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寨县200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统 计 公 报
(2005年3月31日)
2004年,全县人民在县委、县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伟大旗帜,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农民增收、工业增效、投资增量为目标,以人为本,努力增加城乡居民收入。2004年,国民经济实现快速增长,经济运行质量良好,工农业生产快速增长,市场繁荣,财政金融运行平衡,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城乡居民收入不断增加,人民生活继续改善,社会稳定。 国民经济保持快速增长。初步核算,全县实现国内生产总值304709万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4.0%,其中第一产业产现增加值116835万元,比上年增长10.7%,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110919万元,比上年增长20.6%,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76955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9.8%。人均国内生产总值6322元,比上年增长13.6%。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产业结构仍然不尽合理,农业产业化程度不高,农民增长渠道不多,生产性投资规模不大,居民消费价格、原料、燃料价格及农资价格上涨较快,就业和再就业压力仍然较大,社会保障水平仍然不高。
一、农业 农业生产稳步发展。全面贯彻落实中央提出的“多予、少取、放活”的农村工作方针,坚持“稳蔗桑、扩林果、壮畜牧、兴花卉”的农业工作思路。抓好“五大工程”和“五大产业”继续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实施品牌战略,发展优质农产品,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农业效益,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81986万元,按可比例计算,比上年增长9.7%。粮食、甘蔗受严重旱情的影响、产量下降、桑蚕生产、蔬菜生产、水果生产稳中有增,品种结构进一步优化。
种植业主要农产品产量表
产品名称 | 产量(吨) | 比上年增长% |
粮食 | 161607 | -3.11 |
其中:稻谷 | 135418 | -6.12 |
油料 | 6415 | 16.45 |
其中:花生 | 5726 | 26.88 |
甘蔗 | 908730 | -3.80 |
其中:糖蔗 | 897569 | -3.94 |
蔬菜 | 338997 | 8.83 |
水果 | 68162 | 13.55 |
林业生产持续发展。全县2004年完成造林面积2648公顷。 畜牧水产业生产稳定增长。由于近年来畜牧水产市场价格有所提高,群众养殖积极性有所提高,主要产品产量稳步增长。 畜牧水产主要产品产量表
产品名称 | 单位 | 产量 | 比上年增长% |
牛出栏头数 | 头 | 45532 | 23.43 |
牛存栏头数 | 头 | 93462 | -4.19 |
生猪出栏头数 | 头 | 515649 | 6.87 |
生猪存栏头数 | 头 | 247698 | -2.14 |
家禽出栏 | 万只 | 361.76 | 8.59 |
家禽存栏 | 万只 | 158.3 | 0.87 |
肉类总产量 | 吨 | 48209 | 2.59 |
鱼类产量 | 吨 | 6030 | 8.92 |
蚕茧产量 | 吨 | 6989 | 27.40 |
二、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快速增长。全年完成全部工业总产值285400万元,比上年增长19.6%,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97404万元,比上年增长27.94%,完成工业增加值59777万元,比上年增长31.4%。轻工业生产保持速度增长,重工业快速增长,成为工业增长的主要力量。
规模以上工业主要产品产量表
产品名称 | 单位 | 产量 | 比上年增长% |
机制糖 | 吨 | 125393 | -4.5 |
机制纸 | 吨 | 105807 | 1.79 |
化 肥 | 吨 | 206233 | 21.53 |
水 泥 | 万吨 | 34.66 | -18.54 |
发电量 | 万度(水电) | 17113 | 0.24 |
工业企业经济效益逐步好转。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工业综合经济效益指数为111.7%,比上年提高71.26个百分点,为自1995年以来最高水平,实现产品销售收入192831万元,比上年增长21.44%,工业企业亏损额下降88.64%,盈利额上升52.08%,盈亏相抵后,实现利润总额7011万元,扭转了上年大幅度亏损的局面,实现税金总额10806万元,同比增长33.56%。 建筑企业生产持续发展。建筑业完成增加值24750万元,比上年增长20.1%。具有资质等级建筑企业9家,实现建筑业产值11914万元。全年施工单位工程132个,房屋建筑施工面积25.75万平方米,房屋竣工面积8.6万平方米。
三、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继续保持较大规模和快速增长。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产完成109746万元,同比增长36.10%,其中:基本建设投资完成59764万元,比上年增长56.82%;更新改造完成投资7494万元,比上年下降13.59%;房地产投资完成14619万元,比上年增长159.39%。 投资结构呈多元化格局。城镇投资完成101207万元,同比增长33.40%;农村非农户投资完成8105万元,同比增长69.99%。50万元以上的投资中,公有经济完成投资26506万元,下降15.69%;非公有经济完成投资45873万元,增长102.74%。第一产业完成投资3381万元,增长27.58%,第二产业完成投资50107万元,增长21.40%,第三产业完成投资22515万元,增长122.02%。 新增固定资产情况。50万元以上的投资中本年新增固定资产34032万元,同比增长21.34%。
四、国内贸易 消费品市场繁荣。批发零售贸易实现商品销售总额67154万元,比上年增长18.92%,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新口径)49033万元,比上年增长11.38%,分城乡看:城镇消费品零售总额24881万元,比上年增长7.43%,农村消费品零售总额24152万元,比上年增长15.76%,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39223万元,比上年增长12.96%,餐饮业零售额9810万元,比上年增长12.76%,按经济类型分:国有经济零售额3013万元,比上年减少-1.63%,占比重为6.14%,集体经济实现零售额2457万元,比上年增长23.59%,占比重为5.01%,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其他经济零售额43563万元,比上年增长11.78%,占比重为88.84%。
五、交通、邮电和旅游 交通事业稳步发展。全年完成货物周转量37134万吨公里(不含铁路),比上年增长16%,完成客运周转量32812万人公里(不含铁路)比上年增长25.62%。 交通基础设施得到加强。年内修造英山至平山油路、矮山至榨油、四排至思民、拉庙至古班、鹿寨至东塘、拉沟至大坪、导江环乡路等四级路共47.7公里。交通环境大为改善。 邮电通讯业持续增长。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8420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3.2%,其中电信业务总量7800万元,比上年增长12%,邮政业务总量914万元,比上年增长16.7%。 年末固定电话48278户,比年初减少5.46%,移动电话67860户,比年初增长85.92%,小灵通通知户13474户。年末计算机互联网用户2919户,比年初增长93.06%。 旅游业发展势头良好。2004年9月8日,成立了“柳州国旅鹿寨营业部”标志着鹿寨县旅游市场已走上正轨,成功举办了2004年鹿寨旅游文化节,成功地推介鹿寨,促进鹿寨经济的发展。今年共接待游客13.3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0.83%,旅游总收入1080万元,比上年增长8.22%,至年末,全县旅游宾馆已达23家,拥有宾房600余间,床位1380张,全县旅游直接从业人员180人,间接从业人员2200人。
六、财政、金融和保险 财政收入稳步增长。全年完成财政收入22866万元,比上年增长14.10%,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34515万元,比上年增长2.38%,地方财政支出25866万元,比上年增长20.50%。 金融运行平稳,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240768万元,比年初增长20.65%,其中城乡居民年末储蓄存款余额177946万元,比年初增长14.36%,年末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134515万元,比年初增长20.50%。 保险事业不断发展。全年保费收入4334万元,比上年增长11.56%,其中财产保险保费收入1511万元,比上年增长16.14%,人寿保险保费收入2823万元,比上年增长9.25%,全年保险赔付1045万元,其中财产保险赔付额642万元,人寿保险赔付额403万元。
七、教育和科学技术 教育事业稳步发展。2004年、教育工作坚持依法治教,继续推进素质教育。至年末,全县共有小学145所,专任教师1761人,在校学生30146人,初中学校30所,责任教师102人,在校学生20806人,高中学校3所,专任教师165人,在校学生2796人,幼儿园28所,专任教师136人,在园幼儿5753人,其中:年末社会力量举办的各类学校40所。 科学事业继续发展,2004年我县科技工作围绕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目标,认真抓好科技管理,以农民增收,财政增长为目标,突出服务“三农”,科教兴县,取得明显成效。做好科技项目组织实施11项,做好农业科技信息服务引进新品种50项,引进推乡先进适用技术50项。建立科技信息接点站21个,建立200个农村信息发布栏,建立科技示范基地23个,新培育科技示范户300户,完成农村干部、示范户农民培训12.5万人次,全县70%的中青年农民掌握1—2门农业新技术,科技对农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0%以上。
八、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事业健康发展。文化工作以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以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需求为出发点,弘扬民族文化、突出特色,推进基础文化建设。通过举办文艺晚会、山歌晚会,美术、书法、摄影展览,以及卡拉OK大奖赛和青年风采大赛等文化活动,丰富我县城乡人民文化生活,弘扬先进文化思想。开展“文化三下乡”活动,坚持正常开放图书馆,抓好文化市场管理,促进我县文化市场的繁荣。 广播电视事业进一步发展,至年末,全县广播覆盖率达到93%,电视覆盖率95%。卫生事业全面发展。年末全县共有卫生医疗机构23个,其中医院3所,卫生院19所,卫生防疫站1个,有村级卫生所232个,卫生技术人员817人,病床744床,农村卫生医疗条件进一步改善,全县县、乡、村级医疗保健网络健全、疾病、防治、保健工作进一步发展。 体育事业成绩显著。抓好体育设施建设,县城建体育馆一个,乡镇新建5个灯光球场。积极开展群众体育活动,通过举办篮球、乒乓球、象棋、拔河、门球、太极拳比赛,促进群众体育运动的开展,办好业余体校,抓好业余训练,2004年参加全区青少年举重、射箭比赛获金牌3枚,银牌5枚,铜牌5枚,2004年,我县业余体校向区体2队输送3名射箭集训队员,向区体校输送2名乒乓球队员,积极开展老人体育活动和农村体育活动,促进我县全民健身运动的蓬勃开展。
九、城镇建设和环境保护 城镇建设取得成效,2004年,城镇建设以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为原则,大力推进城镇化进程。至年末,城南新区投占地26亩的行政中心办公大楼基础建设已完成;长1.85公里的行政引道中心工程已竣工通车;飞鹿大道工程,北面工程段已进行辅装,南面段已动工开挖;鹿寨山绿化景观工程建设已投入建设资金160万元;中医院小区建设已完成征地37亩;教师公寓已完成征地31.8亩,投入资金1450万元,完成工程量过半,电力小区已投入资金700多万元,占地208亩的桂中综合市场,投入资金5000万元;鹿寨镇政府搬迁工程投入200万元;鹿寨县公墓建设投入100万元,首期征地130亩。旧城改造有序进行,鹿寨市场改造工程,投入资金650万元;建中大道杆线入地工程投入资金350万元;南市街、南闸街道路改造工程已竣工。新旧城区重点工程建设快速发展,为我县提供了良好的投资硬环境。 环境保护工作得到加强,通过强化管理,依法环保,加大污染治理和生态保护力度,环保工作取得明显成效。2004年我县大气环境质量、水环境质量和声环境质量达到功能标准,同时进一步加大环保宣传力度,提高全民环境保护意识。
十、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据公安部门统计,年末全县总人口482062人,其中非农业人口91722人,占总人口的19.03%,农业人口390340人,占总人口的80.97%,少数民族人口(含壮族)255510人,占总人口的53%。全年出生人口6751人,死亡人口1716人。
年末人口及构成情况
指标 | 年末人口 | 比重 |
总人口 | 482062 | 100 |
#非农业人口 | 91722 | 19.03 |
农业人口 | 390340 | 80.97 |
#男性 | 257464 | 53.41 |
女性 | 224598 | 46.59 |
#18岁以下 | 100686 | 20.89 |
18—35岁 | 168414 | 34194 |
35—60岁 | 155170 | 32.19 |
60岁以上 | 57792 | 11.99 |
城乡居民收入逐步增加,人民生活不断改善。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12988元,比上年增长14.4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009元,比上年增长6.84%,农民人均纯收入2539元,比上年增长10.1%。 社会保障事业不断发展。年末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员14727人,比上年增长4%,基金收缴率为95%,离退休人员的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基本养老金社会化发放率达100%,失业保险参保人数13675人,全年收缴失业保险费325万元,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参保人数25788人。 社会福利事业继续发展。年末社会福利机构12个,可供食宿和收养性社会福利单位床位251床,收养老人172人,全年共发放最低生活保障金367万元,发放救济款82万元。 注:1、本公报各项数据为初步统计数据,正式数据以《柳州统计年鉴—2005》为准。 2、国内生产总值、增加值和总产值按现行价格计算,速长连速度按可比例计算。
版权所有:(C) 2016 鹿寨县人民政府 主办:柳州市鹿寨县人民政府 承办:鹿寨县信息化建设中心 网站标识码:4502230046 维护电话:0772-6819789 仅受理网站建设维护相关事宜
地址:鹿寨县创业路2号 政府热线电话:0772-6812345 县政府邮箱:lzxzfbgs@126.com 投稿:lzzfw@126.com
鹿寨县200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统 计 公 报
(2005年3月31日)
2004年,全县人民在县委、县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伟大旗帜,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农民增收、工业增效、投资增量为目标,以人为本,努力增加城乡居民收入。2004年,国民经济实现快速增长,经济运行质量良好,工农业生产快速增长,市场繁荣,财政金融运行平衡,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城乡居民收入不断增加,人民生活继续改善,社会稳定。 国民经济保持快速增长。初步核算,全县实现国内生产总值304709万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4.0%,其中第一产业产现增加值116835万元,比上年增长10.7%,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110919万元,比上年增长20.6%,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76955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9.8%。人均国内生产总值6322元,比上年增长13.6%。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产业结构仍然不尽合理,农业产业化程度不高,农民增长渠道不多,生产性投资规模不大,居民消费价格、原料、燃料价格及农资价格上涨较快,就业和再就业压力仍然较大,社会保障水平仍然不高。
一、农业 农业生产稳步发展。全面贯彻落实中央提出的“多予、少取、放活”的农村工作方针,坚持“稳蔗桑、扩林果、壮畜牧、兴花卉”的农业工作思路。抓好“五大工程”和“五大产业”继续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实施品牌战略,发展优质农产品,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农业效益,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81986万元,按可比例计算,比上年增长9.7%。粮食、甘蔗受严重旱情的影响、产量下降、桑蚕生产、蔬菜生产、水果生产稳中有增,品种结构进一步优化。
种植业主要农产品产量表
产品名称 | 产量(吨) | 比上年增长% |
粮食 | 161607 | -3.11 |
其中:稻谷 | 135418 | -6.12 |
油料 | 6415 | 16.45 |
其中:花生 | 5726 | 26.88 |
甘蔗 | 908730 | -3.80 |
其中:糖蔗 | 897569 | -3.94 |
蔬菜 | 338997 | 8.83 |
水果 | 68162 | 13.55 |
林业生产持续发展。全县2004年完成造林面积2648公顷。 畜牧水产业生产稳定增长。由于近年来畜牧水产市场价格有所提高,群众养殖积极性有所提高,主要产品产量稳步增长。 畜牧水产主要产品产量表
产品名称 | 单位 | 产量 | 比上年增长% |
牛出栏头数 | 头 | 45532 | 23.43 |
牛存栏头数 | 头 | 93462 | -4.19 |
生猪出栏头数 | 头 | 515649 | 6.87 |
生猪存栏头数 | 头 | 247698 | -2.14 |
家禽出栏 | 万只 | 361.76 | 8.59 |
家禽存栏 | 万只 | 158.3 | 0.87 |
肉类总产量 | 吨 | 48209 | 2.59 |
鱼类产量 | 吨 | 6030 | 8.92 |
蚕茧产量 | 吨 | 6989 | 27.40 |
二、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快速增长。全年完成全部工业总产值285400万元,比上年增长19.6%,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97404万元,比上年增长27.94%,完成工业增加值59777万元,比上年增长31.4%。轻工业生产保持速度增长,重工业快速增长,成为工业增长的主要力量。
规模以上工业主要产品产量表
产品名称 | 单位 | 产量 | 比上年增长% |
机制糖 | 吨 | 125393 | -4.5 |
机制纸 | 吨 | 105807 | 1.79 |
化 肥 | 吨 | 206233 | 21.53 |
水 泥 | 万吨 | 34.66 | -18.54 |
发电量 | 万度(水电) | 17113 | 0.24 |
工业企业经济效益逐步好转。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工业综合经济效益指数为111.7%,比上年提高71.26个百分点,为自1995年以来最高水平,实现产品销售收入192831万元,比上年增长21.44%,工业企业亏损额下降88.64%,盈利额上升52.08%,盈亏相抵后,实现利润总额7011万元,扭转了上年大幅度亏损的局面,实现税金总额10806万元,同比增长33.56%。 建筑企业生产持续发展。建筑业完成增加值24750万元,比上年增长20.1%。具有资质等级建筑企业9家,实现建筑业产值11914万元。全年施工单位工程132个,房屋建筑施工面积25.75万平方米,房屋竣工面积8.6万平方米。
三、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继续保持较大规模和快速增长。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产完成109746万元,同比增长36.10%,其中:基本建设投资完成59764万元,比上年增长56.82%;更新改造完成投资7494万元,比上年下降13.59%;房地产投资完成14619万元,比上年增长159.39%。 投资结构呈多元化格局。城镇投资完成101207万元,同比增长33.40%;农村非农户投资完成8105万元,同比增长69.99%。50万元以上的投资中,公有经济完成投资26506万元,下降15.69%;非公有经济完成投资45873万元,增长102.74%。第一产业完成投资3381万元,增长27.58%,第二产业完成投资50107万元,增长21.40%,第三产业完成投资22515万元,增长122.02%。 新增固定资产情况。50万元以上的投资中本年新增固定资产34032万元,同比增长21.34%。
四、国内贸易 消费品市场繁荣。批发零售贸易实现商品销售总额67154万元,比上年增长18.92%,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新口径)49033万元,比上年增长11.38%,分城乡看:城镇消费品零售总额24881万元,比上年增长7.43%,农村消费品零售总额24152万元,比上年增长15.76%,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39223万元,比上年增长12.96%,餐饮业零售额9810万元,比上年增长12.76%,按经济类型分:国有经济零售额3013万元,比上年减少-1.63%,占比重为6.14%,集体经济实现零售额2457万元,比上年增长23.59%,占比重为5.01%,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其他经济零售额43563万元,比上年增长11.78%,占比重为88.84%。
五、交通、邮电和旅游 交通事业稳步发展。全年完成货物周转量37134万吨公里(不含铁路),比上年增长16%,完成客运周转量32812万人公里(不含铁路)比上年增长25.62%。 交通基础设施得到加强。年内修造英山至平山油路、矮山至榨油、四排至思民、拉庙至古班、鹿寨至东塘、拉沟至大坪、导江环乡路等四级路共47.7公里。交通环境大为改善。 邮电通讯业持续增长。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8420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3.2%,其中电信业务总量7800万元,比上年增长12%,邮政业务总量914万元,比上年增长16.7%。 年末固定电话48278户,比年初减少5.46%,移动电话67860户,比年初增长85.92%,小灵通通知户13474户。年末计算机互联网用户2919户,比年初增长93.06%。 旅游业发展势头良好。2004年9月8日,成立了“柳州国旅鹿寨营业部”标志着鹿寨县旅游市场已走上正轨,成功举办了2004年鹿寨旅游文化节,成功地推介鹿寨,促进鹿寨经济的发展。今年共接待游客13.3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0.83%,旅游总收入1080万元,比上年增长8.22%,至年末,全县旅游宾馆已达23家,拥有宾房600余间,床位1380张,全县旅游直接从业人员180人,间接从业人员2200人。
六、财政、金融和保险 财政收入稳步增长。全年完成财政收入22866万元,比上年增长14.10%,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34515万元,比上年增长2.38%,地方财政支出25866万元,比上年增长20.50%。 金融运行平稳,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240768万元,比年初增长20.65%,其中城乡居民年末储蓄存款余额177946万元,比年初增长14.36%,年末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134515万元,比年初增长20.50%。 保险事业不断发展。全年保费收入4334万元,比上年增长11.56%,其中财产保险保费收入1511万元,比上年增长16.14%,人寿保险保费收入2823万元,比上年增长9.25%,全年保险赔付1045万元,其中财产保险赔付额642万元,人寿保险赔付额403万元。
七、教育和科学技术 教育事业稳步发展。2004年、教育工作坚持依法治教,继续推进素质教育。至年末,全县共有小学145所,专任教师1761人,在校学生30146人,初中学校30所,责任教师102人,在校学生20806人,高中学校3所,专任教师165人,在校学生2796人,幼儿园28所,专任教师136人,在园幼儿5753人,其中:年末社会力量举办的各类学校40所。 科学事业继续发展,2004年我县科技工作围绕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目标,认真抓好科技管理,以农民增收,财政增长为目标,突出服务“三农”,科教兴县,取得明显成效。做好科技项目组织实施11项,做好农业科技信息服务引进新品种50项,引进推乡先进适用技术50项。建立科技信息接点站21个,建立200个农村信息发布栏,建立科技示范基地23个,新培育科技示范户300户,完成农村干部、示范户农民培训12.5万人次,全县70%的中青年农民掌握1—2门农业新技术,科技对农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0%以上。
八、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事业健康发展。文化工作以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以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需求为出发点,弘扬民族文化、突出特色,推进基础文化建设。通过举办文艺晚会、山歌晚会,美术、书法、摄影展览,以及卡拉OK大奖赛和青年风采大赛等文化活动,丰富我县城乡人民文化生活,弘扬先进文化思想。开展“文化三下乡”活动,坚持正常开放图书馆,抓好文化市场管理,促进我县文化市场的繁荣。 广播电视事业进一步发展,至年末,全县广播覆盖率达到93%,电视覆盖率95%。卫生事业全面发展。年末全县共有卫生医疗机构23个,其中医院3所,卫生院19所,卫生防疫站1个,有村级卫生所232个,卫生技术人员817人,病床744床,农村卫生医疗条件进一步改善,全县县、乡、村级医疗保健网络健全、疾病、防治、保健工作进一步发展。 体育事业成绩显著。抓好体育设施建设,县城建体育馆一个,乡镇新建5个灯光球场。积极开展群众体育活动,通过举办篮球、乒乓球、象棋、拔河、门球、太极拳比赛,促进群众体育运动的开展,办好业余体校,抓好业余训练,2004年参加全区青少年举重、射箭比赛获金牌3枚,银牌5枚,铜牌5枚,2004年,我县业余体校向区体2队输送3名射箭集训队员,向区体校输送2名乒乓球队员,积极开展老人体育活动和农村体育活动,促进我县全民健身运动的蓬勃开展。
九、城镇建设和环境保护 城镇建设取得成效,2004年,城镇建设以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为原则,大力推进城镇化进程。至年末,城南新区投占地26亩的行政中心办公大楼基础建设已完成;长1.85公里的行政引道中心工程已竣工通车;飞鹿大道工程,北面工程段已进行辅装,南面段已动工开挖;鹿寨山绿化景观工程建设已投入建设资金160万元;中医院小区建设已完成征地37亩;教师公寓已完成征地31.8亩,投入资金1450万元,完成工程量过半,电力小区已投入资金700多万元,占地208亩的桂中综合市场,投入资金5000万元;鹿寨镇政府搬迁工程投入200万元;鹿寨县公墓建设投入100万元,首期征地130亩。旧城改造有序进行,鹿寨市场改造工程,投入资金650万元;建中大道杆线入地工程投入资金350万元;南市街、南闸街道路改造工程已竣工。新旧城区重点工程建设快速发展,为我县提供了良好的投资硬环境。 环境保护工作得到加强,通过强化管理,依法环保,加大污染治理和生态保护力度,环保工作取得明显成效。2004年我县大气环境质量、水环境质量和声环境质量达到功能标准,同时进一步加大环保宣传力度,提高全民环境保护意识。
十、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据公安部门统计,年末全县总人口482062人,其中非农业人口91722人,占总人口的19.03%,农业人口390340人,占总人口的80.97%,少数民族人口(含壮族)255510人,占总人口的53%。全年出生人口6751人,死亡人口1716人。
年末人口及构成情况
指标 | 年末人口 | 比重 |
总人口 | 482062 | 100 |
#非农业人口 | 91722 | 19.03 |
农业人口 | 390340 | 80.97 |
#男性 | 257464 | 53.41 |
女性 | 224598 | 46.59 |
#18岁以下 | 100686 | 20.89 |
18—35岁 | 168414 | 34194 |
35—60岁 | 155170 | 32.19 |
60岁以上 | 57792 | 11.99 |
城乡居民收入逐步增加,人民生活不断改善。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12988元,比上年增长14.4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009元,比上年增长6.84%,农民人均纯收入2539元,比上年增长10.1%。 社会保障事业不断发展。年末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员14727人,比上年增长4%,基金收缴率为95%,离退休人员的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基本养老金社会化发放率达100%,失业保险参保人数13675人,全年收缴失业保险费325万元,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参保人数25788人。 社会福利事业继续发展。年末社会福利机构12个,可供食宿和收养性社会福利单位床位251床,收养老人172人,全年共发放最低生活保障金367万元,发放救济款82万元。 注:1、本公报各项数据为初步统计数据,正式数据以《柳州统计年鉴—2005》为准。 2、国内生产总值、增加值和总产值按现行价格计算,速长连速度按可比例计算。
版权所有:(C) 2016 鹿寨县人民政府
地址:鹿寨县创业路2号 政府热线电话:0772-6812345
县政府邮箱:lzxzfbgs126.com 投稿:lzzfw126.com
维护电话:0772-6819789 网站标识码:4502230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