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暖阳下,鹿寨县拉沟小学的教室里,一场关于“礼让”与“和睦”的对话正悄然展开。近日,鹿寨县司法局拉沟司法所走进校园,以一场别开生面的主题宣传活动,为孩子们播下文明与法治的种子。

“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课堂上,司法所工作人员娓娓道来“六尺巷”的典故。这段流传三百余年的佳话,穿越时空,在孩子们心中激起涟漪。从同桌之间的笔墨相让,到邻里之间的巷道通行,礼让不再是书本上的抽象词汇,而是可触可感的日常行为。
“我们在学校要和同学互相礼让,回家也要和邻居友好相处。”一位学生举手分享道,“如果遇到纠纷,应该先沟通,而不是吵架。”童言稚语,道出的却是“以和为贵”的朴素智慧。
如何将传统美德与现代法治精神相融合?司法所工作人员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为依托,深入浅出地解读“相邻关系”专章。“不动产的相邻权利人应当按照有利生产、方便生活、团结互助、公平合理的原则,正确处理相邻关系”——这条法律条文,通过一个个生活场景的再现,变得生动而具体。
“法治不仅是约束,更是引导。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活动,让孩子们从小懂得,礼让是美德,也是法治精神的内在要求。”拉沟司法所负责人表示。
在课堂互动环节,孩子们踊跃提问:“如果邻居家的树长到我家院子怎么办”、“楼上漏水该找谁”……司法所工作人员一一解答,并引导孩子们思考:解决矛盾的方式,体现着一个人的修养,也关系着社区的和谐。
一场活动,一次启蒙,一粒种子。当“六尺巷”的故事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条文交汇,当传统礼让精神与现代法治理念相融,孩子们的心中,已悄然筑起一座通往和谐社会的桥梁。
礼让之风,从校园吹向邻里;法治之光,从课堂照进生活。这,正是基层普法工作最动人的回响。(潘玲松)
版权所有:(C) 2016 鹿寨县人民政府 主办:柳州市鹿寨县人民政府 承办:鹿寨县信息化建设中心 网站标识码:4502230046 维护电话:0772-6819789 仅受理网站建设维护相关事宜
地址:鹿寨县创业路2号 政府热线电话:0772-6812345 县政府邮箱:lzxzfbgs@126.com 投稿:lzzfw@126.com

初冬暖阳下,鹿寨县拉沟小学的教室里,一场关于“礼让”与“和睦”的对话正悄然展开。近日,鹿寨县司法局拉沟司法所走进校园,以一场别开生面的主题宣传活动,为孩子们播下文明与法治的种子。

“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课堂上,司法所工作人员娓娓道来“六尺巷”的典故。这段流传三百余年的佳话,穿越时空,在孩子们心中激起涟漪。从同桌之间的笔墨相让,到邻里之间的巷道通行,礼让不再是书本上的抽象词汇,而是可触可感的日常行为。
“我们在学校要和同学互相礼让,回家也要和邻居友好相处。”一位学生举手分享道,“如果遇到纠纷,应该先沟通,而不是吵架。”童言稚语,道出的却是“以和为贵”的朴素智慧。
如何将传统美德与现代法治精神相融合?司法所工作人员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为依托,深入浅出地解读“相邻关系”专章。“不动产的相邻权利人应当按照有利生产、方便生活、团结互助、公平合理的原则,正确处理相邻关系”——这条法律条文,通过一个个生活场景的再现,变得生动而具体。
“法治不仅是约束,更是引导。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活动,让孩子们从小懂得,礼让是美德,也是法治精神的内在要求。”拉沟司法所负责人表示。
在课堂互动环节,孩子们踊跃提问:“如果邻居家的树长到我家院子怎么办”、“楼上漏水该找谁”……司法所工作人员一一解答,并引导孩子们思考:解决矛盾的方式,体现着一个人的修养,也关系着社区的和谐。
一场活动,一次启蒙,一粒种子。当“六尺巷”的故事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条文交汇,当传统礼让精神与现代法治理念相融,孩子们的心中,已悄然筑起一座通往和谐社会的桥梁。
礼让之风,从校园吹向邻里;法治之光,从课堂照进生活。这,正是基层普法工作最动人的回响。(潘玲松)
版权所有:(C) 2016 鹿寨县人民政府
地址:鹿寨县创业路2号 政府热线电话:0772-6812345
县政府邮箱:lzxzfbgs126.com 投稿:lzzfw126.com
维护电话:0772-6819789 网站标识码:4502230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