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排镇政府2020年工作总结及2021年工作计划
四排镇2020年工作总结及2021年工作计划
2020年以来,四排镇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上级党委政府决策部署精神,聚焦打赢“两战”,凝心聚力、攻坚克难、扎实工作,提前谋划定思路、立足实际破瓶颈、强化担当抓落实,各项社会事业呈现出和谐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截至目前,大部分工作任务已经完成了预期目标。现将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2020年工作情况
(一)坚持抓基层、打基础,基层党建不断巩固
1.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打赢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镇党委政府精心组织,指导各村成立以村党总支部书记为组长的疫情防控工作组,组建党员先锋队、党员志愿者“轻骑兵”宣传队,全面参与疫情防控、复工复产等各项工作。为支持疫情防控工作,我镇发动党员捐款8.24万元,用好专项党费1.61万元,购买各类防疫物资。为了使防疫工作与产业发展两不误,镇党委政府根据上级相关政策规定,帮助群众(含89户贫困户)销售砂糖桔40余万吨。
2.扎实开展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强化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结合党支部“提质聚力”、“五查五规范”,镇党委政府把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作为提升基层党建质量的有力抓手,推进基层党建提质升级。一是推进组织体系建设标准化,按程序建立四排镇商会党支部,确保因建尽建。二是推进班子队伍建设标准化,开展村“两委”换届调研摸底,排查整顿后进党组织1个。三是推进党员教育管理标准化。分批次对农村党员进行培训。吸收预备党员14名,开展入党积极分子及发展对象培训班1期、干部培训1期。四是完善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建立健全困难党员台账,为1名困难党员申请“党员关爱基金”。五是推进活动场所建设标准化。新、扩建5个村村委楼(其中2个已封顶),新建党建文化广场,巩固三排、六马屯级党支部示范点,规划建设三排村党建示范点(设计阶段),提升泯均党支部示范点。整合现有资源,综合利用3个村的老村委楼、1个村的原有文体活动场所,打造屯级党组织活动场所,为屯级党组织开展活动创造条件。六是推进基本工作保障标准化,按照费随事转的原则,及时拨付村级工作经费。
3.切实做好村“两委”换届准备工作,确保村“两委”换届顺利开展。一是开展村情调研摸底。一年来,我镇先后配合县委调研组及自行组织开展村情调研摸底。以召开座谈会、实地走访调研等形式,详细了解16个村的村情民情、村“两委”干部进退流转意愿、村级后备人才培养储配等情况,对调研发现的问题及时干预和解决。目前,全镇共储备村级后备人才160人,每个村都储备有2名支书、主任“一肩挑”人选。二是补充村“两委”空缺村干,共补充“两委”成员4人。三是优化调整村两委班子,对和木村、三排村村两委班子进行优化。扎实推进村支书、主任“一肩挑”,目前已有7个村实现了“一肩挑”,另有2个村正在按程序补选现在的支书为主任,进行“一肩挑”,还有3个村计划任现在职主任为支书进行“一肩挑”,届时我镇实现“一肩挑”的村将达到12个,占75%。四是建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对2019年发现的2个软弱涣散党组织进行巩固提升,对2020年后进村党组织按照“八个一”的要求,抓好整顿转化。
4.抓党建促脱贫,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战。一年来,我镇调整驻村工作队员7人,组织驻村工作队员开展脱贫攻坚村际大排查2次。完善“党员+困难户”帮扶机制,让每名有能力的农村党员结对帮扶1户贫困户或困难户。表彰脱贫攻坚表现突出的党组织10个、党员60名。村集体经济不断壮大,各村集体经济收入达5万以上,5个村达10万以上。《党建促进发展 脱贫增动力》《强化党建引领 壮大集体经济》等内容分别在市、县媒体进行了宣传报道。
(二)坚持精准施策,精准发力脱贫攻坚工作
2020年,我镇预脱贫户77户169人,目前“八有一超”各项指标基本达标,9月底实现人均稳定纯收入达5000元以上。核定边缘户47户138人,脱贫监测户11户44人,均已落实结对帮扶,并采取针对性帮扶措施,及时化解返贫致贫风险。同时,我镇按照“镇不漏村、村不漏户、户不漏人、人不漏项”的要求,安排专人每天做好信息数据清洗、核实、修改,第一时间做好信息数据更新,确保信息数据质量,做到“账实相符”。2020年,我镇做好贫困人口动态调整工作,新增54人,减少74人,其中“老人户”整户动态减少5户7人,“老人户”并户管理2户2人,一般贫困户并户管理1户2人,分户1户7人。2020年,扶贫小额信贷发放236笔,贷款金额969.727万元,做到应贷尽贷,累计到期贷款处置率为99%以上。全面完成对危房存量及四类重点对象住房安全情况进行认定,全镇1073户(含2014年、2015年退出户)建档立卡贫困户住房安全情况均进行了等级鉴定,并全部上墙挂牌标识。2020年,自治区下达我镇四类重点对象农村危房改造任务116户,2019年实施并竣工验收入住51户(其中新建34户,修缮17户),2020年实施并竣工验收入住65户(新建35户,含25户建档立卡贫困户;修缮30户,含27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发放危改补助130户,补助资金283.93万元,发放率为100 %。发放贫困户产业奖补资金932户253.85万元,发放边缘户奖补资金38户11.08万元。
(三)坚持抓产业、扩优势,产业升级不断加快
一是优化柑橘产业结构,促进产业转型升级。面对目前砂糖桔产能过剩的现状,为全面提升我镇柑橘产业的市场竞争力,我镇调整优化柑橘品种结构,着力发展鹿寨蜜橙、脆蜜金桔等重点水果。此外,我镇还加强柑橘种植奖补宣传,印发宣传资料6000余份,召集种植大户、致富带头人等召开柑橘水果发展座谈会,组织有种植意向的农户到融安、融水参观学习。目前,全镇新种植脆蜜金桔152.5亩,高接金秋、金葵等其它品种410亩,新种植和高接鹿寨蜜橙18.5亩。
二是产业多样化发展,提升群众经济收益。大力发展油茶种植项目,通过在全镇范围内大力宣传发动,目前已验收合格面积667.7亩。推广优良嫁接桑,提高桑叶品质,大力推广了自动上簇、器械采茧等新技术,降低养蚕劳动强度,提高养蚕效益,促进桑蚕生产稳定增长。去冬今春,我镇实现改扩种桑园150亩,加大了和木、龙团、马龙、石妙等重点村的培训力度。蔬菜种植面积达到5000亩,品种以春椒、豆角等为主。发展禽类养殖项目,3000羽以上家禽规模养殖户有12户。加快推进“新希望”集团生猪养殖项目落地建设,目前共有各种规模养殖户24户,其中生猪养殖户6户,100头以上生猪养殖户有5户。今年,累计完成出栏肉猪1110头,累计出栏肉牛151头,累计出栏羊137头,累计出栏禽类12.62万羽,肉兔累计出栏214只,肉类总产量累计完成410.24吨,其他肉产量累计完成5.14吨,渔业总产量累计完成127.18吨。
(四)坚持抓项目、补短板,村镇建设不断完善
一是集中骨干力量,重点推进我镇土地综合整治项目。“旱改水”项目计划实施656亩,施工方已进场施工。“增减挂钩”项目计划实施400亩,获得立项批复659个地块共1220亩,共实施地块421个,约553亩,现已全部完工,正在做青苗及附作物补偿的发放工作。第二批“增减挂钩”项目(含易地扶贫搬迁)已完成复垦协议、青苗补偿表签订,共实施地块20个,约70亩,土地清表、翻耕工作已完成。同时,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委托我镇自主实施“增减挂钩”项目50个地块共97亩,可实施地块40个已全部完工,复垦面积54.08亩,现已全部种上一年生农作物,已发放种植补贴、肥力补贴并通过县级验收,目前对县级验收提出的问题已全部整改完成。“土地开垦”项目任务22500亩,该项目已完成设计勘测等工作。
二是加强集镇建设管理,对局部排污沟、街道、零星公共场所旁末硬化地带进行硬化。进一步规范市场秩序,重新规划摊位画线,完成“为民办实事”项目中长兴路国道两侧花圃的规划、招标,目前工程正在施工中。完成中和街(镇政府路口)路面的翻建。拆除违法建筑11处,共计1358㎡。查补垃圾桶和垃圾箱100余个,落实保洁员12人,清理非正规垃圾堆放点2处,规划集镇停车位400余个。
三是加强基础项目建设。完成贫困村人饮改造项目5个,分别是:江南村上司屯、圩村、桥旦屯、石灰屯饮水改造工程,和木村本寨屯饮水净化改造工程,水头村那么屯饮水管路改造工程。完成11个点人饮工程建设并开展人饮项目水价调查,新增人饮项目6个,分别是:新庆村新庆屯成套饮水净化设备安装工程,马龙村黄山屯饮水改造工程,白合村梨村屯成套饮水净化设备安装工程,德占村六暗屯饮水水源改造工程,和木村鹅颈屯成套饮水净化设备安装工程,三排村肯丛屯管网改造工程。石榴河大敖至忠东坝河段治理工程于5月30日正式开工,该河段治理涉及三排、思民两个村,目前已完成50%工程量,预计明年汛期前全部完工。同时,做好欧阳水库、六向水库、猫公岭水库的管理提升,项目已动工,预计12月底完工。
(五)坚持抓治理、保民生,民生事业蓬勃发展
1.坚持生态环境持续优化。开展春节前后大扫除活动,营造干净、整洁的节日环境。春节期间全镇累计开展大扫除50余次,累计动员干部群众1900余人次。开展抗疫爱卫运动,努力阻断病菌滋生环境。累计开展环境卫生大扫除、大整治136次,累计清理乱堆乱放、卫生死角210余处,清理禽畜粪便16吨,清理垃圾杂物558吨,清理沟塘河道58条,清理庭院(房前屋后)1960户。以提升乡村风貌工作为抓手,大力开展“三清三拆”行动。截至10月底,累计清理垃圾1530余吨,清理沟渠75条,清理畜禽粪污60多吨,拆除废弃建筑1150栋,拆除违法违规广告招牌540余幅。巩固2019年11个基本整治型村屯成效,打造今年8个“三清三拆”村屯示范点。强化对2019年基本整治型村屯的跟踪,同时加强对今年“三清三拆”村屯示范点的指导工作,开展8次镇级环境卫生例行督查活动,督查发现问题后及时反馈给各行政村,并督促在规定时间内及时完成整改。
2.注重民生保障,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一是民生事业不断改善,关注弱势群体,做好社会保障工作。2020年,累计救助城市低保对象110人次,发放低保金额4.7万元;累计救助农村低保对象18184人次,发放低保金额436.74万元。做好农村低保制度与扶贫开发政策衔接工作,纳入农村低保保障的建档立卡贫困对象1349人,低保覆盖率为38%,建档立卡贫困对象占全镇农村低保对象76%,其中已脱贫的低保户1221人,享受低保过渡期的贫困户854人。完全丧失劳动能力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且无法依靠产业就业帮扶脱贫的未脱贫人口157人,符合低保条件已纳入低保128人,纳入特困人员19人,孤儿1人,做到应保尽保。及时落实物价补贴补发工作,确保保障低保对象不因物价上涨影响基本生活,城市低保对象累计发放72人次,发放补贴4766元,农村低保对象累计发放12736人次,发放补贴52.29万元。对全镇特困供养人员302户304人,实施在敬老院集中供养28人,分散供养276人。累计发放补助资金155.68万元,临时物价补贴8.4万元。发放孤儿救助补助176人次10.44万元。特困医疗救助费发放31人次1.04万元。临时救助发放16人次3.08万元。高龄补助发放12081人次67.43万元。残疾补贴发放残疾人护理补贴和困难生活补贴共计69.74万元,其中:残疾人困难生活补贴3626人次29万元,重度护理补贴2091人次40.73万元。二是计生工作成效显著。计划生育年内出生386人,符合政策出生率为97.67%;计生关爱保险完成人数2622人,完成率达104.8%,是全县最先完成关爱保险项目的乡镇;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完成率为97.9%、全员人口数据库信息准确率和录入及时率均达100%、早孕随访信息录入率为100%,妊娠结局随访信息录入率为100%,流动人口反馈协查率为100%,各项指标完成情况均在年初上级下达的指标考核要求内。年内发生违法生育案件9宗,立案率达100%,征收社会抚养费22036元。累计为11户计生家庭申请贴息贷款22万元,为未满18周岁的独生子女1550人及双女结扎户家庭购买了爱心保险;为2972个计生对象申请购买了新农合,为1972名计生对象购买了新农保。三是做好抚恤优抚工作。全镇优抚对象共有343人,其中:有带病回乡军人1人,因公牺牲军病故军人家属3人,烈士老年子女4人,在镇伤残军人6人,老复退军人21人,参战人员179人,60岁以上退役士兵129人,1至9月共发放优抚金1650485元;发放价格临时补贴127705元;优抚对象申请住院医疗报销15人次,报销金额16825元;发放部分优抚对象优抚金34人,发放金额12400元;发放优抚对象门诊费212人,发放金额42400元。
3.文化教育事业蓬勃发展。一是严格落实“双线四包”责任制。定期召开联席工作会议,按要求开展入学组织、劝返安置工作,加强对劝返学生的关爱和教育,开设义教中职融通班,通过文化教育与职业教育相结合的方式,妥善安置返校学生,无贫困家庭适龄儿童少年失学辍学情况。二是严格落实教育资助工作。截至9月,全镇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获得教育资助1142人次,资助金额88.10065万元(其中义务教育阶段建档立卡676人次,金额30.84715万元)。义务教育阶段在校生全部享受免学杂费和教科书,建档立卡贫困户寄宿生受助率为100%。
(六)坚持抓社会治理,持续巩固社会稳定局面
1.形成由各村民小组的小网格组成各行政村的大网格,构建网格化管理体系。充分利用108名综治网格员,累计发放各类宣传资料30000余份,协助扶贫、疫情防控、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以及其他各类工作有效开展,成为我镇推进各项工作的“生力军”。
2.安排专人落实接访工作,做到“件件有回音”,对上级转发的信访件及时调查处理并答复信访人。累计接待来访37例,接待重复来访人员60例,调节成功4例,调处无效建议通过司法程序解决案件9例。接到上级转办信访件4起,办理答复2起,2起正在办理。排查矛盾纠纷29起,调处29起,调处率100%,排查山林、水利、土地三大纠纷14起,调处14起,调处率100%。
3.充分利用各种有效形式和措施开展禁毒宣传。禁毒宣传进村屯30次、家庭8次、进学校7次、进单位1次、进市场8次、进场所4次、禁种铲毒宣传2次、粘贴禁毒宣传挂图180张、悬挂宣传横幅40条。在全镇学校深入开展禁毒宣传教育系列活动,在四排二小、中心校的四年级到六年级每学期至少开设4课时毒品预防专题教育课程。在四排村委成立了社区戒毒康复工作站,设有单独社区戒毒康复办公室,制度上墙,人员配齐,工作站有5名禁毒义工。
4.保持高压态势,扎实开展扫黑除恶百日攻坚专项行动。常态化进行宣传工作,挖掘案例,累计发放宣传材料20000余份,发放宣传品600余份,立案19起,破案19起,破案率达100%,其中赌博案件4起,吸毒案件15起。刑事拘留嫌疑人4人,逮捕2人,处罚犯罪嫌疑人35人,有力地打击了涉黑涉恶犯罪团伙及黄赌毒犯罪活动。
5.加大监管力度,扎实做好安全生产工作。做好公共场所消防设施安全检查,特别是做好农村防火的宣传教育工作。大力开展危险化学品和烟花爆竹领域“打非治违”专项行动、“六打六治”活动,加强隐患排查整改。重点监督整改的隐患项目和镇级重点监督安全事故隐患8处,已全部完成整改。开展安全生产检查12次,其中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5次,交通安全、建筑工地安全、电力安全、消防安全等专项检查7次,共检查企事业单位和场所136家次,检查出隐患点148处,并责令立即整改或下发责令限期整改通知书,完成整改146处,整改率98.6%,2处正在整改。排查辖区地质灾害隐患点、易发区共12个,其中隐患点7个,易发区5个,受灾群众35户,185人。在主要交通路口悬挂道路交通横幅80余幅,排查道路安全隐患150余次,发现隐患10处并全部整改完毕。劝导交通违法行为车辆750余次,劝导交通违法行为人3000余次,录入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信息系统9063次,发放宣传资料4000余份。
(七)坚持做好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
加强对全镇人口普查工作的组织领导,成立人口普查领导小组,组建人口普查办公室并配置专门的办公室,保证相应的办公条件。按要求足额配备普查指导员及普查员,共选聘17名普查指导员和139名普查员。通过举办综合人普业务知识培训班,培训“两员”156人次,让普查指导员及普查员熟练掌握工作流程、指标内涵、统计口径、填报方法、数据审核等各项具体操作规范,为我镇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的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目前我镇正处于普查摸底工作的关键时期,已完成摸底户数6529户,按时按质完成人口普查摸底工作任务。
二、存在的问题
今年以来,我镇的各项工作尽管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遇到了一些困难和问题,这主要表现在:一是脱贫攻坚时间紧、难度大,任务艰巨,还有不少硬骨头要啃;二是产业结构比较单一,经济发展抗风险能力不足;三是农村基础设施、社会民生事业与群众期盼还存在一定差距;四是集镇建设管理,城乡统筹融合发展,亟待强化提升。
三、2021年工作计划
2021年,我镇将坚持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及习近平总书记对广西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突出抓好基层党组织建设,社会管理、新农村建设,作风建设等重点工作,攻坚克难,锐意进取,推动全镇经济社会各项事业持续发展。
(一)加强思想政治建设
切实抓好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学习贯彻工作。进一步丰富学习途经,灵活学习方式,切实使全镇广大职工干部和全体党员党的十九大精神入心入脑,并与实际工作紧密结合,在干中学,在学中干。
(二)全力做好村“两委”换届
严格按照相关程序,逐村分析研判,一村一策,选优配强,并加强对新一届的村两委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切实增强凝聚力、战斗力,为下一步乡村振兴工作提供坚实的组织保障。
(三)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提升产业政策宣传力度,用好产业扶持资金和扶贫小额信贷政策,扩大产业扶贫成效。优先支持贫困劳动力务工就业,用活非固定性村级扶贫公益性岗位,实现就近就地就业,确保贫困群众工资性收入基本稳定。持续推进危房改造工程,妥善解决贫困户、边缘户住房问题。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紧盯脱贫户、脱贫监测户、边缘户,及早发现风险苗头,提前采取针对性的帮扶措施,确保全面小康路上不漏一户、不落一人,进一步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果。
(四)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优化产业结构,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发展特色优质农业,优化柑橘品种结构,推进油茶种植、生猪养殖项目,降低产业风险。
(五)着力保障改善民生福祉
一是密切关注弱势群体,全力做好困难群众脱困解困工作,提高城乡低保补助标准,全面落实社会救助、养老、医保、优抚等政策,加大对各类特殊困难群体精准帮扶和救助力度。二是促进教育事业优先发展。持续开展支教轮教,促进农村师资均衡配置。加强对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心理辅导和关爱帮扶工作,全面掌握贫困家庭学生学习生活情况,做到“一个不错、一个不漏”,力保学生入学率100%。开展法制宣传进校园、校园周边环境整治活动,杜绝安全事故和校园欺凌事件发生,构建文明安全和谐校园。三是推进文体事业繁荣发展。争取上级文体及“一事一议”项目资金,建设村屯标准灯光篮球场、文体活动场所,不断夯实文体基础设施。保护利用百余年三排古戏台,传承与发展四排彩调文化,鼓励群众创作具有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的彩调作品,并适时在古戏台、篮球广场进行展演。加强篮球后备人才储备,举办青少年、篮球裁判员公益培训班。深入开展群众性文体活动,不断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持续提升“彩调之乡”、“篮球之乡”影响力。
(六)切实维护安全稳定局面
高度重视信访维稳工作,注重对民情民声的梳理分析,注重解决群众反映的问题,不断提升源头防范和治理能力。严格落实安全生产各项制度,加大排查工作力度,强化监督管理,切实消除安全隐患。
(七)全力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稳步提升生态宜居品质
一是加快推进白合桥头至三里河桥头的环集镇道路建成,并投入使用,缓解集镇交通压力。对柏力水库、寨南水库、歪项水库和猫公岭水库的进库道路进行维修。二是持续改善村屯生态环境。充分发挥集镇垃圾处理站及村级垃圾站功能作用,做好垃圾收集、清运、处理工作。加大秸秆禁烧宣传力度,依法严禁秸秆露天焚烧。严格落实“河长制”,完善镇、村“河长制”体系,扎实开展常态化巡河。积极开展植树造林,加强森林资源管护,严厉打击违法采伐及非法占用行为,持续改善村屯生态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