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一探“民生蛋糕”温度——“2014•盘点鹿寨”系列专题报道之六
来源:
鹿寨县信息办  |
发布日期:
2015-01-29 09:26
 | 作者:
廖元锋
2014年,我县不断扩大民生投入,群众幸福指数不断提升。全年我县积极争取并落实资金4.03亿元,大力开展自治区、市、县三级为民办实事项目。共投入4900万元,建设教师保障房、经济适用住房、限价商品房、廉住房等各类保障性住房1656套,中低收入群体的住房困难问题得到逐步解决。共发放城乡低保金、民政医疗救助金、因灾倒损住房恢复重建资金等各类社会救助资金4167万元,受益人群达19.6万人次,一幅宏大的民生画卷美丽动人。
医改红利惠及百姓
“以前看病报销,都是要跑好几趟才办理好,实在是太麻烦了。现在不一样了,只要在医院核对信息后,就可以直接在医院报销了,简单又省心。这样的惠民政策,就是好啊!”四排镇三排村的韦先生深有感触地说。 我县作为广西县级公立医院改革试点中的试点,积极稳妥推进公立医院改革。我县以医药价格改革为突破口,破除“以药补医”机制,取得了“三升两降”的成效,即:与2013年相比,门诊急诊就诊人次和出院人次上升、新农合患者县域内住院率提高到82.7%,药占比降低,全县新农合住院患者人均自付费用下降86.47元,为患者减负300多万元。 我县大力实施医疗惠民工程,让百姓受益匪浅。实行药品零差率,为患者减负860万元;开展农村改厕,实行孕产妇分娩补助,给三类人群免费送药,群众受益600多万元。新农合参合率为99.97%,参合农民政策补偿比例达75%以上,农村重大疾病保险报销1991人次,年度最高报销达15万元,有效缓解了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沐浴幸福教育雨露
“城南新区建起了标准化的公办幼儿园,孩子入园不用再挤到老城区的县直机关幼儿园,这事谁遇上了都高兴呀!”说起新建成的城南幼儿园,廖先生和韦女士夫妇笑颜逐开。 “为缓解入园难问题,我县投资近两千万元、划拨土地建设总建筑面积5500平方米的城南幼儿园。”县教育局副局长莫宏兴介绍,2014年秋季学期,城南幼儿园正式启用,目前有150名孩子入园。 民生为本,教育为大。近几年来,县委、县政府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入园难、上好学难”问题,筹措资金9.76亿元投入到教育领域。其中投资3.7亿元,建成并投入使用总建筑面积16.2万平方米的教育集中区,使全县初中生均校舍建筑面积达10.5平方米、小学生均建筑面积达9.7平方米。同时对农村闲置校舍改建成幼儿园,鼓励私人自办民营幼儿园,目前全县各乡镇均建有公办幼儿园,民营幼儿园近60家。 我县制定执行《鹿寨县教师管理改革实施方案》,建立“县管校用”、教师轮岗交流等管理新机制,有效推动优质教育合理流动,促进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让孩子们沐浴幸福教育的雨露。文体事业繁荣发展
“在元旦的头一夜,县老年大学文艺队来我们屯里举行精彩的文艺演出,与村民一道跳起广场舞,共同迎接新年的到来。”鹿寨镇角塘村查比屯林双贵说,随着“文化兴县”战略的深入实施,查比屯建成了公共服务中心、戏台、篮球场、文化长廊等“六个一”工程,县里面的文艺团体经常到屯里开展送戏下乡活动,丰富了村民的文化生活。 2014年,我县文化艺术中心项目全面进入施工阶段,17个村级公共服务中心全面完工,文化产业大厦项目已初步完成方案设计,建设村村通调频广播无线发射台站1个,县城数字影院正式投入使用,文体基础设施建设有效推进。 这一年,我县广泛深入开展第五届“三月三”山歌节、第五届“鹿之声”群众文艺汇演、第三届“书香鹿寨—全民阅读节”、村级男子篮球赛、“田野欢歌”等群众文体活动,中渡古镇文化博物馆完成全部陈列布展工作,“两馆一站”实现免费开放,体育活动中心建设加快,完成农村电影公益性放映1432场,文化事业蓬勃发展,顺利通过“全国文化先进县”复审。大力推动体育事业发展,我县运动员韦永丽、蒙成在第十七届亚运会、第二届青奥会等国际赛事获3枚金牌,1枚银牌,竞技体育成绩斐然。 记者杨继强 责任编辑:陈志良 编辑:廖元锋
分享本页面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