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0日上午,秋阳洒落青石板,鹿寨县中渡镇迎来了一批特殊的“小匠人”——英山小学的学生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学生们走进千年古镇,开启一场别开生面的非遗文化研学之旅。此次活动由中渡镇主办,面向小学生免费开放,旨在通过沉浸式体验,让青少年近距离感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学生在体验蜡染技艺
本次研学活动内容丰富,聚焦三项极具地方特色的非遗技艺:非遗木雕手串制作、传统蜡染技艺与陶艺创作。在古镇古朴的工坊内,孩子们化身“小小传承人”,在非遗传承人的指导下,亲手体验传统工艺的精妙过程。
▲学生在体验木雕技艺
在木雕体验区,孩子们手握刻刀,专注地在木料上雕琢图案,学习传统纹样与雕刻技法,一枚枚独具匠心的手串在指尖逐渐成型;蜡染课堂上,蜂蜡与蓝靛交织出神秘纹路,学生们用蜡刀勾勒心中所想,感受“布上作画”的艺术乐趣;陶艺工坊里,揉泥、拉坯、塑形……泥土在孩子们手中焕发新生,每一件作品都承载着童真的创意与对传统的敬意。
▲学生在体验陶艺创作
值得一提的是,尽管上午开展校外实践活动,学校仍坚持教学与实践并重,特别提醒学生携带饭盒、水杯、书本及其他学习用品,下午返校后即正常上课,真正做到“研有所得,学不中断”。
中渡古镇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是广西非遗文化的重要传承地。此次研学活动不仅是一次文化之旅,更是一堂生动的综合实践课。孩子们在动手操作中理解“匠心”二字的分量,在协作与创造中提升了审美能力与文化认同。
“以前只在书上看到过陶艺,今天自己动手做了,感觉特别神奇!”一位参与活动的学生兴奋地说道。老师们也纷纷表示,这样的活动既有趣又有意义,让孩子在实践中增长见识,种下文化传承的种子。
此次非遗研学活动,不仅让学生们走出课堂、走进生活,更让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的土壤中焕发勃勃生机。一雕一刻、一染一塑,指尖流淌的是技艺,心中传承的是文明。未来,期待更多青少年成为非遗文化的守护者与传播者,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薪火相传、历久弥新。(托合提古丽·阿卜杜克热木)
版权所有:(C) 2016 鹿寨县人民政府 主办:柳州市鹿寨县人民政府 承办:鹿寨县信息化建设中心 网站标识码:4502230046 维护电话:0772-6819789 仅受理网站建设维护相关事宜
地址:鹿寨县创业路2号 政府热线电话:0772-6812345 县政府邮箱:lzxzfbgs@126.com 投稿:lzzfw@126.com
10月20日上午,秋阳洒落青石板,鹿寨县中渡镇迎来了一批特殊的“小匠人”——英山小学的学生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学生们走进千年古镇,开启一场别开生面的非遗文化研学之旅。此次活动由中渡镇主办,面向小学生免费开放,旨在通过沉浸式体验,让青少年近距离感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学生在体验蜡染技艺
本次研学活动内容丰富,聚焦三项极具地方特色的非遗技艺:非遗木雕手串制作、传统蜡染技艺与陶艺创作。在古镇古朴的工坊内,孩子们化身“小小传承人”,在非遗传承人的指导下,亲手体验传统工艺的精妙过程。
▲学生在体验木雕技艺
在木雕体验区,孩子们手握刻刀,专注地在木料上雕琢图案,学习传统纹样与雕刻技法,一枚枚独具匠心的手串在指尖逐渐成型;蜡染课堂上,蜂蜡与蓝靛交织出神秘纹路,学生们用蜡刀勾勒心中所想,感受“布上作画”的艺术乐趣;陶艺工坊里,揉泥、拉坯、塑形……泥土在孩子们手中焕发新生,每一件作品都承载着童真的创意与对传统的敬意。
▲学生在体验陶艺创作
值得一提的是,尽管上午开展校外实践活动,学校仍坚持教学与实践并重,特别提醒学生携带饭盒、水杯、书本及其他学习用品,下午返校后即正常上课,真正做到“研有所得,学不中断”。
中渡古镇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是广西非遗文化的重要传承地。此次研学活动不仅是一次文化之旅,更是一堂生动的综合实践课。孩子们在动手操作中理解“匠心”二字的分量,在协作与创造中提升了审美能力与文化认同。
“以前只在书上看到过陶艺,今天自己动手做了,感觉特别神奇!”一位参与活动的学生兴奋地说道。老师们也纷纷表示,这样的活动既有趣又有意义,让孩子在实践中增长见识,种下文化传承的种子。
此次非遗研学活动,不仅让学生们走出课堂、走进生活,更让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的土壤中焕发勃勃生机。一雕一刻、一染一塑,指尖流淌的是技艺,心中传承的是文明。未来,期待更多青少年成为非遗文化的守护者与传播者,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薪火相传、历久弥新。(托合提古丽·阿卜杜克热木)
版权所有:(C) 2016 鹿寨县人民政府
地址:鹿寨县创业路2号 政府热线电话:0772-6812345
县政府邮箱:lzxzfbgs126.com 投稿:lzzfw126.com
维护电话:0772-6819789 网站标识码:4502230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