一眼,转身又回到工作岗位上。尽管他很忙,但是我们都理解他,我知道,这是他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的职责所在。”
大道坦荡君行健 初心不改始向阳
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蒋向阳坚持以一名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退休31年来,他积极参加组织生活,从未停下履行党员义务的步伐,每次党员学习、组织生活都能看到他的身影。考虑到他年事已高,党支部曾提出为他送学上门,但是他总说,参加组织生活是党员的义务,只要我还能走,就一定要到场参加。
▲蒋向阳同志生前(左四)参加党支部组织生活
就连他逝世前两个月,在家养病期间他还坚持通过电话或视频跟所在党支部书记及组织委员汇报近期思想学习生活情况。对于他来说,这不仅是出于党员的自律性,更是因为对党有赤诚的爱。
“我的腿脚不便,近段时间不能够及时参加组织生活了,现在眼睛看东西也越来越模糊,学习也落下了不少,给组织添麻烦了。”该党支部组织委员邓国明回忆起和他的最后一次视频交谈,不禁眼眶泛红,政治理论学习和参加组织生活早已融入了他的日常,把对党的忠诚和热爱贯穿了他的一生。
作为一名老法院人,他还经常回单位开展“传帮带”活动,单位里的干警都喜欢围坐在他身边,与他交流,他利用自己丰富的工作经验,帮助大家答疑解惑,一批批刚走上工作岗位的年轻干警,在他的帮助下得到迅速成长。
“蒋老一生清贫,淡泊名利。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是共产党员的初心,为我们上了一堂生动的‘党课’,是我们每个党员学习的榜样。”邓国明说道。
坚定信念跟党走 铭记党恩永不忘
作为一名老党员,蒋向阳几十年如一日坚持学习,加强身体锻炼,关注党和人民的事业。在他逝世后,他的小儿子蒋晓健找到一摞厚厚的笔记本, 整洁的字迹记录的都是老人日常学习的心得体会。
▲县人民法院为蒋向阳同志生前(右二)颁发“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
“我已经走过将近九十个春秋,由于身体原因,不能与同志们一起去工作、去奋斗,感到非常遗憾,只能在有生之年,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教育好子孙后代,不给组织添麻烦。”
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退休后,他不褪党员本色,积极参加各项活动,撰写感党恩的回忆录等作品,不遗余力地为党的事业贡献力量。他曾参与鹿寨县鹿寨镇老年协会工作,组建了多支老年文艺队,丰富老年人生活。在他的家中,随处可见书籍和报纸,一摞摞整齐地叠放在书桌上、茶几上,他收集整理了四百余本书刊,并把其中150多本藏书赠予了鹿寨镇老年协会。他还曾到敬老院以及临近的小区摆书摊免费给大众看书、借书,向群众宣讲党的政策理论。近年来,他还参与鹿寨县政协文史资料文稿的撰写,为鹿寨县文化事业发展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父亲是一个纯粹的人,他永远对党、对祖国怀有一颗赤子之心。”蒋晓健动情地说,“他生前总是说自己的一切都是党给的,临终前嘱咐我们要帮他履行最后一次党员义务,交纳最后一笔党费,而31956这个数额也具有特殊意义,1956年是他入党的时间。”
他时常教育家人:“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我们这个大家庭的幸福,子孙后代们要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永远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在蒋向阳的言传身教下,他的4个子女也继承了他的优秀品质,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默默奉献。而这最后一笔党费,不仅体现了一名老党员对党的忠贞不渝和铮铮誓言,也为子孙后代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来源:县委组织部)
版权所有:(C) 2016 鹿寨县人民政府
地址:鹿寨县创业路2号 政府热线电话:0772-6812345
县政府邮箱:lzxzfbgs126.com 投稿:lzzfw126.com
维护电话:0772-6819789 网站标识码:4502230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