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田间检查,做好以第二代“两迁”害虫的水稻病虫防治工作
根据本站近日在寨沙、中渡、鹿寨等乡镇调查,当前早稻田间稻纵卷叶螟的成虫和卵粒量较大,早插的田块稻飞虱的虫量已达防治指标。各乡镇农业服务中心植保工作人员应加强田间调查,及时发布病虫情报,及时指导群众做好防控工作。各农户要注意检查自己的稻田,达到防治指标时及时用药防治。
一、早稻前期病虫发生实况及趋势
1.稻纵卷叶螟:据我站监测,今年稻纵卷叶螟成虫于4月19日开始迁入我县,无明显迁入高峰期,灯下诱获蛾量明显比上年少。长势好的早插田蛾量高的达600头/亩,田间平均蛾量为65头/亩,比去年减少90%。预计第二代稻纵卷叶螟发生程度为2级(中等偏轻)。发生面积约3.5万亩。防治低龄幼虫适期为5月17日至25日。
2.稻飞虱:据我站监测,第二代稻飞虱成虫迁入高峰出现在5月9日,当日灯下诱获虫量为24头。当前主要发生在早插、长势好的田块,该类型田的田间虫口密度高的为1600头/百丛,低0头/百丛,平均180头/百丛,比去年同期减少21%,以一、二龄低龄若虫为主;成虫高的68头/百丛,低的为0,平均8.0头/百丛;其他类型田虫口密度较低,一般25-350头/百丛。预计第二代稻飞虱低龄若虫盛发期为5月16-24日,发生程度为2(3)级(中等偏轻,局部中等),发生面积5.0万亩。
3.稻叶瘟:当前未发现该病为害,老病区的抗病性差的优米质稻开始发病,预计发生程度为1(3)级(轻,局部中等),发生面积2.8万亩,5月下旬进入流行期。
4.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主要通过白背飞虱携带病毒感染水稻。近期灯诱及田间监测,白背飞虱陆续迁入我县,存在飞虱传播病毒而爆发为害的潜在风险。
二、防治意见
(一)农业生态调控
冷底田在种植后要适当排水露晒田,提高耕作层的温度,预防赤枯病的发生。分蘖期要科学肥水管理,增施有机肥、钾硅肥,避免偏施氮肥,提高稻株抗病虫的能力;够苗及时露晒田,可减轻稻飞虱、纹枯病等病虫的滋生为害。
(二)理化诱控
1.灯诱:稻田安装频振式杀虫灯,可诱杀稻飞虱、二化螟、三化螟、稻纵卷叶螟等的成虫,每30-50亩安装1台。
2.性信息性诱控:从螟蛾始蛾期开始,集中连片设置性信息性,可以干扰成虫交配或群集诱杀。每3亩设置1套喷施装置或每亩放置1套飞蛾诱捕器。
(三)生物防治
1.稻鸭共育:分蘖初期放雏鸭入稻田饲养,每亩放鸭10-15只,破口抽穗前收鸭。鸭子可取食田间的稻飞虱、稻叶蝉、福寿螺和杂草等,减轻虫草螺的发生危害,减少农药使用量及次数。
2.释放赤眼蜂:于螟蛾成虫始盛期,亩释放稻螟赤眼蜂8000-10000头,放蜂2-3次,3-5天1次。
(四)科学使用农药
达到防治指标及时用药,有效控制病虫的为害;未达到防治指标不用药,减少农药的使用量。
1.稻纵卷叶螟:稻纵卷叶螟将陆续迁入并产卵为害,请各农户注意检查,当虫量达到50头/百丛的防治指标时,要及时用药进行防治。可选用苏云金杆菌、棉铃虫核型多角体病毒、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金龟子绿僵菌、短稳杆菌、甲维.茚虫威、甲氧·茚虫威、乙多·甲氧虫、甲维.氯虫苯、阿维.氟铃脲、氰虫·甲虫肼等按说明用量兑水45千克喷雾。
2.稻飞虱:当前稻飞虱已进入盛发期,要加强田间检查。当虫量达到1000头/百丛的防治指标时,要及时用药防治,可选用吡蚜.呋虫胺、吡蚜.噻虫啉、吡蚜.噻虫胺、烯啶.吡蚜酮、噻虫.异丙威、噻嗪.异丙威、吡虫.仲丁威、敌畏·仲丁威等药剂按说明用量兑水45公斤喷雾,要把药液喷到禾苗基部,以提高防治效果。
3. 稻叶瘟:由于优米质水稻组合对稻瘟病的抗性较差,栽培面积逐年增大,各农户要注意检查自己的田块,在田间始见叶瘟发生时,应及时用药控制,可选用枯草芽孢杆菌、稻瘟·戊唑醇、稻瘟·丙环唑、三环·氟环唑、三环·己唑醇、春雷·三环唑、肟菌·戊唑醇、稻瘟酰胺.嘧菌酯等兑水45公斤,喷雾防治。
4.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为了避免飞虱带毒传病,必须加强稻飞虱的防治,达到治虫防病的目的,可有效预防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的发生。
注意事项
1、广大农户购买农药要到合法的、懂得相关农技知识的农药店购买农药;施用农药必须严格按照农药使用说明书进行操作。
2、及时抢晴施药,合理选用、混用和轮换使用农药,提高防治效果。
3、农药包装废弃物要集中处理,请勿乱丢弃!创建“美丽乡村·清洁田园”有你一份功劳。
(鹿寨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农业生态保护站)
版权所有:(C) 2016 鹿寨县人民政府 主办:柳州市鹿寨县人民政府 承办:鹿寨县信息化建设中心 网站标识码:4502230046 维护电话:0772-6819789 仅受理网站建设维护相关事宜
地址:鹿寨县创业路2号 政府热线电话:0772-6812345 县政府邮箱:lzxzfbgs@126.com 投稿:lzzfw@126.com
加强田间检查,做好以第二代“两迁”害虫的水稻病虫防治工作
根据本站近日在寨沙、中渡、鹿寨等乡镇调查,当前早稻田间稻纵卷叶螟的成虫和卵粒量较大,早插的田块稻飞虱的虫量已达防治指标。各乡镇农业服务中心植保工作人员应加强田间调查,及时发布病虫情报,及时指导群众做好防控工作。各农户要注意检查自己的稻田,达到防治指标时及时用药防治。
一、早稻前期病虫发生实况及趋势
1.稻纵卷叶螟:据我站监测,今年稻纵卷叶螟成虫于4月19日开始迁入我县,无明显迁入高峰期,灯下诱获蛾量明显比上年少。长势好的早插田蛾量高的达600头/亩,田间平均蛾量为65头/亩,比去年减少90%。预计第二代稻纵卷叶螟发生程度为2级(中等偏轻)。发生面积约3.5万亩。防治低龄幼虫适期为5月17日至25日。
2.稻飞虱:据我站监测,第二代稻飞虱成虫迁入高峰出现在5月9日,当日灯下诱获虫量为24头。当前主要发生在早插、长势好的田块,该类型田的田间虫口密度高的为1600头/百丛,低0头/百丛,平均180头/百丛,比去年同期减少21%,以一、二龄低龄若虫为主;成虫高的68头/百丛,低的为0,平均8.0头/百丛;其他类型田虫口密度较低,一般25-350头/百丛。预计第二代稻飞虱低龄若虫盛发期为5月16-24日,发生程度为2(3)级(中等偏轻,局部中等),发生面积5.0万亩。
3.稻叶瘟:当前未发现该病为害,老病区的抗病性差的优米质稻开始发病,预计发生程度为1(3)级(轻,局部中等),发生面积2.8万亩,5月下旬进入流行期。
4.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主要通过白背飞虱携带病毒感染水稻。近期灯诱及田间监测,白背飞虱陆续迁入我县,存在飞虱传播病毒而爆发为害的潜在风险。
二、防治意见
(一)农业生态调控
冷底田在种植后要适当排水露晒田,提高耕作层的温度,预防赤枯病的发生。分蘖期要科学肥水管理,增施有机肥、钾硅肥,避免偏施氮肥,提高稻株抗病虫的能力;够苗及时露晒田,可减轻稻飞虱、纹枯病等病虫的滋生为害。
(二)理化诱控
1.灯诱:稻田安装频振式杀虫灯,可诱杀稻飞虱、二化螟、三化螟、稻纵卷叶螟等的成虫,每30-50亩安装1台。
2.性信息性诱控:从螟蛾始蛾期开始,集中连片设置性信息性,可以干扰成虫交配或群集诱杀。每3亩设置1套喷施装置或每亩放置1套飞蛾诱捕器。
(三)生物防治
1.稻鸭共育:分蘖初期放雏鸭入稻田饲养,每亩放鸭10-15只,破口抽穗前收鸭。鸭子可取食田间的稻飞虱、稻叶蝉、福寿螺和杂草等,减轻虫草螺的发生危害,减少农药使用量及次数。
2.释放赤眼蜂:于螟蛾成虫始盛期,亩释放稻螟赤眼蜂8000-10000头,放蜂2-3次,3-5天1次。
(四)科学使用农药
达到防治指标及时用药,有效控制病虫的为害;未达到防治指标不用药,减少农药的使用量。
1.稻纵卷叶螟:稻纵卷叶螟将陆续迁入并产卵为害,请各农户注意检查,当虫量达到50头/百丛的防治指标时,要及时用药进行防治。可选用苏云金杆菌、棉铃虫核型多角体病毒、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金龟子绿僵菌、短稳杆菌、甲维.茚虫威、甲氧·茚虫威、乙多·甲氧虫、甲维.氯虫苯、阿维.氟铃脲、氰虫·甲虫肼等按说明用量兑水45千克喷雾。
2.稻飞虱:当前稻飞虱已进入盛发期,要加强田间检查。当虫量达到1000头/百丛的防治指标时,要及时用药防治,可选用吡蚜.呋虫胺、吡蚜.噻虫啉、吡蚜.噻虫胺、烯啶.吡蚜酮、噻虫.异丙威、噻嗪.异丙威、吡虫.仲丁威、敌畏·仲丁威等药剂按说明用量兑水45公斤喷雾,要把药液喷到禾苗基部,以提高防治效果。
3. 稻叶瘟:由于优米质水稻组合对稻瘟病的抗性较差,栽培面积逐年增大,各农户要注意检查自己的田块,在田间始见叶瘟发生时,应及时用药控制,可选用枯草芽孢杆菌、稻瘟·戊唑醇、稻瘟·丙环唑、三环·氟环唑、三环·己唑醇、春雷·三环唑、肟菌·戊唑醇、稻瘟酰胺.嘧菌酯等兑水45公斤,喷雾防治。
4.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为了避免飞虱带毒传病,必须加强稻飞虱的防治,达到治虫防病的目的,可有效预防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的发生。
注意事项
1、广大农户购买农药要到合法的、懂得相关农技知识的农药店购买农药;施用农药必须严格按照农药使用说明书进行操作。
2、及时抢晴施药,合理选用、混用和轮换使用农药,提高防治效果。
3、农药包装废弃物要集中处理,请勿乱丢弃!创建“美丽乡村·清洁田园”有你一份功劳。
(鹿寨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农业生态保护站)
版权所有:(C) 2016 鹿寨县人民政府
地址:鹿寨县创业路2号 政府热线电话:0772-6812345
县政府邮箱:lzxzfbgs126.com 投稿:lzzfw126.com
维护电话:0772-6819789 网站标识码:4502230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