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台是中国传统戏曲文化的重要载体,作为民间建筑艺术,具有一定的历史文化价值。在鹿寨县四排镇三排村有一座古戏台,距今已有130余年,它像一位老人,见证着桂剧和彩调文化的变迁,也像一个卫兵,守护着人们对非遗文化的热爱与传承。
正在演出的彩调名叫《花园相会》,演员都是本村村民。台上精彩的表演,赢得观众阵阵掌声。看到精彩处,村民闭桂姣笑得合不拢嘴。她今年76岁,从小就喜欢看戏。
四排镇三排村村民闭桂姣说:“以前唱桂剧,现在唱彩调。”
四排镇被誉为“彩调之乡”,又以三排村的彩调氛围更为浓厚。1876年,受桂林恭城、荔浦的桂剧和彩调文化影响,三排村村民募捐修建戏台。戏台建成后,来自桂林、荔浦修仁以及金秀桐木、七建等地的戏班云集三排村,逢年过节,每晚8点到10点都有戏班到此演出。其中要数过年最为热闹,档期从初一排到十五,迄今为止,在三排古戏台演出的戏班近千个。
四排镇三排村村民闭桂姣说:“以前很多人来看,都满这个晒谷坪,站到晒谷坪外面去,哪个来得早的就坐在前面。”
三排古戏台1949年重修,戏台设计古雅,长宽均为8.8米,为六梁八柱、土木结构,四面有弧形翘角飞檐,两侧有三合土护墙,分上下两层。底层高2.2米,为演员化妆、候场区,演员从楼梯上二楼演出,二楼分主台和副台。
四排镇三排村村民廖秉后说:“以前有一个铜钟在这里,音量集中,你在这里唱,那个音就散发出去,远远的村庄都听得见,随便唱,下面听得清清楚楚,好像现在有音响一样。”
1992年,三排古戏台被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百余年间,政府多次对古戏台进行局部修缮。
鹿寨博物馆馆长黄小斌说:“三排村古戏台是柳州周边唯一保存完好的古戏台。戏台的不同之处就是砖瓦和榫卯结构,不是以往的架梁结构,三排古戏台的保存对研究我们当地的群众文化,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韦自林是三排村党总支部副书记,同时也是彩调队成员之一,他告诉记者,2015年,村里建了新的舞台,虽然古戏台依然可以使用,但只有春节的时候,彩调队才到上面演出,平时都是去新舞台演出。
四排镇三排村党总支副书记韦自林说:“不管是老戏台还是新戏台,都是为了丰富我们群众的文化生活。”
戏台不仅是一座建筑,更是传统文化的重要传承场所。如今,在鹿寨县各乡镇各村均建有文化舞台,县城还建有文化艺术中心大剧院、音乐厅,全县每年开展文艺活动上百场,演出的剧目有山歌、彩调、音乐剧、儿童剧等。从戏台到大剧院,变的是场所,不变的是人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
鹿寨县文体广旅局局长黄雪勇说:“哪里有观众,哪里就是戏台,我们的文化源远流长,现在我们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老祖宗留下来的非遗文化,对延续历史文脉、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有重要意义。”(莫芳 陆丹 罗永鹏)
版权所有:(C) 2016 鹿寨县人民政府 主办:柳州市鹿寨县人民政府 承办:鹿寨县信息化建设中心 网站标识码:4502230046 维护电话:0772-6819789 仅受理网站建设维护相关事宜
地址:鹿寨县创业路2号 政府热线电话:0772-6812345 县政府邮箱:lzxzfbgs@126.com 投稿:lzzfw@126.com
戏台是中国传统戏曲文化的重要载体,作为民间建筑艺术,具有一定的历史文化价值。在鹿寨县四排镇三排村有一座古戏台,距今已有130余年,它像一位老人,见证着桂剧和彩调文化的变迁,也像一个卫兵,守护着人们对非遗文化的热爱与传承。
正在演出的彩调名叫《花园相会》,演员都是本村村民。台上精彩的表演,赢得观众阵阵掌声。看到精彩处,村民闭桂姣笑得合不拢嘴。她今年76岁,从小就喜欢看戏。
四排镇三排村村民闭桂姣说:“以前唱桂剧,现在唱彩调。”
四排镇被誉为“彩调之乡”,又以三排村的彩调氛围更为浓厚。1876年,受桂林恭城、荔浦的桂剧和彩调文化影响,三排村村民募捐修建戏台。戏台建成后,来自桂林、荔浦修仁以及金秀桐木、七建等地的戏班云集三排村,逢年过节,每晚8点到10点都有戏班到此演出。其中要数过年最为热闹,档期从初一排到十五,迄今为止,在三排古戏台演出的戏班近千个。
四排镇三排村村民闭桂姣说:“以前很多人来看,都满这个晒谷坪,站到晒谷坪外面去,哪个来得早的就坐在前面。”
三排古戏台1949年重修,戏台设计古雅,长宽均为8.8米,为六梁八柱、土木结构,四面有弧形翘角飞檐,两侧有三合土护墙,分上下两层。底层高2.2米,为演员化妆、候场区,演员从楼梯上二楼演出,二楼分主台和副台。
四排镇三排村村民廖秉后说:“以前有一个铜钟在这里,音量集中,你在这里唱,那个音就散发出去,远远的村庄都听得见,随便唱,下面听得清清楚楚,好像现在有音响一样。”
1992年,三排古戏台被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百余年间,政府多次对古戏台进行局部修缮。
鹿寨博物馆馆长黄小斌说:“三排村古戏台是柳州周边唯一保存完好的古戏台。戏台的不同之处就是砖瓦和榫卯结构,不是以往的架梁结构,三排古戏台的保存对研究我们当地的群众文化,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韦自林是三排村党总支部副书记,同时也是彩调队成员之一,他告诉记者,2015年,村里建了新的舞台,虽然古戏台依然可以使用,但只有春节的时候,彩调队才到上面演出,平时都是去新舞台演出。
四排镇三排村党总支副书记韦自林说:“不管是老戏台还是新戏台,都是为了丰富我们群众的文化生活。”
戏台不仅是一座建筑,更是传统文化的重要传承场所。如今,在鹿寨县各乡镇各村均建有文化舞台,县城还建有文化艺术中心大剧院、音乐厅,全县每年开展文艺活动上百场,演出的剧目有山歌、彩调、音乐剧、儿童剧等。从戏台到大剧院,变的是场所,不变的是人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
鹿寨县文体广旅局局长黄雪勇说:“哪里有观众,哪里就是戏台,我们的文化源远流长,现在我们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老祖宗留下来的非遗文化,对延续历史文脉、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有重要意义。”(莫芳 陆丹 罗永鹏)
版权所有:(C) 2016 鹿寨县人民政府
地址:鹿寨县创业路2号 政府热线电话:0772-6812345
县政府邮箱:lzxzfbgs126.com 投稿:lzzfw126.com
维护电话:0772-6819789 网站标识码:4502230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