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寨文史——抗战之初投奔八路军、新四军的鹿寨人

发布日期:2012-05-07 16:07
来源:鹿寨县政协提案文史委
  • 字体大小:[
  • ]

三十功名尘与土 八千里路云和月

——抗战之初投奔八路军、新四军的鹿寨人

周 彤(1911—1968),原名仕义,中共党员,榴江县鹿寨镇人。

周彤少年时代在故乡读书,1932年升入广西省立第三中学(今桂林中学),毕业后考入上海蒙藏学院,在学院中受进步思想影响,于1936年3月秘密参加中国共产党。之后,奉命在北平、西安等地做地下工作,负责党内交通及对外宣传活动。

1938年9月调陕北公学学习,结业后分配到抗日军政大学总校工作,负责组织和保卫。抗日战争末期和解放战争期间,在华北及东北解放区从事城工与军管会安全保卫。

1949年11月随军南下参加解放广西战役。广西解放后,被委派为梧州市首任公安局长,后调任柳州市公安局长,为肃清敌伪残余势力、巩固新生政权做了大量工作,后任柳州市副市长、市委副书记兼市长。

1957年冬被错划为“右派”。1968年“文化大革命”中被迫害致死。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获平反昭雪。

周一峰(1915—1991),又名民风,中共党员,壮族,榴江县新村人。

1935年周一峰在上海复旦大学读书时接受进步思想,积极投身抗日救亡学生运动;1938年2月参加中国共产党。之后,被派到江苏省国民党地方军队中从事兵运工作。1942年后,历任中共苏中四地委委员、组织部长和军分区政治部组织部副部长。

1946年解放战争中,任团政委,率部参加苏中“七战七捷”之役,旋坚持敌后斗争,担任苏中九分区政委和地委书记。

全国解放后,1949—1955年,周一峰担任中共松江地委副书记、苏州地委书记和苏州市委书记;1956年任江苏省副省长。

“文化大革命”中周一峰受迫害,蒙冤10载。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获平反,恢复工作,先后担任江苏省建委主任、中共江苏省委常委、省委秘书长、省政府常务副省长及中共十二大代表与六届、七届全国政协委员。

1983年至1985年,周一峰年近七旬,仍接受中央委托,率领工作组到广西、安徽两省区工作,深入实际,调查研究,正确执行方针政策,妥善处理历史遗留问题和建党工作问题,完成中央交办任务,深受群众好评。

1991年4月30日,周一峰病逝于南京。

张望明(1913—1994年),又名存堂,中共党员,中渡县中渡镇人。

张望明在中渡两等小学毕业后升入广西省立第四中学(今柳州中学),在学校中接受进步思想影响,参加学生运动,成为中坚骨干。1938年春到延安,同年七月参加中国共产党,在陕北公学结业后,分配到八路军野战部队政治部门从事组织、宣传工作;解放战争中在师、团两级政治部门亦从事该项负责工作。

1955年3月,任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人民武装部副政委、政委。1958年转业到黑龙江省人事厅工作。离休后定居桂林市。1994年病逝于桂林市。

  (1921—1980),原名中萱,中共党员,壮族,雒容县角塘村人。

1935年前后,林芳在家乡读书受进步老师和同学影响,阅读不少进步书籍,特别是《社会发展史》一书,对其影响尤深。升入广西省立四中(今柳州中学)后,年岁日增,思想更为激进,遂萌发参加革命实际行动念头。

1938年春,林芳与几个同学经桂林八路军办事处秘密安排,投奔延安报考抗日军政大学第四期;同年6月参加中国共产党。

抗日军政大学毕业后至1946年夏天抗战胜利,林芳一直在延安八路军后方留守兵团政治部烽火剧团工作,历任政治宣传员、分队长、政治指导员及教育科长等职。

三年解放战争期间,林芳在东北军区和第四野战军某部任团副政委、团政委,参加过辽沈、平津、渡江诸役;解放广西战役中,任解放军某师政治部主任。

1950年初县境土匪暴乱,形势严重,为加强领导,1950年10月,林芳调离部队,被任命为中共雒容县委第一书记(因原已任命有书记),负责全面工作。到任后,发动依靠群众,在解放军主力部队支持下,很快平息匪乱。

1951年6月,雒容、中渡、榴江三县合并鹿寨县前,调任柳州专区公安处长;后任桂西壮族自治区公安局长、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和广西省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党组副书记,在肃清敌伪残余势力、巩固新生政权的斗争中,发挥了重大作用。

1958年春被错划为“右派”,蒙冤20载,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获平反昭雪。1980年在南宁病逝。(作者:吴 狄


打印本页 关闭

版权所有:(C) 2016 鹿寨县人民政府 主办:柳州市鹿寨县人民政府 承办:鹿寨县信息化建设中心 网站标识码:4502230046 维护电话:0772-6819789 仅受理网站建设维护相关事宜

地址:鹿寨县创业路2号 政府热线电话:0772-6812345 县政府邮箱:lzxzfbgs@126.com 投稿:lzzfw@126.com

桂ICP备06009684号-1 桂公网安备 45022302000043号 

返回 风情鹿寨 导航
鹿寨文史——抗战之初投奔八路军、新四军的鹿寨人

发布时间:2012-05-07 16:07 来源:鹿寨县政协提案文史委

三十功名尘与土 八千里路云和月

——抗战之初投奔八路军、新四军的鹿寨人

周 彤(1911—1968),原名仕义,中共党员,榴江县鹿寨镇人。

周彤少年时代在故乡读书,1932年升入广西省立第三中学(今桂林中学),毕业后考入上海蒙藏学院,在学院中受进步思想影响,于1936年3月秘密参加中国共产党。之后,奉命在北平、西安等地做地下工作,负责党内交通及对外宣传活动。

1938年9月调陕北公学学习,结业后分配到抗日军政大学总校工作,负责组织和保卫。抗日战争末期和解放战争期间,在华北及东北解放区从事城工与军管会安全保卫。

1949年11月随军南下参加解放广西战役。广西解放后,被委派为梧州市首任公安局长,后调任柳州市公安局长,为肃清敌伪残余势力、巩固新生政权做了大量工作,后任柳州市副市长、市委副书记兼市长。

1957年冬被错划为“右派”。1968年“文化大革命”中被迫害致死。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获平反昭雪。

周一峰(1915—1991),又名民风,中共党员,壮族,榴江县新村人。

1935年周一峰在上海复旦大学读书时接受进步思想,积极投身抗日救亡学生运动;1938年2月参加中国共产党。之后,被派到江苏省国民党地方军队中从事兵运工作。1942年后,历任中共苏中四地委委员、组织部长和军分区政治部组织部副部长。

1946年解放战争中,任团政委,率部参加苏中“七战七捷”之役,旋坚持敌后斗争,担任苏中九分区政委和地委书记。

全国解放后,1949—1955年,周一峰担任中共松江地委副书记、苏州地委书记和苏州市委书记;1956年任江苏省副省长。

“文化大革命”中周一峰受迫害,蒙冤10载。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获平反,恢复工作,先后担任江苏省建委主任、中共江苏省委常委、省委秘书长、省政府常务副省长及中共十二大代表与六届、七届全国政协委员。

1983年至1985年,周一峰年近七旬,仍接受中央委托,率领工作组到广西、安徽两省区工作,深入实际,调查研究,正确执行方针政策,妥善处理历史遗留问题和建党工作问题,完成中央交办任务,深受群众好评。

1991年4月30日,周一峰病逝于南京。

张望明(1913—1994年),又名存堂,中共党员,中渡县中渡镇人。

张望明在中渡两等小学毕业后升入广西省立第四中学(今柳州中学),在学校中接受进步思想影响,参加学生运动,成为中坚骨干。1938年春到延安,同年七月参加中国共产党,在陕北公学结业后,分配到八路军野战部队政治部门从事组织、宣传工作;解放战争中在师、团两级政治部门亦从事该项负责工作。

1955年3月,任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人民武装部副政委、政委。1958年转业到黑龙江省人事厅工作。离休后定居桂林市。1994年病逝于桂林市。

  (1921—1980),原名中萱,中共党员,壮族,雒容县角塘村人。

1935年前后,林芳在家乡读书受进步老师和同学影响,阅读不少进步书籍,特别是《社会发展史》一书,对其影响尤深。升入广西省立四中(今柳州中学)后,年岁日增,思想更为激进,遂萌发参加革命实际行动念头。

1938年春,林芳与几个同学经桂林八路军办事处秘密安排,投奔延安报考抗日军政大学第四期;同年6月参加中国共产党。

抗日军政大学毕业后至1946年夏天抗战胜利,林芳一直在延安八路军后方留守兵团政治部烽火剧团工作,历任政治宣传员、分队长、政治指导员及教育科长等职。

三年解放战争期间,林芳在东北军区和第四野战军某部任团副政委、团政委,参加过辽沈、平津、渡江诸役;解放广西战役中,任解放军某师政治部主任。

1950年初县境土匪暴乱,形势严重,为加强领导,1950年10月,林芳调离部队,被任命为中共雒容县委第一书记(因原已任命有书记),负责全面工作。到任后,发动依靠群众,在解放军主力部队支持下,很快平息匪乱。

1951年6月,雒容、中渡、榴江三县合并鹿寨县前,调任柳州专区公安处长;后任桂西壮族自治区公安局长、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和广西省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党组副书记,在肃清敌伪残余势力、巩固新生政权的斗争中,发挥了重大作用。

1958年春被错划为“右派”,蒙冤20载,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获平反昭雪。1980年在南宁病逝。(作者:吴 狄


版权所有:(C) 2016 鹿寨县人民政府

地址:鹿寨县创业路2号 政府热线电话:0772-6812345

县政府邮箱:lzxzfbgs126.com 投稿:lzzfw126.com

维护电话:0772-6819789 网站标识码:4502230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