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作物病虫情报(2025年第四期)

发布日期:2025-04-09 11:35
来源:鹿寨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农业生态保护站
  • 字体大小:[
  • ]

第一代二化螟、三化螟发生预报及早稻秧苗、移栽期病虫防治意见

根据本站灯下监测及田间调查,结合我县农事活动及气候情况,以及该虫历年资料等综合分析,预计今年第一代三化螟、第一代二化螟发生期和早稻分蘖前期病虫防治意见如下:

一、第一代二化螟发生期预报

1、发生期

螟蛾始盛期46日-8日       蚁螟始盛期415日-17

螟蛾高峰期415日-17日     蚁螟高峰期424日-26

螟蛾盛末期423日-25日     蚁螟盛末期52日-4

2、发生程度:12)级(轻局部中等偏轻)。

3、发生面积:2.0万亩,其中秧田0.4万亩,大田1.6万亩。主要为害秧田和早移栽的本田,造成禾苗枯鞘或枯心。

4、防治适期:415日至52

二、第一代三化螟发生期预报

1、发生期

螟蛾始盛期411日-13日     蚁螟始盛期419日-21

螟蛾高峰期416日-18日     蚁螟高峰期424日-26

螟蛾盛末期420日-22日     蚁螟盛末期428日-30

2、发生程度:1级(轻发生)。

3、发生面积:0.0万亩,即发生的虫量均未达到防治指标。主要为害迟播秧田和早移栽的本田,造成禾苗枯心。

4、防治适期:419日至428日,可在防治二化螟时对该虫进行兼治。

三、早稻秧苗及移栽期病虫害防治意见

(一)农业防治:尚未沤耙田的要及时沤耙田,可将在稻桩内越冬的螟虫杀灭,可减少虫源基数。冬种田可再灌1次跑马水,以加速稻茬的腐烂,并杀死部分虫源。

(二)理化诱控:(1)灯诱:采用频振式杀虫灯诱杀二化螟、三化螟、大螟、稻飞虱、夜蛾等害虫成虫,每3050亩安装盏。(2)性诱:在螟蛾始盛期前三天,集中连片设置性信息素,交配干扰或群集诱杀。一是交配干扰,采用高剂量性信息素智能喷施装置,每3亩设置1套,或田间放置二化螟袋状迷向散发器,平均每亩放置6个。二是群集诱杀,采用持效期3个月以上的挥散芯(诱芯)和干式飞蛾诱捕器,平均每亩放置1套,田间均匀放置,高度以诱捕器底端距地面5080厘米为宜,并随植株生长调整高度。

(三)人工摘除卵块:螟蛾产卵高峰期,注意检查秧田,发现卵块及时摘除并集中销毁。

(四)药剂防治

秧苗发现病虫害时,应及时用药防治。在抛秧前施用一次送嫁药,可以达到省药省工、治秧田保大田的目的,能有效预防水稻前期螟虫、飞虱、叶瘟、矮缩病等病虫的为害。

1、螟虫:以防治二化螟为主,同时可以兼治三化螟、大螟。在防治适期内及时用药防治,可选用杀单•苏云菌、多杀素•氯虫苯、甲氧虫酰肼、二嗪磷、喹硫磷、杀虫单、杀虫双等农药兑水喷雾。

2、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该病是带毒传毒的白背飞虱为害所致,预防该病应采取“治虫防病”和“治秧田保大田”的防治策略。据灯下监测,327日已诱获白背飞虱,当前天气转暖,大部分秧田已揭膜,利于飞虱迁入并为害秧苗。发现秧田有稻飞虱为害时,应及时防治,可选用三氟苯嘧啶、氟啶虫酰胺、呋虫胺、吡蚜酮、烯啶虫胺等农药防治。

3.秧苗立枯病:秧苗遇阴冷天气时易发生立枯病,应注意检查,及时防治,可选用枯草芽孢杆菌、甲霜.噁霉灵、多.福、敌磺钠等进行防治。

4.稻叶瘟:可选用枯草芽孢杆菌、春雷霉素、三环唑、稻瘟灵等进行防治。

5、稻蓟马、叶蝉、飞虱等害虫:可选用三氟苯嘧啶、吡蚜酮、氟啶虫酰胺、呋虫胺、烯啶虫胺、异丙威、仲丁威、噻虫胺、噻虫嗪、醚菊酯等农药防治。

6、福寿螺:在沟渠边稻田发生为害较严重,可在移栽前每亩大田用茶麸粉10斤、50%杀螺胺乙醇胺盐70克、或6%四聚乙醛400克拌沙土撒施于田间进行防治,也可人工捡除福寿螺。

7.稻田除草:在抛插秧后5-7天,选用苄·丁、吡嘧·丙草胺、苄嘧·苯噻酰等拌细砂土或适量尿素均匀撒施于田间。

注意事项

1、广大农户购买农药要到合法的、懂得相关农技知识的农药店购买农药;施用农药必须严格按照农药使用说明书进行操作。

2、农药包装废弃物要集中处理,请勿乱丢弃!创建“美丽乡村·清洁田园”有你一份功劳。

(来源:鹿寨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农业生态保护站)


打印本页 关闭

版权所有:(C) 2016 鹿寨县人民政府 主办:柳州市鹿寨县人民政府 承办:鹿寨县信息化建设中心 网站标识码:4502230046 维护电话:0772-6819789 仅受理网站建设维护相关事宜

地址:鹿寨县创业路2号 政府热线电话:0772-6812345 县政府邮箱:lzxzfbgs@126.com 投稿:lzzfw@126.com

桂ICP备06009684号-1 桂公网安备 45022302000043号 

返回 知识库 导航
农作物病虫情报(2025年第四期)

发布时间:2025-04-09 11:35 来源:鹿寨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农业生态保护站

第一代二化螟、三化螟发生预报及早稻秧苗、移栽期病虫防治意见

根据本站灯下监测及田间调查,结合我县农事活动及气候情况,以及该虫历年资料等综合分析,预计今年第一代三化螟、第一代二化螟发生期和早稻分蘖前期病虫防治意见如下:

一、第一代二化螟发生期预报

1、发生期

螟蛾始盛期46日-8日       蚁螟始盛期415日-17

螟蛾高峰期415日-17日     蚁螟高峰期424日-26

螟蛾盛末期423日-25日     蚁螟盛末期52日-4

2、发生程度:12)级(轻局部中等偏轻)。

3、发生面积:2.0万亩,其中秧田0.4万亩,大田1.6万亩。主要为害秧田和早移栽的本田,造成禾苗枯鞘或枯心。

4、防治适期:415日至52

二、第一代三化螟发生期预报

1、发生期

螟蛾始盛期411日-13日     蚁螟始盛期419日-21

螟蛾高峰期416日-18日     蚁螟高峰期424日-26

螟蛾盛末期420日-22日     蚁螟盛末期428日-30

2、发生程度:1级(轻发生)。

3、发生面积:0.0万亩,即发生的虫量均未达到防治指标。主要为害迟播秧田和早移栽的本田,造成禾苗枯心。

4、防治适期:419日至428日,可在防治二化螟时对该虫进行兼治。

三、早稻秧苗及移栽期病虫害防治意见

(一)农业防治:尚未沤耙田的要及时沤耙田,可将在稻桩内越冬的螟虫杀灭,可减少虫源基数。冬种田可再灌1次跑马水,以加速稻茬的腐烂,并杀死部分虫源。

(二)理化诱控:(1)灯诱:采用频振式杀虫灯诱杀二化螟、三化螟、大螟、稻飞虱、夜蛾等害虫成虫,每3050亩安装盏。(2)性诱:在螟蛾始盛期前三天,集中连片设置性信息素,交配干扰或群集诱杀。一是交配干扰,采用高剂量性信息素智能喷施装置,每3亩设置1套,或田间放置二化螟袋状迷向散发器,平均每亩放置6个。二是群集诱杀,采用持效期3个月以上的挥散芯(诱芯)和干式飞蛾诱捕器,平均每亩放置1套,田间均匀放置,高度以诱捕器底端距地面5080厘米为宜,并随植株生长调整高度。

(三)人工摘除卵块:螟蛾产卵高峰期,注意检查秧田,发现卵块及时摘除并集中销毁。

(四)药剂防治

秧苗发现病虫害时,应及时用药防治。在抛秧前施用一次送嫁药,可以达到省药省工、治秧田保大田的目的,能有效预防水稻前期螟虫、飞虱、叶瘟、矮缩病等病虫的为害。

1、螟虫:以防治二化螟为主,同时可以兼治三化螟、大螟。在防治适期内及时用药防治,可选用杀单•苏云菌、多杀素•氯虫苯、甲氧虫酰肼、二嗪磷、喹硫磷、杀虫单、杀虫双等农药兑水喷雾。

2、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该病是带毒传毒的白背飞虱为害所致,预防该病应采取“治虫防病”和“治秧田保大田”的防治策略。据灯下监测,327日已诱获白背飞虱,当前天气转暖,大部分秧田已揭膜,利于飞虱迁入并为害秧苗。发现秧田有稻飞虱为害时,应及时防治,可选用三氟苯嘧啶、氟啶虫酰胺、呋虫胺、吡蚜酮、烯啶虫胺等农药防治。

3.秧苗立枯病:秧苗遇阴冷天气时易发生立枯病,应注意检查,及时防治,可选用枯草芽孢杆菌、甲霜.噁霉灵、多.福、敌磺钠等进行防治。

4.稻叶瘟:可选用枯草芽孢杆菌、春雷霉素、三环唑、稻瘟灵等进行防治。

5、稻蓟马、叶蝉、飞虱等害虫:可选用三氟苯嘧啶、吡蚜酮、氟啶虫酰胺、呋虫胺、烯啶虫胺、异丙威、仲丁威、噻虫胺、噻虫嗪、醚菊酯等农药防治。

6、福寿螺:在沟渠边稻田发生为害较严重,可在移栽前每亩大田用茶麸粉10斤、50%杀螺胺乙醇胺盐70克、或6%四聚乙醛400克拌沙土撒施于田间进行防治,也可人工捡除福寿螺。

7.稻田除草:在抛插秧后5-7天,选用苄·丁、吡嘧·丙草胺、苄嘧·苯噻酰等拌细砂土或适量尿素均匀撒施于田间。

注意事项

1、广大农户购买农药要到合法的、懂得相关农技知识的农药店购买农药;施用农药必须严格按照农药使用说明书进行操作。

2、农药包装废弃物要集中处理,请勿乱丢弃!创建“美丽乡村·清洁田园”有你一份功劳。

(来源:鹿寨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农业生态保护站)


版权所有:(C) 2016 鹿寨县人民政府

地址:鹿寨县创业路2号 政府热线电话:0772-6812345

县政府邮箱:lzxzfbgs126.com 投稿:lzzfw126.com

维护电话:0772-6819789 网站标识码:4502230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