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自治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自治区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联合印发《关于做好2025年"强基工程"——文艺助力基层精神文明建设行动工作的通知》,公布重点结对共建项目名单。我市继2024年入选2个项目后,今年再新增3个由市文明办和市文联共同推荐的新项目,分别是:柳州“鱼峰歌圩”山歌人才培训项目、柳城县非遗彩调文化文艺志愿服务项目、鹿寨县非遗传承戏曲培训志愿服务项目。
柳州“鱼峰歌圩”
柳州“鱼峰歌圩”原是自发形成的群众性山歌活动,以柳州山歌演述为主,现场即兴创作,用柳州方言来传唱,以鱼峰山为中心,向全市各区、县辐射,具有悠久的历史。近年来,柳州“鱼峰歌圩”对山歌文化内容、形式进行了丰富和升级,成为群众基础广泛、各族文化融合、歌手云集演唱、线下对唱独特、线上传唱活跃的全国最大城市歌圩。从2002年起,每年在鱼峰山下摆擂台举办传统山歌赛。2014年起,每年举办中国柳州“柳州鱼峰歌圩”全国山歌邀请赛。2014年先后获列入市级、自治区级非遗项目名录,并建成“柳州鱼峰歌圩”非遗保护与传承基地。2014年、2019年获国家文化和旅游部授予“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称号。2016年获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
柳城彩调
彩调是广西主要地方剧种之一,因其唱腔中常用“哪嗬咿嗬嗨”为衬词,民间又称之为“哪嗬嗨”或“咿嗬嗨”。各地彩调名称不一,柳城彩调俗称调子戏或采茶戏,是柳城流行区域最广、最富于地方特色、最古老也最受各族人民喜爱的草根剧种之一。柳城彩调剧多以劳动、爱情、家庭生活等为主题。表演时采用桂柳方言,以小生、小旦、小丑等载歌载舞的表现形式为主,其中丑角和旦角的身段步法、转身、亮相、扇花技艺等极富特色。彩调唱腔轻快活泼,语言风格谐趣幽默,号称彩调“三件宝”的扇子、手帕、彩带在表演中发挥重要作用。多年来,柳城县把彩调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加以传承、发扬。
鹿寨彩调
鹿寨县彩调2016年被入选为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2019年,获称“广西彩调之乡”。彩调文化历史悠久,始建于清乾隆的鹿寨古戏台,起初主要是为每年祭礼、祭祖,举行“会期”时供演戏用,目前彩调已遍及鹿寨境内寨沙、四排、中渡、鹿寨、江口等乡镇。近年来,鹿寨县通过设立“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保护传承基地”、设立“彩调艺术传承中心”,以及举办“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展演”、“三月三”等活动开展彩调文化的传承保护。同时将基层社会治理、移风易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完美融合到彩调内容中,创作出了《禁赌风波》、《油茶林里唱新歌》等一批优秀的戏曲剧目。通过开展“戏曲进校园”“戏曲进乡村”及各类演出展演等推动彩调艺术的传播普及和传承发展,为乡村振兴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撑和文化滋养,推动乡风文明建设,唱响文化惠民助力乡村振兴的“进行曲”。
(来源:柳州文联)
版权所有:(C) 2016 鹿寨县人民政府 主办:柳州市鹿寨县人民政府 承办:鹿寨县信息化建设中心 网站标识码:4502230046 维护电话:0772-6819789 仅受理网站建设维护相关事宜
地址:鹿寨县创业路2号 政府热线电话:0772-6812345 县政府邮箱:lzxzfbgs@126.com 投稿:lzzfw@126.com
近日,自治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自治区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联合印发《关于做好2025年"强基工程"——文艺助力基层精神文明建设行动工作的通知》,公布重点结对共建项目名单。我市继2024年入选2个项目后,今年再新增3个由市文明办和市文联共同推荐的新项目,分别是:柳州“鱼峰歌圩”山歌人才培训项目、柳城县非遗彩调文化文艺志愿服务项目、鹿寨县非遗传承戏曲培训志愿服务项目。
柳州“鱼峰歌圩”
柳州“鱼峰歌圩”原是自发形成的群众性山歌活动,以柳州山歌演述为主,现场即兴创作,用柳州方言来传唱,以鱼峰山为中心,向全市各区、县辐射,具有悠久的历史。近年来,柳州“鱼峰歌圩”对山歌文化内容、形式进行了丰富和升级,成为群众基础广泛、各族文化融合、歌手云集演唱、线下对唱独特、线上传唱活跃的全国最大城市歌圩。从2002年起,每年在鱼峰山下摆擂台举办传统山歌赛。2014年起,每年举办中国柳州“柳州鱼峰歌圩”全国山歌邀请赛。2014年先后获列入市级、自治区级非遗项目名录,并建成“柳州鱼峰歌圩”非遗保护与传承基地。2014年、2019年获国家文化和旅游部授予“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称号。2016年获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
柳城彩调
彩调是广西主要地方剧种之一,因其唱腔中常用“哪嗬咿嗬嗨”为衬词,民间又称之为“哪嗬嗨”或“咿嗬嗨”。各地彩调名称不一,柳城彩调俗称调子戏或采茶戏,是柳城流行区域最广、最富于地方特色、最古老也最受各族人民喜爱的草根剧种之一。柳城彩调剧多以劳动、爱情、家庭生活等为主题。表演时采用桂柳方言,以小生、小旦、小丑等载歌载舞的表现形式为主,其中丑角和旦角的身段步法、转身、亮相、扇花技艺等极富特色。彩调唱腔轻快活泼,语言风格谐趣幽默,号称彩调“三件宝”的扇子、手帕、彩带在表演中发挥重要作用。多年来,柳城县把彩调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加以传承、发扬。
鹿寨彩调
鹿寨县彩调2016年被入选为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2019年,获称“广西彩调之乡”。彩调文化历史悠久,始建于清乾隆的鹿寨古戏台,起初主要是为每年祭礼、祭祖,举行“会期”时供演戏用,目前彩调已遍及鹿寨境内寨沙、四排、中渡、鹿寨、江口等乡镇。近年来,鹿寨县通过设立“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保护传承基地”、设立“彩调艺术传承中心”,以及举办“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展演”、“三月三”等活动开展彩调文化的传承保护。同时将基层社会治理、移风易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完美融合到彩调内容中,创作出了《禁赌风波》、《油茶林里唱新歌》等一批优秀的戏曲剧目。通过开展“戏曲进校园”“戏曲进乡村”及各类演出展演等推动彩调艺术的传播普及和传承发展,为乡村振兴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撑和文化滋养,推动乡风文明建设,唱响文化惠民助力乡村振兴的“进行曲”。
(来源:柳州文联)
版权所有:(C) 2016 鹿寨县人民政府
地址:鹿寨县创业路2号 政府热线电话:0772-6812345
县政府邮箱:lzxzfbgs126.com 投稿:lzzfw126.com
维护电话:0772-6819789 网站标识码:4502230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