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0日,鹿寨县鹿寨镇城东社区的党员大会召开前,一位老党员的专注身影令人动容。只见他左手逐行指读材料,右手持放大镜,仿佛周遭喧嚣皆与他无关。这位精神矍铄的老人,正是94岁的老兵梅运来。
▲老兵梅运来会前认真研读会议材料
从烽火硝烟中的少年战士,到退休后养猪创业的“新农人”,再到如今坚持学习党的政策的“学习达人”,梅运来用一生诠释了“听党话、感党恩”的赤子情怀。
“小广西”不是“怕死鬼”
1944年,因家乡中渡遭日军侵略,梅运来辗转逃难至湖南、湖北等地,后加入新四军。因体形瘦小,战友常戏称其为“小广西”。当时他年仅14岁,部队将其安排在后勤岗位,一年间未参与前线作战。战友们偶尔调侃“小广西是怕死鬼”的言论,令其内心备受煎熬。为证明自己的勇气与担当,他多次主动请缨参战,但因年龄与体格原因部队没有批准。
在1946年宿北战役期间,国共激烈交战,梅运来跑到前线目睹战况后,立即返回后方组织炊事班战士,携带锅铲、菜刀等工具赶赴战场。凭借机敏与果敢,他成功俘虏4名国民党士兵,并缴获4支卡宾枪,由此荣立三等功,部队还奖励其一支卡宾枪。此役不仅扭转了“小广西”的负面形象,更彰显了其超越年龄的担当精神。
▲梅运来回忆起当年的英勇事迹时仍然很兴奋
“当时我非常高兴,终于证明了自己不是‘怕死鬼’!”梅运来至今回忆起来脸上难掩兴奋之情,眼里闪着光。
临危受命成功运送弹药
在1947年莱芜战役中,原定带路运送弹药的战士不幸牺牲了,危急关头,梅运来临危受命,带领战士们经过一夜跋涉,于天亮到达山顶,此时国民党军机已盘旋在上空扫射。山顶上寸草不生,无处隐蔽。梅运来迅速指挥战士们依托山顶两侧的大石头隐蔽,自己则往前跑,转移敌军的火力。“人固有一死,何不跟敌人拼到底!”梅运来举起卡宾枪向敌机猛烈射击。在精准火力压制下,敌机中弹后在空中盘旋了两圈飞走了。梅运来趁机组织战士们继续前进,最终圆满完成弹药运送任务,也因表现英勇被授予二等功嘉奖。
▲梅运来(左一)与战友的合照
“战场很残酷,是一场生死考验!”梅运来回忆,敌机扫射的弹药精准击中他右脚旁边的石头,迸溅的碎石竟穿透了他随身携带的铝皮水壶。
30年军旅生涯淬炼成钢
“小广西机智勇敢,加入我们一起干革命吧!”1948年2月,梅运来经战友推荐并经组织考察,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10月,他被任命为新四军第一纵队第一旅第二团三营通讯班副班长。此后,部队还选送其赴20军教导团文化队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石家庄步校政治营深造,系统学习文化知识与政治理论。
通过持续培养,梅运来逐步成长为兼具文化素养与管理能力的革命骨干,先后担任部队组织干事、团副政委等职务,参加了20多场战役,战场上,他勇敢顽强、不怕牺牲、机智灵活,还在抗美援朝战场上立三等功两次,获朝鲜军功章两枚,为革命事业贡献了重要力量。
▲梅运来在抗美援朝战争获得的三等功的嘉奖证书、军功章
▲1968年国庆节,梅运来作为军队团以上的领导干部得到毛泽东主席的接见,图为梅运来(左一)与战友们在天安门城楼前合影
“部队不仅教会我文化知识,更赋予我处事管理的智慧,让我在革命事业中真正实现了人生价值。”回首30年军旅生涯,梅运来始终铭记部队培养。
转型养猪展风采
历经17年的地方转业后,梅运来于1993年正式退休。不甘赋闲的他,66岁时毅然回到家乡鹿寨,租地创办养猪场。凭借早年担任养猪厂管理人员积累的经验,他与妻子及工人共同劳作,将养殖场经营8年。“他做什么事都认真、有耐心,养猪也像打仗一样。”老伴如此评价。
▲梅运来在翻阅老照片
这段跨越军旅与创业的人生轨迹,展现了梅运来毕生精力投入事业的执着态度,勾勒出一位退伍不褪色的老兵形象。
银龄学习践初心
如今,梅运来每天坚持使用“学习强国”关心时政新闻,用平板电脑关注国内外形势。“字大、版面宽,方便看!”他笑着展示自己的学习工具。作为城东社区第二党支部党员,他积极主动参加组织生活。城东社区党委书记张格珊称赞:“梅老学习最认真,是年轻党员的榜样。”
烽火岁月铸忠魂,赤子丹心映党旗。从少年战士到耄耋老者,不变的是他对国家的赤诚。今年恰逢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回望烽火年代,梅运来感慨万千:“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我们的幸福生活,希望年轻人牢记历史,爱党爱国,为建设国家作贡献!”说完,他随口哼唱《我是一个兵》,歌声中尽显军人本色。(廖茂荣)
版权所有:(C) 2016 鹿寨县人民政府 主办:柳州市鹿寨县人民政府 承办:鹿寨县信息化建设中心 网站标识码:4502230046 维护电话:0772-6819789 仅受理网站建设维护相关事宜
地址:鹿寨县创业路2号 政府热线电话:0772-6812345 县政府邮箱:lzxzfbgs@126.com 投稿:lzzfw@126.com
6月30日,鹿寨县鹿寨镇城东社区的党员大会召开前,一位老党员的专注身影令人动容。只见他左手逐行指读材料,右手持放大镜,仿佛周遭喧嚣皆与他无关。这位精神矍铄的老人,正是94岁的老兵梅运来。
▲老兵梅运来会前认真研读会议材料
从烽火硝烟中的少年战士,到退休后养猪创业的“新农人”,再到如今坚持学习党的政策的“学习达人”,梅运来用一生诠释了“听党话、感党恩”的赤子情怀。
“小广西”不是“怕死鬼”
1944年,因家乡中渡遭日军侵略,梅运来辗转逃难至湖南、湖北等地,后加入新四军。因体形瘦小,战友常戏称其为“小广西”。当时他年仅14岁,部队将其安排在后勤岗位,一年间未参与前线作战。战友们偶尔调侃“小广西是怕死鬼”的言论,令其内心备受煎熬。为证明自己的勇气与担当,他多次主动请缨参战,但因年龄与体格原因部队没有批准。
在1946年宿北战役期间,国共激烈交战,梅运来跑到前线目睹战况后,立即返回后方组织炊事班战士,携带锅铲、菜刀等工具赶赴战场。凭借机敏与果敢,他成功俘虏4名国民党士兵,并缴获4支卡宾枪,由此荣立三等功,部队还奖励其一支卡宾枪。此役不仅扭转了“小广西”的负面形象,更彰显了其超越年龄的担当精神。
▲梅运来回忆起当年的英勇事迹时仍然很兴奋
“当时我非常高兴,终于证明了自己不是‘怕死鬼’!”梅运来至今回忆起来脸上难掩兴奋之情,眼里闪着光。
临危受命成功运送弹药
在1947年莱芜战役中,原定带路运送弹药的战士不幸牺牲了,危急关头,梅运来临危受命,带领战士们经过一夜跋涉,于天亮到达山顶,此时国民党军机已盘旋在上空扫射。山顶上寸草不生,无处隐蔽。梅运来迅速指挥战士们依托山顶两侧的大石头隐蔽,自己则往前跑,转移敌军的火力。“人固有一死,何不跟敌人拼到底!”梅运来举起卡宾枪向敌机猛烈射击。在精准火力压制下,敌机中弹后在空中盘旋了两圈飞走了。梅运来趁机组织战士们继续前进,最终圆满完成弹药运送任务,也因表现英勇被授予二等功嘉奖。
▲梅运来(左一)与战友的合照
“战场很残酷,是一场生死考验!”梅运来回忆,敌机扫射的弹药精准击中他右脚旁边的石头,迸溅的碎石竟穿透了他随身携带的铝皮水壶。
30年军旅生涯淬炼成钢
“小广西机智勇敢,加入我们一起干革命吧!”1948年2月,梅运来经战友推荐并经组织考察,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10月,他被任命为新四军第一纵队第一旅第二团三营通讯班副班长。此后,部队还选送其赴20军教导团文化队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石家庄步校政治营深造,系统学习文化知识与政治理论。
通过持续培养,梅运来逐步成长为兼具文化素养与管理能力的革命骨干,先后担任部队组织干事、团副政委等职务,参加了20多场战役,战场上,他勇敢顽强、不怕牺牲、机智灵活,还在抗美援朝战场上立三等功两次,获朝鲜军功章两枚,为革命事业贡献了重要力量。
▲梅运来在抗美援朝战争获得的三等功的嘉奖证书、军功章
▲1968年国庆节,梅运来作为军队团以上的领导干部得到毛泽东主席的接见,图为梅运来(左一)与战友们在天安门城楼前合影
“部队不仅教会我文化知识,更赋予我处事管理的智慧,让我在革命事业中真正实现了人生价值。”回首30年军旅生涯,梅运来始终铭记部队培养。
转型养猪展风采
历经17年的地方转业后,梅运来于1993年正式退休。不甘赋闲的他,66岁时毅然回到家乡鹿寨,租地创办养猪场。凭借早年担任养猪厂管理人员积累的经验,他与妻子及工人共同劳作,将养殖场经营8年。“他做什么事都认真、有耐心,养猪也像打仗一样。”老伴如此评价。
▲梅运来在翻阅老照片
这段跨越军旅与创业的人生轨迹,展现了梅运来毕生精力投入事业的执着态度,勾勒出一位退伍不褪色的老兵形象。
银龄学习践初心
如今,梅运来每天坚持使用“学习强国”关心时政新闻,用平板电脑关注国内外形势。“字大、版面宽,方便看!”他笑着展示自己的学习工具。作为城东社区第二党支部党员,他积极主动参加组织生活。城东社区党委书记张格珊称赞:“梅老学习最认真,是年轻党员的榜样。”
烽火岁月铸忠魂,赤子丹心映党旗。从少年战士到耄耋老者,不变的是他对国家的赤诚。今年恰逢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回望烽火年代,梅运来感慨万千:“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我们的幸福生活,希望年轻人牢记历史,爱党爱国,为建设国家作贡献!”说完,他随口哼唱《我是一个兵》,歌声中尽显军人本色。(廖茂荣)
版权所有:(C) 2016 鹿寨县人民政府
地址:鹿寨县创业路2号 政府热线电话:0772-6812345
县政府邮箱:lzxzfbgs126.com 投稿:lzzfw126.com
维护电话:0772-6819789 网站标识码:4502230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