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村”更“助村”  广袤沃野绘新篇

——鹿寨县乡村振兴驻村工作队综述

发布日期:2025-08-20 16:12
来源:鹿寨县融媒体中心
  • 字体大小:[
  • ]

2023年以来,鹿寨县坚持将驻村帮扶作为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锚定建强堡垒、产业兴旺、治理有效等任务,持续优化管理机制,创新工作方法。全县167名驻村干部扎根沃野、勇挑重担,倾情倾力解民忧、纾民困、惠民生,锻造出一支助力乡村蝶变的过硬“铁军”。2025年,鹿寨县委组织部荣获全区20232024年度驻村工作队先进集体,1名驻村第一书记、1名驻村队员分别荣获全区20232024年度驻村工作队优秀个人。

突出选优配强,推动帮扶力量下沉一线

“因村派人”重匹配。选得准,才能干得好。鹿寨县坚持“因村派人、人岗相适”原则,积极构建“精准匹配+能力传承+资源保障”“三位一体”选派机制。深度考量派驻干部年龄结构、岗位资源、工作经历、专业特点,将基层党建经验丰富的干部派至软弱涣散(后进)村、交通水利部门干部派至基建薄弱的村、农业科技部门干部派至产业发展滞后的村,动态匹配岗位,实现“人村”优势互补。截至目前,全县驻村工作队中涉农专业或有农村工作经验人员占比81.93%,本科及以上学历人员占比76.25%,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能与活力。

图为鹿寨县四排镇水头村开展新老驻村干部交接座谈会

“以老带新”促传承。设置新老交接期,优秀驻村干部“手把手”传授经验做法,帮助新选派干部尽快熟悉村情民意、转变工作角色。依托“村情调查+交接清单+驻村指引”三张清单,全面指引新老工作队员进行交接,确保工作不断档、政策不脱节、业务不掉链。打造“任前训+跟踪育+岗位炼”全周期培养链,全覆盖培训295人次,全方位提升驻村干部基层工作能力。盘活“历任”智库资源,畅通离任不离职渠道,通过“回头看”、座谈会等多种形式,收集历任驻村队员涵盖产业发展、基层治理、民生改善等建议675条,推动工作交接从“程序完成”向“成效跃升”转变。

图为鹿寨县农业农村局联系企业到寨沙镇全坡村捐赠爱心鸡苗

“后方保障”聚合力。督促选派单位整合政策、项目、资金、人才等资源下沉一线,切实当好驻村干部的“娘家人”。派出单位按照每人每年1.5万元的标准为驻村第一书记安排专项工作经费,共投入88.5万元用于技能培训、党员教育等帮扶工作;按照每人不低于1000元的标准给予生活补助,共投入16万余元为驻村干部配齐驻村生活用品,有效保障驻村干部基本生活和工作需要。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推动资源精准对接,市科学技术协会聚焦产业痛点,组织市农科中心专家赴教化村开展“点单式”培训,覆盖果农30余户;县农业农村局联系企业捐赠价值6.6万元的爱心鸡苗4400羽,惠及脱贫户222户,形成强有力的“后方保障”体系。2023年以来,51个选派单位充分发挥后盾保障作用,累计解决产业规划、基础设施建设等问题204个,落地项目135个。

强化严管厚爱,推动激励关爱落实一线

注重在政治上激励。构建“双向评议+日常管理+实绩量化”考评体系,聚焦乡村振兴实效,实施量化管理。把乡村振兴一线作为培养、考察、识别干部的练兵场,连续两年开展“驻村先锋”评选,评出“驻村先锋”18人,激励驻村干部担当作为。实行年度考核“一票肯定”机制,对荣誉获得者直接评为“优秀”等次,优先给予提拔重用、职级晋升、岗位聘任、评优评先。2023年以来,全县共提拔重用或职级晋升46名表现优异、实绩突出的驻村干部。

图为鹿寨县开展第二届“驻村先锋”评选活动

注重在经费上保障。坚持严管和厚爱相结合,各乡镇与派出单位加强沟通、双管齐下,全方位保障驻村干部吃住、用水、取暖等基本需求。严格落实自申报之日起2个月内发放驻村干部的伙食补贴、交通补贴、通讯补贴的要求,落实驻村第一书记帮扶经费,让驻村干部能够扑下身、扎下根、放下心投身乡村振兴一线。2023年以来,全县拨付驻村帮扶经费424.78万元,切实解决修路架桥、住房饮水等民生问题,协同村(社区)“两委”干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248个。

图为鹿寨县委宣传部到中渡镇黄村村开展春节慰问驻村第一书记活动

注重在身心上关怀。严格执行驻村干部带薪休假制度,督促派出单位定期到村调研指导,加强关怀走访慰问,常态化与驻村干部开展谈心谈话,及时掌握思想动态,解决实际困难。每年组织1次健康体检,累计使用驻村工作队专项经费4.91万元,为驻村干部办理不低于20万元保额的险种,持续增强驻村队伍归属感与凝聚力。

坚持真抓实干,推动帮扶工作深入一线

强基固本筑堡垒。持续把建强村党组织作为首要任务,当好基层党建的“指导员”,推动76个村党组织实现晋星保星,全县村党组织星级创建率达63.33%,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不断增强。深入推进17个软弱涣散(后进)村党组织排查整顿,落实落细“八个一”措施,力促软弱涣散(后进)村党组织提档升级。推动落实村“两委”后备力量培育三年行动,畅通“内选+外引”渠道,培育村级储备人才1886人,夯实组织换届基础。

图为鹿寨县寨沙镇全坡村第一书记覃周岚帮助农户采挖马蹄

产业赋能拓富路。深耕“土特产”文章,当好产业发展的“参谋员”。指导村(社区)“两委”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优势产业,立足村情实际,实行“一村一策”发展方案,推动形成一批以中药材、香芋南瓜、鹰嘴桃、生猪养殖为特色的产业集群。2024年,全县完成换证赋码的112个村(社区)村级集体经济收入达3022.73万元,20万元以上村(社区)占比98.21%,逐步形成产业带动、项目赋能、就业支撑“三驾马车”持续稳定的增收格局,强村富民效应不断凸显。

图为鹿寨县四排镇江南村驻村工作队帮助农户抢收南瓜

治理增效护民生。牢记为民“第一职责”,当好民生服务的“贴心人”,创新运用网格化监测预警、立体化核实、全程化评估退出机制,织密防返贫动态监测帮扶网。以“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为抓手,全面落实“四议两公开”制度,完善村规民约。充分发挥“三会兴屯”乡村治理网格力量,推动“老师父”、“巷长”等基层调解团队深入全县2270个网格,成功调解纠纷1286件,推动综合网格和乡村振兴等中心工作协调融合、相互支撑。

(来源:鹿寨县委组织部)


打印本页 关闭

版权所有:(C) 2016 鹿寨县人民政府 主办:柳州市鹿寨县人民政府 承办:鹿寨县信息化建设中心 网站标识码:4502230046 维护电话:0772-6819789 仅受理网站建设维护相关事宜

地址:鹿寨县创业路2号 政府热线电话:0772-6812345 县政府邮箱:lzxzfbgs@126.com 投稿:lzzfw@126.com

桂ICP备06009684号-1 桂公网安备 45022302000043号 

返回 美丽乡村专题 导航
“驻村”更“助村”  广袤沃野绘新篇

――——鹿寨县乡村振兴驻村工作队综述

发布时间:2025-08-20 16:12 来源:鹿寨县融媒体中心

2023年以来,鹿寨县坚持将驻村帮扶作为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锚定建强堡垒、产业兴旺、治理有效等任务,持续优化管理机制,创新工作方法。全县167名驻村干部扎根沃野、勇挑重担,倾情倾力解民忧、纾民困、惠民生,锻造出一支助力乡村蝶变的过硬“铁军”。2025年,鹿寨县委组织部荣获全区20232024年度驻村工作队先进集体,1名驻村第一书记、1名驻村队员分别荣获全区20232024年度驻村工作队优秀个人。

突出选优配强,推动帮扶力量下沉一线

“因村派人”重匹配。选得准,才能干得好。鹿寨县坚持“因村派人、人岗相适”原则,积极构建“精准匹配+能力传承+资源保障”“三位一体”选派机制。深度考量派驻干部年龄结构、岗位资源、工作经历、专业特点,将基层党建经验丰富的干部派至软弱涣散(后进)村、交通水利部门干部派至基建薄弱的村、农业科技部门干部派至产业发展滞后的村,动态匹配岗位,实现“人村”优势互补。截至目前,全县驻村工作队中涉农专业或有农村工作经验人员占比81.93%,本科及以上学历人员占比76.25%,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能与活力。

图为鹿寨县四排镇水头村开展新老驻村干部交接座谈会

“以老带新”促传承。设置新老交接期,优秀驻村干部“手把手”传授经验做法,帮助新选派干部尽快熟悉村情民意、转变工作角色。依托“村情调查+交接清单+驻村指引”三张清单,全面指引新老工作队员进行交接,确保工作不断档、政策不脱节、业务不掉链。打造“任前训+跟踪育+岗位炼”全周期培养链,全覆盖培训295人次,全方位提升驻村干部基层工作能力。盘活“历任”智库资源,畅通离任不离职渠道,通过“回头看”、座谈会等多种形式,收集历任驻村队员涵盖产业发展、基层治理、民生改善等建议675条,推动工作交接从“程序完成”向“成效跃升”转变。

图为鹿寨县农业农村局联系企业到寨沙镇全坡村捐赠爱心鸡苗

“后方保障”聚合力。督促选派单位整合政策、项目、资金、人才等资源下沉一线,切实当好驻村干部的“娘家人”。派出单位按照每人每年1.5万元的标准为驻村第一书记安排专项工作经费,共投入88.5万元用于技能培训、党员教育等帮扶工作;按照每人不低于1000元的标准给予生活补助,共投入16万余元为驻村干部配齐驻村生活用品,有效保障驻村干部基本生活和工作需要。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推动资源精准对接,市科学技术协会聚焦产业痛点,组织市农科中心专家赴教化村开展“点单式”培训,覆盖果农30余户;县农业农村局联系企业捐赠价值6.6万元的爱心鸡苗4400羽,惠及脱贫户222户,形成强有力的“后方保障”体系。2023年以来,51个选派单位充分发挥后盾保障作用,累计解决产业规划、基础设施建设等问题204个,落地项目135个。

强化严管厚爱,推动激励关爱落实一线

注重在政治上激励。构建“双向评议+日常管理+实绩量化”考评体系,聚焦乡村振兴实效,实施量化管理。把乡村振兴一线作为培养、考察、识别干部的练兵场,连续两年开展“驻村先锋”评选,评出“驻村先锋”18人,激励驻村干部担当作为。实行年度考核“一票肯定”机制,对荣誉获得者直接评为“优秀”等次,优先给予提拔重用、职级晋升、岗位聘任、评优评先。2023年以来,全县共提拔重用或职级晋升46名表现优异、实绩突出的驻村干部。

图为鹿寨县开展第二届“驻村先锋”评选活动

注重在经费上保障。坚持严管和厚爱相结合,各乡镇与派出单位加强沟通、双管齐下,全方位保障驻村干部吃住、用水、取暖等基本需求。严格落实自申报之日起2个月内发放驻村干部的伙食补贴、交通补贴、通讯补贴的要求,落实驻村第一书记帮扶经费,让驻村干部能够扑下身、扎下根、放下心投身乡村振兴一线。2023年以来,全县拨付驻村帮扶经费424.78万元,切实解决修路架桥、住房饮水等民生问题,协同村(社区)“两委”干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248个。

图为鹿寨县委宣传部到中渡镇黄村村开展春节慰问驻村第一书记活动

注重在身心上关怀。严格执行驻村干部带薪休假制度,督促派出单位定期到村调研指导,加强关怀走访慰问,常态化与驻村干部开展谈心谈话,及时掌握思想动态,解决实际困难。每年组织1次健康体检,累计使用驻村工作队专项经费4.91万元,为驻村干部办理不低于20万元保额的险种,持续增强驻村队伍归属感与凝聚力。

坚持真抓实干,推动帮扶工作深入一线

强基固本筑堡垒。持续把建强村党组织作为首要任务,当好基层党建的“指导员”,推动76个村党组织实现晋星保星,全县村党组织星级创建率达63.33%,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不断增强。深入推进17个软弱涣散(后进)村党组织排查整顿,落实落细“八个一”措施,力促软弱涣散(后进)村党组织提档升级。推动落实村“两委”后备力量培育三年行动,畅通“内选+外引”渠道,培育村级储备人才1886人,夯实组织换届基础。

图为鹿寨县寨沙镇全坡村第一书记覃周岚帮助农户采挖马蹄

产业赋能拓富路。深耕“土特产”文章,当好产业发展的“参谋员”。指导村(社区)“两委”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优势产业,立足村情实际,实行“一村一策”发展方案,推动形成一批以中药材、香芋南瓜、鹰嘴桃、生猪养殖为特色的产业集群。2024年,全县完成换证赋码的112个村(社区)村级集体经济收入达3022.73万元,20万元以上村(社区)占比98.21%,逐步形成产业带动、项目赋能、就业支撑“三驾马车”持续稳定的增收格局,强村富民效应不断凸显。

图为鹿寨县四排镇江南村驻村工作队帮助农户抢收南瓜

治理增效护民生。牢记为民“第一职责”,当好民生服务的“贴心人”,创新运用网格化监测预警、立体化核实、全程化评估退出机制,织密防返贫动态监测帮扶网。以“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为抓手,全面落实“四议两公开”制度,完善村规民约。充分发挥“三会兴屯”乡村治理网格力量,推动“老师父”、“巷长”等基层调解团队深入全县2270个网格,成功调解纠纷1286件,推动综合网格和乡村振兴等中心工作协调融合、相互支撑。

(来源:鹿寨县委组织部)


版权所有:(C) 2016 鹿寨县人民政府

地址:鹿寨县创业路2号 政府热线电话:0772-6812345

县政府邮箱:lzxzfbgs126.com 投稿:lzzfw126.com

维护电话:0772-6819789 网站标识码:4502230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