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寨县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过去的一年里,在上级党委、政府以及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县政府团结和带领全县各族人民,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融入柳州市一体化发展格局,以工业化、城镇化为主导,深化“五个鹿寨”建设,较好地完成年初制定的各项目标任务,民生状况不断改善,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新成就,社会保持和谐稳定。
一、综合
2011年鹿寨县经济总量保持稳健增长态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9.84亿元(不含雒容),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11.3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3.78亿元,增长6.00%;第二产业增加值43.36亿元,增长15.90%,其中,工业增加值34.17亿元,增长16.00%;第三产业增加值22.70亿元,增长5.70%。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27024元,增长7.23%。三次产业结构为26.47:48.26:25.27,第二产业仍是支撑鹿寨经济发展的顶梁柱。
二、农林牧渔业
全县大力发展现代生态农业,开展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积极配合实施柳州市“十大农业工程”,2011年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8.34亿元(不含雒容),同比增长6.01%。
农业和林业方面,农作物总播种面积7.68万公顷,粮食作物播种面积3.36万公顷,粮食总产量15.77万吨,非粮食主产区产粮大县成果得到巩固;扩种良种蔗3.99万亩,甘蔗播种总面积1.67万公顷,产量97.99万吨;蔬菜种植1.66万公顷,产量31.18万吨;完成水果种植面积8993公顷,产量7527吨;新种水果0.5万亩,总面积13.49万亩,产量达9.77万吨;桑园改扩种1.03万亩,总面积16.84万亩,产鲜茧1.5万吨;新造林5.01万亩,其中油茶种植6420亩,经济作物种植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牧业和渔业方面新(扩)建规模养殖场106个,建设生物发酵床5885平方米,扶持梅花鹿、竹鼠、黄沙鳖、山鸡等特色养殖业发展,特色养殖户267户,实现肉类总产量2.84万吨,水产品产量7704吨,特色养殖成为农民增收新亮点。积极打造农业品牌,中渡大乐岭茶叶在中国·东盟博览会上展出,中渡“银毫”茶叶获第九届“中茶杯”全国名优茶评比一等奖。
落实惠民政策方面,投入“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资金1171万元,完成村屯道路硬化、灌溉渠维修、安全饮水管线修建等村级公益事业项目158个。建成4条四级水泥路总长度47.5公里,2条四级砂土路总长度23.2公里;建成14条砂石路总长度65公里,村屯道路硬化13条总长度6.2公里。完成水利投资1.12亿元,建设水利项目165处,新增灌溉面积0.37万亩,恢复灌溉面积1.35万亩,改善农田灌溉面积3.14万亩。兑现农机购置补贴696万元,受益农户1402户。农资综合直补2600万元。发放渔业用油补贴390万元,能繁母猪补贴118万元。投入225万元完成农村卫生改厕2000座,新建农村沼气池703座。投入491万元完成新农村试点建设项目47个,投入511万元建设水库移民新村9个。解决3万人饮水安全问题,补助2372万元,改造农村危房1483户。兑现退耕还林和补助资金668.89万元,公益林补偿金640.57万元,农村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通过自治区验收。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快速增长,实现工业总产值101.00亿元(不含雒容),比上年增长30.62%;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80.04亿元,增长39.07%。热电联产、柳工核心铸件、七色珠光效应材料等9个重点工业项目的实施掀起工业建设高潮;桂鹿物流城、人体硒蛋白等项目列入自治区层面统筹推进。加强经济开发区路网、电网、给排水等基础设施建设,110千伏官鹿线迁改工程竣工验收并投入使用,经济开发区主体功能不断提升。实施品牌战略取得新成效,鹿化公司生产的磷铵化肥晋升为广西名牌产品。工业经济发展势头迅猛,实现规模以上企业38家,其中产值超亿元企业18家、超10亿元企业1家,规模以上工业销售产值73.38亿元,增长34.81%。引进固废综合利用、玺天特种纸业等项目10个。建筑业实现总产值2.40亿元,同比增长8.60%。实现建筑业增加值9.19亿元,同比增长 %。全年在建市外境内项目20个,在建境外项目2个,招商引资“大兑现”项目合同履约率100%,开竣工率66.7%,资金到位率47.3%。淘汰金利水泥公司25万吨落后产能,实施县城污水处理厂等减排项目,全面完成上级下达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任务及年度减排任务。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县大大小小的项目共1222个得到陆续推进,比2010年同期增加162个,投资增长迅猛,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02.77亿元(不含雒容),同比增长34.71%。其中基本建设投资完成 17.39亿元,同比增长26.87%;更新改造投资完成51.72亿元,同比增长16.12%;房地产投资完成5.81亿元,同比下降19.66%;商品房销售面积4.90万平方米;其他投资完成26.03亿元,同比增长701.49%。
湘桂铁路扩能改造、阳朔至鹿寨高速公路、教育集中区、广场地下商业街改造、桂柳高速公路升级改造等重大项目有了较好进展,对基本建设投资增长发挥重大作用;金利水泥、凯浩鹿宝新型建材、贵盛茧丝、七色珠光效益材料、昌业机械、中远化工、桂海物资贸易等公司实施的技改项目大大提振更新改造投资涨势。房地产投资主要靠昌厦御座、金鹿新城二、三期、金鸿福邸、翰福苑住宅小区、惠安居住宅楼、金地华府等项目支撑,相比去年有所下滑。
五、国内贸易
商业布局不断优化,城南新区美食城逐步投入运营,全民创业活动全面推进,新增个体工商户491户,全县达9228户,注册资金1.68亿元;私营企业769家,注册资金5.78亿元。继续实施商贸便民工程,“万村千乡”家电下乡等政策落到实处,农村消费强力拉动,家电销售量及销售额名列柳州市县区前茅。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9.11亿元(不含雒容),增长18.35%。城镇市场实现消费品零售总额10.63亿元,增长18.27%;农村市场实现消费品零售总额8.48亿元,增长18.44%。
六、交通、邮电和旅游
交通运输邮电通信业稳步发展,完成货运周转量672万吨/公里,增长95.88%;客运周转量253.32万人次,增长26.03%。完成邮电业务总量1.15亿元,下降41.62%。我县注重旅游业发展与城镇化建设相结合,中渡镇核心区保护修建性详细规划、传统民居建筑保护项目顺利通过专家评审。以寨沙月岛湖、江口山岔湾、黄冕古赏等为代表的休闲旅游业快速发展,人气日趋旺盛,古赏漂流大赛及山地车大赛的影响力不断扩大,以体育赛事促进旅游发展的模式初显成效。旅游服务档次和接待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华禹大酒店被评为四星级酒店和绿色饭店。全县接待游客15万人次,同比增长50%,实现旅游总收入7500万元,同比增长48%,旅游业发展势头良好。
七、财政、金融
以“增收节支”为重点,大力培植财源,强化税收征管,加强财税银协作,财税金融呈平稳运行态势,财政支出结构日益优化,民生支出得到有力保障,2011年全县实现财政总收入6.82亿元(含雒容),同比增长20.55%,地方财政支出13.66亿元,同比增长35.93%。其中教育支出2.55亿元,增长32.12%;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61亿元,增长9.12%;医疗卫生支出1.83亿元,增长79.85%。2011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 76.43亿元,增长 12.38%;各项贷款余额53.35亿元,增长18.53%,存贷比达69.81%。
八、教育和科学技术
扎实推进中小学布局调整综合改革、农村学前教育发展机制改革、农村教师周转房建设、特殊教育发展、县级促进农村职业教育发展5个自治区级试点工作。实施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启动城南幼儿园项目建设。全县所有乡镇初中三年级撤并到县城集中办学。教育集中区项目累计完成投资1.56亿元,城南中学、特教学校主体工程完工。“鹿寨教育”模式得到上级充分肯定。顺利通过国家三类城市语言文字检查评估。现有普通高中2所,普通中学10所,小学74所,幼儿园50所。深入实施科技富民强县专项行动计划,广西桑蚕产业科技重点示范县进一步巩固。
九、文化、体育和卫生
文体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投入500万元,建成村级公共服务中心7个、乡镇综合文化站4个、村屯篮球场16个。群众文化活动丰富开展,成功举办首届“鹿之声”群众文艺汇演;完成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工作;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力度不断加大,荣获广西书法之乡、广西山歌之乡称号。成功举办鹿寨县首届农民运动会、第三届黄冕古赏激情漂流大赛及第二届山地自行车比赛,积极选派运动员参加自治区、国家、洲际竞技体育赛事,在全区第12届运动会获得10枚金牌,运动员韦永丽荣获第19届亚洲田径锦标赛女子100米和4×100米项目2枚银牌。 投入1320万元建成规范化村卫生室108个,实现村村有卫生室目标;实施多项残疾人康复项目,救助患者1007名,补助资金381万元;加强食品药品安全整治,有效保障群众饮食用药安全;大力开展流行性疾病防控,防艾攻坚工作取得新进步;落实计生奖励扶助制度,兑现奖扶资金314万元,3.2万人受益。
十、城市建设
编制村屯规划301个,全县50户以上村屯规划率达60%,为新农村建设提供科学依据。投入2100万元完成飞鹿立交桥、新胜安置小区等40余处市政设施维修改造。完善县城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县城污水处理厂及配套污水管网建设,推进县城垃圾中转站、教育集中区供水管网等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推进县城燃气工程,启动建设全区首个单建式县城文化广场地下人防空间开发工程。投入1060万元完成乡镇集镇主街道建设和20个村屯道路硬化。完善物业管理服务,物业管理覆盖率达76%。整合城市管理资源,完善数字化城管,深化城乡清洁工程,继续加大对脏、乱、差的整治力度,市容环境得到改善,国家卫生县城、第七届“南珠杯”成果进一步巩固。
十一、社会治安
深入开展县、乡(镇)、村(社区)三级信访矛盾纠纷化解工作,扎实做好社会矛盾大排查、大接访、大调处、大防控工作,推行领导接访、包案、下访、约访制度,妥善解决多年信访积案5件和信访突出问题8件。全年排查“三大纠纷”案件197起,调处131起,调结122起,调结率93%。扎实开展网上追逃专项督察“清网行动”,抓获网上在逃人员 66人,网上在逃人员总量下降率为86.64%。全年共办理行政审批和服务事项3.71万件,承诺件100%按时办理,年办件量位居全市六县第一,建成乡镇政务服务中心5个,政府信息公开力度加大。公安信息化基础建设目标全面实现,打、防、控指挥体系进一步健全,“扫黄打非”和违法犯罪打击力度加大,社会治安整治效果突出。
十二、人民生活、社会保障和人口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244元,比上年增长10.18%,农民人均纯收入6190元,增长10.64%,在岗职工平均工资33517元,增长16.27%,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城镇新增就业1205人,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8522人;筹集资金17万元,扶助贫困残疾人家庭自主创业170户。参加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11.6万人,参保率达85.22%,按月领取养老金3.5万人,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3.25万人;新农合工作参合率达96.65%,荣获全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先进单位称号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扎实有效,累计发放最低生活保障金2082万元。继续推进“五个民政建设”工作,建成大良、波井、新村“三合一”五保村,五保户集中供养率达31%。大力开展保障性住房建设,投资975万元推进廉租房三期、四期建设,投资1950万元实施公租房、棚户区改造,建设农村教师周转房10栋286套。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年末全县总户数117832户,总人口413583人;其中汉族178710人、少数民族234873人。
版权所有:(C) 2016 鹿寨县人民政府 主办:柳州市鹿寨县人民政府 承办:鹿寨县信息化建设中心 网站标识码:4502230046 维护电话:0772-6819789 仅受理网站建设维护相关事宜
地址:鹿寨县创业路2号 政府热线电话:0772-6812345 县政府邮箱:lzxzfbgs@126.com 投稿:lzzfw@126.com
鹿寨县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过去的一年里,在上级党委、政府以及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县政府团结和带领全县各族人民,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融入柳州市一体化发展格局,以工业化、城镇化为主导,深化“五个鹿寨”建设,较好地完成年初制定的各项目标任务,民生状况不断改善,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新成就,社会保持和谐稳定。
一、综合
2011年鹿寨县经济总量保持稳健增长态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9.84亿元(不含雒容),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11.3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3.78亿元,增长6.00%;第二产业增加值43.36亿元,增长15.90%,其中,工业增加值34.17亿元,增长16.00%;第三产业增加值22.70亿元,增长5.70%。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27024元,增长7.23%。三次产业结构为26.47:48.26:25.27,第二产业仍是支撑鹿寨经济发展的顶梁柱。
二、农林牧渔业
全县大力发展现代生态农业,开展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积极配合实施柳州市“十大农业工程”,2011年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8.34亿元(不含雒容),同比增长6.01%。
农业和林业方面,农作物总播种面积7.68万公顷,粮食作物播种面积3.36万公顷,粮食总产量15.77万吨,非粮食主产区产粮大县成果得到巩固;扩种良种蔗3.99万亩,甘蔗播种总面积1.67万公顷,产量97.99万吨;蔬菜种植1.66万公顷,产量31.18万吨;完成水果种植面积8993公顷,产量7527吨;新种水果0.5万亩,总面积13.49万亩,产量达9.77万吨;桑园改扩种1.03万亩,总面积16.84万亩,产鲜茧1.5万吨;新造林5.01万亩,其中油茶种植6420亩,经济作物种植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牧业和渔业方面新(扩)建规模养殖场106个,建设生物发酵床5885平方米,扶持梅花鹿、竹鼠、黄沙鳖、山鸡等特色养殖业发展,特色养殖户267户,实现肉类总产量2.84万吨,水产品产量7704吨,特色养殖成为农民增收新亮点。积极打造农业品牌,中渡大乐岭茶叶在中国·东盟博览会上展出,中渡“银毫”茶叶获第九届“中茶杯”全国名优茶评比一等奖。
落实惠民政策方面,投入“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资金1171万元,完成村屯道路硬化、灌溉渠维修、安全饮水管线修建等村级公益事业项目158个。建成4条四级水泥路总长度47.5公里,2条四级砂土路总长度23.2公里;建成14条砂石路总长度65公里,村屯道路硬化13条总长度6.2公里。完成水利投资1.12亿元,建设水利项目165处,新增灌溉面积0.37万亩,恢复灌溉面积1.35万亩,改善农田灌溉面积3.14万亩。兑现农机购置补贴696万元,受益农户1402户。农资综合直补2600万元。发放渔业用油补贴390万元,能繁母猪补贴118万元。投入225万元完成农村卫生改厕2000座,新建农村沼气池703座。投入491万元完成新农村试点建设项目47个,投入511万元建设水库移民新村9个。解决3万人饮水安全问题,补助2372万元,改造农村危房1483户。兑现退耕还林和补助资金668.89万元,公益林补偿金640.57万元,农村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通过自治区验收。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快速增长,实现工业总产值101.00亿元(不含雒容),比上年增长30.62%;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80.04亿元,增长39.07%。热电联产、柳工核心铸件、七色珠光效应材料等9个重点工业项目的实施掀起工业建设高潮;桂鹿物流城、人体硒蛋白等项目列入自治区层面统筹推进。加强经济开发区路网、电网、给排水等基础设施建设,110千伏官鹿线迁改工程竣工验收并投入使用,经济开发区主体功能不断提升。实施品牌战略取得新成效,鹿化公司生产的磷铵化肥晋升为广西名牌产品。工业经济发展势头迅猛,实现规模以上企业38家,其中产值超亿元企业18家、超10亿元企业1家,规模以上工业销售产值73.38亿元,增长34.81%。引进固废综合利用、玺天特种纸业等项目10个。建筑业实现总产值2.40亿元,同比增长8.60%。实现建筑业增加值9.19亿元,同比增长 %。全年在建市外境内项目20个,在建境外项目2个,招商引资“大兑现”项目合同履约率100%,开竣工率66.7%,资金到位率47.3%。淘汰金利水泥公司25万吨落后产能,实施县城污水处理厂等减排项目,全面完成上级下达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任务及年度减排任务。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县大大小小的项目共1222个得到陆续推进,比2010年同期增加162个,投资增长迅猛,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02.77亿元(不含雒容),同比增长34.71%。其中基本建设投资完成 17.39亿元,同比增长26.87%;更新改造投资完成51.72亿元,同比增长16.12%;房地产投资完成5.81亿元,同比下降19.66%;商品房销售面积4.90万平方米;其他投资完成26.03亿元,同比增长701.49%。
湘桂铁路扩能改造、阳朔至鹿寨高速公路、教育集中区、广场地下商业街改造、桂柳高速公路升级改造等重大项目有了较好进展,对基本建设投资增长发挥重大作用;金利水泥、凯浩鹿宝新型建材、贵盛茧丝、七色珠光效益材料、昌业机械、中远化工、桂海物资贸易等公司实施的技改项目大大提振更新改造投资涨势。房地产投资主要靠昌厦御座、金鹿新城二、三期、金鸿福邸、翰福苑住宅小区、惠安居住宅楼、金地华府等项目支撑,相比去年有所下滑。
五、国内贸易
商业布局不断优化,城南新区美食城逐步投入运营,全民创业活动全面推进,新增个体工商户491户,全县达9228户,注册资金1.68亿元;私营企业769家,注册资金5.78亿元。继续实施商贸便民工程,“万村千乡”家电下乡等政策落到实处,农村消费强力拉动,家电销售量及销售额名列柳州市县区前茅。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9.11亿元(不含雒容),增长18.35%。城镇市场实现消费品零售总额10.63亿元,增长18.27%;农村市场实现消费品零售总额8.48亿元,增长18.44%。
六、交通、邮电和旅游
交通运输邮电通信业稳步发展,完成货运周转量672万吨/公里,增长95.88%;客运周转量253.32万人次,增长26.03%。完成邮电业务总量1.15亿元,下降41.62%。我县注重旅游业发展与城镇化建设相结合,中渡镇核心区保护修建性详细规划、传统民居建筑保护项目顺利通过专家评审。以寨沙月岛湖、江口山岔湾、黄冕古赏等为代表的休闲旅游业快速发展,人气日趋旺盛,古赏漂流大赛及山地车大赛的影响力不断扩大,以体育赛事促进旅游发展的模式初显成效。旅游服务档次和接待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华禹大酒店被评为四星级酒店和绿色饭店。全县接待游客15万人次,同比增长50%,实现旅游总收入7500万元,同比增长48%,旅游业发展势头良好。
七、财政、金融
以“增收节支”为重点,大力培植财源,强化税收征管,加强财税银协作,财税金融呈平稳运行态势,财政支出结构日益优化,民生支出得到有力保障,2011年全县实现财政总收入6.82亿元(含雒容),同比增长20.55%,地方财政支出13.66亿元,同比增长35.93%。其中教育支出2.55亿元,增长32.12%;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61亿元,增长9.12%;医疗卫生支出1.83亿元,增长79.85%。2011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 76.43亿元,增长 12.38%;各项贷款余额53.35亿元,增长18.53%,存贷比达69.81%。
八、教育和科学技术
扎实推进中小学布局调整综合改革、农村学前教育发展机制改革、农村教师周转房建设、特殊教育发展、县级促进农村职业教育发展5个自治区级试点工作。实施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启动城南幼儿园项目建设。全县所有乡镇初中三年级撤并到县城集中办学。教育集中区项目累计完成投资1.56亿元,城南中学、特教学校主体工程完工。“鹿寨教育”模式得到上级充分肯定。顺利通过国家三类城市语言文字检查评估。现有普通高中2所,普通中学10所,小学74所,幼儿园50所。深入实施科技富民强县专项行动计划,广西桑蚕产业科技重点示范县进一步巩固。
九、文化、体育和卫生
文体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投入500万元,建成村级公共服务中心7个、乡镇综合文化站4个、村屯篮球场16个。群众文化活动丰富开展,成功举办首届“鹿之声”群众文艺汇演;完成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工作;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力度不断加大,荣获广西书法之乡、广西山歌之乡称号。成功举办鹿寨县首届农民运动会、第三届黄冕古赏激情漂流大赛及第二届山地自行车比赛,积极选派运动员参加自治区、国家、洲际竞技体育赛事,在全区第12届运动会获得10枚金牌,运动员韦永丽荣获第19届亚洲田径锦标赛女子100米和4×100米项目2枚银牌。 投入1320万元建成规范化村卫生室108个,实现村村有卫生室目标;实施多项残疾人康复项目,救助患者1007名,补助资金381万元;加强食品药品安全整治,有效保障群众饮食用药安全;大力开展流行性疾病防控,防艾攻坚工作取得新进步;落实计生奖励扶助制度,兑现奖扶资金314万元,3.2万人受益。
十、城市建设
编制村屯规划301个,全县50户以上村屯规划率达60%,为新农村建设提供科学依据。投入2100万元完成飞鹿立交桥、新胜安置小区等40余处市政设施维修改造。完善县城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县城污水处理厂及配套污水管网建设,推进县城垃圾中转站、教育集中区供水管网等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推进县城燃气工程,启动建设全区首个单建式县城文化广场地下人防空间开发工程。投入1060万元完成乡镇集镇主街道建设和20个村屯道路硬化。完善物业管理服务,物业管理覆盖率达76%。整合城市管理资源,完善数字化城管,深化城乡清洁工程,继续加大对脏、乱、差的整治力度,市容环境得到改善,国家卫生县城、第七届“南珠杯”成果进一步巩固。
十一、社会治安
深入开展县、乡(镇)、村(社区)三级信访矛盾纠纷化解工作,扎实做好社会矛盾大排查、大接访、大调处、大防控工作,推行领导接访、包案、下访、约访制度,妥善解决多年信访积案5件和信访突出问题8件。全年排查“三大纠纷”案件197起,调处131起,调结122起,调结率93%。扎实开展网上追逃专项督察“清网行动”,抓获网上在逃人员 66人,网上在逃人员总量下降率为86.64%。全年共办理行政审批和服务事项3.71万件,承诺件100%按时办理,年办件量位居全市六县第一,建成乡镇政务服务中心5个,政府信息公开力度加大。公安信息化基础建设目标全面实现,打、防、控指挥体系进一步健全,“扫黄打非”和违法犯罪打击力度加大,社会治安整治效果突出。
十二、人民生活、社会保障和人口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244元,比上年增长10.18%,农民人均纯收入6190元,增长10.64%,在岗职工平均工资33517元,增长16.27%,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城镇新增就业1205人,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8522人;筹集资金17万元,扶助贫困残疾人家庭自主创业170户。参加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11.6万人,参保率达85.22%,按月领取养老金3.5万人,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3.25万人;新农合工作参合率达96.65%,荣获全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先进单位称号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扎实有效,累计发放最低生活保障金2082万元。继续推进“五个民政建设”工作,建成大良、波井、新村“三合一”五保村,五保户集中供养率达31%。大力开展保障性住房建设,投资975万元推进廉租房三期、四期建设,投资1950万元实施公租房、棚户区改造,建设农村教师周转房10栋286套。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年末全县总户数117832户,总人口413583人;其中汉族178710人、少数民族234873人。
版权所有:(C) 2016 鹿寨县人民政府
地址:鹿寨县创业路2号 政府热线电话:0772-6812345
县政府邮箱:lzxzfbgs126.com 投稿:lzzfw126.com
维护电话:0772-6819789 网站标识码:4502230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