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寨文史——夜闯日本鬼子窝

发布日期:2008-02-20 16:01
来源:鹿寨县政协提案文史委
  • 字体大小:[
  • ]
阿九,姓黄,原籍广东。家境贫寒。因之,十四、五岁便流落广西,在雒容县(今鹿寨县雒容镇)塘边村一财主家干“半耕锄”。到二十岁上,阿九已长成一米七的个儿。豹头环眼,虎背熊腰,膂力过人。

那一年(1944年)秋季,日本鬼子入侵广西,雒容沦陷。境内,湘桂铁路、桂柳公路边上的村庄,早已举村向山区旷野“逃亡”。这时,阿九的东家已逃到仙姑岭。遵东家之嘱,阿九则来往于仙姑岭、塘边村之间照顾两头。

有一日,阿九由塘边村去仙姑岭,在路上遇着一个刚由俄洲村鬼子窝里逃出的后生哥。他对阿九说:扎在俄洲村的那三四十个鬼子凶得很,见人抓人,见物抢物。现在已经抓到了十几个老百姓,听说是抓给过往俄洲的鬼子做夫子用的。每天早晨,鬼子就令被他们抓住的人,一个个脱得一丝不挂地绕着村里的晒谷坪跑步取乐,晚上则关在一幢院子里。这后生哥是在跑步时冒死逃出来的,逃到狮子山遇上自己人才得了一身遮羞的裤褂。“X他娘!”阿九听了,气不打一处来,“中国人可杀不可辱。鬼子不是娘养的。不揍他个小日本,我阿九誓不为人。我今晚就去闯一闯,把那些兄弟姐妹救出来。”

阿九是个血性汉子。一言既出,驷马难追。那天,当日头才落山,月亮才露脸时,他已邀集了四个哥儿兄弟们,各自都带上“家伙”,大步流星地下了仙姑岭 。

这一日,正是农历九月月中,风清气爽,月色溶溶。阿九们下了仙姑岭,踏着月光,逢山过山,逢水过水,越过狮子山,进抵俄洲村,月亮正移到中天。这时的俄洲村,除铁桥两岸的桥头堡闪着两点昏暗的亮光,离铁桥两千米、扎着鬼子的那座财主院落的屋顶冒着青烟外,村子里什么动静也没有。月明人静夜,正是救人时。为了防备打草惊蛇,阿九叫那四个哥儿都留在村外,守住由铁桥入村的道口,监视桥头堡里鬼子的动静,他则独自摸向扎着鬼子的院子察看虚实。

阿九布置停当,很快就侧身闪到那幢院子。他“猫”到大门边探头一看,只见大门是敞开的,只有一个鬼子搂着三八枪倚着门边打盹儿。阿九无意惊动这个站岗的鬼子,所以不从大门闯进去,而是绕到院子的后墙,翻身上了屋顶,然后揭开几块瓦片向屋子里瞧。这幢大屋的楼板已被鬼子撬去当柴烧了,阿九揭开瓦片,便见三间正屋的中央各烧着一堆火,三十多个鬼子都向着火堆合衣躺着,而那些刀刀枪枪一字儿挂靠在墙根儿上。阿九见此情景,禁不住馋得心头痒痒,他几次想跳下屋子去抓它几杆三八枪,但又怕捅了马蜂窝,抹不上蜜反遭剌。他很恨自己没有手榴弹,否则扔下去三五只,定叫鬼子“一锅煮”。知己知彼,百战不殆。阿九不识字,更未曾读过兵书,可是他胆大而心细,知道此情此境莽撞不得,还是慎重点儿,把人先救出来要紧。因此,他便弓着身子从正屋屋脊沿着天井围墙到了前院。前院是三间小屋,被鬼子抓来的十多个人被关在首间。这间屋,门上插着大铁锁,窗口被断头砖堵着。阿九从墙上跳下天井,刚捅开窗口上的两块半截砖,被关在屋里的人已全都警觉起来。阿九趁着月光努了努嘴,并向他们作了个手势,眨眼工夫,窗口上的半截砖已然全被掏开。阿九用五寸刀削断了两根木头窗栅,那十多个男男女女,一个紧跟着一个地跳出窗外来……

“八格牙鲁,死了死了的!”当阿九领着大伙儿冲出大门向狮子山方向奔去时,那个搂枪靠在门边打盹儿的鬼子方才发觉。只见他“哇哇哇”地怪叫一阵之后,便胡乱地放了几枪。枪声一响,院子里的、桥头堡里的鬼子全炸了锅:喊声、枪声闹成一片。这时在铁桥道口监听鬼子动静的那四个小伙子,听到鬼子一片混乱,知道阿九救人已经得手,也乓乓乒乒地放了好几枪,表示接应。这一夜,俄洲的鬼子兵大败亏输,“喀咯,喀咯”地胡乱放了一夜的枪。正是:血性男儿强中强,敢闯狼窝救老乡;来无踪迹去无影,气得鬼子乱放枪。(作者:沈光明


打印本页 关闭

版权所有:(C) 2016 鹿寨县人民政府 主办:柳州市鹿寨县人民政府 承办:鹿寨县信息化建设中心 网站标识码:4502230046 维护电话:0772-6819789 仅受理网站建设维护相关事宜

地址:鹿寨县创业路2号 政府热线电话:0772-6812345 县政府邮箱:lzxzfbgs@126.com 投稿:lzzfw@126.com

桂ICP备06009684号-1 桂公网安备 45022302000043号 

返回 风情鹿寨 导航
鹿寨文史——夜闯日本鬼子窝

发布时间:2008-02-20 16:01 来源:鹿寨县政协提案文史委
阿九,姓黄,原籍广东。家境贫寒。因之,十四、五岁便流落广西,在雒容县(今鹿寨县雒容镇)塘边村一财主家干“半耕锄”。到二十岁上,阿九已长成一米七的个儿。豹头环眼,虎背熊腰,膂力过人。

那一年(1944年)秋季,日本鬼子入侵广西,雒容沦陷。境内,湘桂铁路、桂柳公路边上的村庄,早已举村向山区旷野“逃亡”。这时,阿九的东家已逃到仙姑岭。遵东家之嘱,阿九则来往于仙姑岭、塘边村之间照顾两头。

有一日,阿九由塘边村去仙姑岭,在路上遇着一个刚由俄洲村鬼子窝里逃出的后生哥。他对阿九说:扎在俄洲村的那三四十个鬼子凶得很,见人抓人,见物抢物。现在已经抓到了十几个老百姓,听说是抓给过往俄洲的鬼子做夫子用的。每天早晨,鬼子就令被他们抓住的人,一个个脱得一丝不挂地绕着村里的晒谷坪跑步取乐,晚上则关在一幢院子里。这后生哥是在跑步时冒死逃出来的,逃到狮子山遇上自己人才得了一身遮羞的裤褂。“X他娘!”阿九听了,气不打一处来,“中国人可杀不可辱。鬼子不是娘养的。不揍他个小日本,我阿九誓不为人。我今晚就去闯一闯,把那些兄弟姐妹救出来。”

阿九是个血性汉子。一言既出,驷马难追。那天,当日头才落山,月亮才露脸时,他已邀集了四个哥儿兄弟们,各自都带上“家伙”,大步流星地下了仙姑岭 。

这一日,正是农历九月月中,风清气爽,月色溶溶。阿九们下了仙姑岭,踏着月光,逢山过山,逢水过水,越过狮子山,进抵俄洲村,月亮正移到中天。这时的俄洲村,除铁桥两岸的桥头堡闪着两点昏暗的亮光,离铁桥两千米、扎着鬼子的那座财主院落的屋顶冒着青烟外,村子里什么动静也没有。月明人静夜,正是救人时。为了防备打草惊蛇,阿九叫那四个哥儿都留在村外,守住由铁桥入村的道口,监视桥头堡里鬼子的动静,他则独自摸向扎着鬼子的院子察看虚实。

阿九布置停当,很快就侧身闪到那幢院子。他“猫”到大门边探头一看,只见大门是敞开的,只有一个鬼子搂着三八枪倚着门边打盹儿。阿九无意惊动这个站岗的鬼子,所以不从大门闯进去,而是绕到院子的后墙,翻身上了屋顶,然后揭开几块瓦片向屋子里瞧。这幢大屋的楼板已被鬼子撬去当柴烧了,阿九揭开瓦片,便见三间正屋的中央各烧着一堆火,三十多个鬼子都向着火堆合衣躺着,而那些刀刀枪枪一字儿挂靠在墙根儿上。阿九见此情景,禁不住馋得心头痒痒,他几次想跳下屋子去抓它几杆三八枪,但又怕捅了马蜂窝,抹不上蜜反遭剌。他很恨自己没有手榴弹,否则扔下去三五只,定叫鬼子“一锅煮”。知己知彼,百战不殆。阿九不识字,更未曾读过兵书,可是他胆大而心细,知道此情此境莽撞不得,还是慎重点儿,把人先救出来要紧。因此,他便弓着身子从正屋屋脊沿着天井围墙到了前院。前院是三间小屋,被鬼子抓来的十多个人被关在首间。这间屋,门上插着大铁锁,窗口被断头砖堵着。阿九从墙上跳下天井,刚捅开窗口上的两块半截砖,被关在屋里的人已全都警觉起来。阿九趁着月光努了努嘴,并向他们作了个手势,眨眼工夫,窗口上的半截砖已然全被掏开。阿九用五寸刀削断了两根木头窗栅,那十多个男男女女,一个紧跟着一个地跳出窗外来……

“八格牙鲁,死了死了的!”当阿九领着大伙儿冲出大门向狮子山方向奔去时,那个搂枪靠在门边打盹儿的鬼子方才发觉。只见他“哇哇哇”地怪叫一阵之后,便胡乱地放了几枪。枪声一响,院子里的、桥头堡里的鬼子全炸了锅:喊声、枪声闹成一片。这时在铁桥道口监听鬼子动静的那四个小伙子,听到鬼子一片混乱,知道阿九救人已经得手,也乓乓乒乒地放了好几枪,表示接应。这一夜,俄洲的鬼子兵大败亏输,“喀咯,喀咯”地胡乱放了一夜的枪。正是:血性男儿强中强,敢闯狼窝救老乡;来无踪迹去无影,气得鬼子乱放枪。(作者:沈光明


版权所有:(C) 2016 鹿寨县人民政府

地址:鹿寨县创业路2号 政府热线电话:0772-6812345

县政府邮箱:lzxzfbgs126.com 投稿:lzzfw126.com

维护电话:0772-6819789 网站标识码:4502230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