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 狄
中共“七大”(1945年8月15日抗日胜利前夕,在延安召开)修改的《中国共产党章程》规定:因地区社情复杂与斗争艰巨,为加强领导,可建立党的工作委员会。“四十八弄工委”,全称“中国共产党四十八弄工作委员会”,正是在特定年代,依照这一明确规定组建的。从建立到撤销,时间虽然不长,但对于加强领导,统一指挥各县武装力量,彻底肃清匪患、解放贫苦人民、促进土地改革斗争、巩固新生政权,却起了不可磨灭的积极作用!白云苍狗,岁月匆匆,尽管过去了60年,如今追忆回想,仍然令人记忆犹新,春华秋实,沧桑巨变。
1951年4月15日,盘踞四十八弄的股匪被我军剿灭以后,周边永福、融安、柳城及鹿寨县相继于1951年冬和1952年春,进行大规模的土地改革,以摧毁几千年封建社会的土地所有制度,解放贫苦农民,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进一步巩固人民政权。
然而,“土改”是一场翻天覆地的反封建斗争,引起了封建地主阶级的拼命反抗;加之重点剿匪斗争中漏网匪首、惯匪及暗藏的敌特分子的破坏活动,纵横200多华里四十八弄的千山百峒中,仍然有一股反共反人民的政治暗流,如国民党的少将覃正旺和他的四弟、国民党桂林绥靖公署第4支队上校司令覃丽天,在我军重点剿匪中漏网逃脱后仍在活动;匪第128军团长黄丁犹及其两个儿子也在流窜破坏,曾枪杀我柳城县公安干警和民兵;中渡镇贝塘村惯匪营长覃万国,竟敢混进中渡古城和黄腊村露天电影院,与群众一起看电影!气焰十分嚣张。当我军和公安干警追捕时,这些漏网的匪徒,则利用四十八弄地处上述4个县边界的复杂地形,忽东忽西,时南时北,由这个县蹿到那个县,又由那个县逃到这个县,与我军及公安部门玩起了“游击”战;暗藏的敌特分子亦乘机造谣蛊惑,引起了群众的惊恐和不安。
针对上述情况,为加强鹿寨及融安、柳城县边界四十八弄山区的领导工作,1952年5月24日,经报请广西省委及广西军区党委批准,中共柳州地方委员会和柳州军分区党委发出通知,组建了“中共四十八弄工作委员会”,人民解放军黄江部队的曾团长任书记,柳州专区公安处副处长兼侦察科长江明任副书记。1952年6月30日,“工委”领导成员调整,原柳北游记总队政治部主任林润葱任书记,鹿寨县长石庆瑞、江明任副书记。“工委会”驻地初在中渡古城,后移平山区,直属中共柳州地方委员会领导。柳州地委除了从公安处及四十八弄周边3个县公安局抽调精兵强将组织侦缉力量,统归“工委”领导以外,还请调了人民解放军黄江部队一个加强步兵营,分别驻节中渡、平山和高坡村,严阵以待,随时出击,以安定民心,保证土地改革的顺利进行。
“工委”成立后,首先侦破、缉捕1950年和1951年追剿及“重点”剿匪中漏网、潜伏暗藏的敌特分子;其次是组织若干个精干的追缉小组,依靠群众和民兵,深挖、穷追公开窜扰的匪首。8月26日,在中渡区高坡村召开万人公审大会,处决了6个暗藏的特务、漏网匪首和反动地主。30日,又在平山区召开万人公审公判大会,判处9人徒刑;处决首恶分子4人。10月下旬,在中渡区黄腊、山尖村交界地追击战中,击毙了气焰嚣张的匪营长覃万国。恶贯满盈的匪团长黄丁犹及其两个儿子黄亚六、黄亚于,在柳城、鹿寨两县交界处的东泉镇附近,也被我追缉组和民兵击毙。隐患肃清,群众放心,热情高涨,土地改革及山区生产得以顺利进行。
1952年深秋,中共四十八弄工作委员会完成各项任务后奉命撤销,交还柳城、融安、鹿寨3个县所属四十八弄山区各区、乡、镇原建制。
只有中渡镇贝塘村人、国民党陆军少将覃正旺及其四弟、国民党桂林绥靖公署第4支队上校司令覃丽天,下落不明。有人说,重点剿匪已为我军及民兵击毙,但打扫战场时却不见尸体;又有人说,重点剿匪时我军穷追猛打,二覃走投无路已经自杀,可是数十年来,从未见群众发现横陈山野的尸骸;还有人说,重点剿匪时兵荒马乱,二覃乘隙逃出包围圈,跑到香港、台湾或海外了,然而,近年来不少鹿寨籍人士自港、台及国外归来省亲祭祖,亦从未听一人论及。 总之,在旧时代亦官亦匪,亦军亦商,表面上道貌岸然;暗地里杀人越货、包种鸦片、毒害人民的覃正旺和覃丽天,究竟下落如何?迄今仍然是一个谜。
版权所有:(C) 2016 鹿寨县人民政府 主办:柳州市鹿寨县人民政府 承办:鹿寨县信息化建设中心 网站标识码:4502230046 维护电话:0772-6819789 仅受理网站建设维护相关事宜
地址:鹿寨县创业路2号 政府热线电话:0772-6812345 县政府邮箱:lzxzfbgs@126.com 投稿:lzzfw@126.com
吴 狄
中共“七大”(1945年8月15日抗日胜利前夕,在延安召开)修改的《中国共产党章程》规定:因地区社情复杂与斗争艰巨,为加强领导,可建立党的工作委员会。“四十八弄工委”,全称“中国共产党四十八弄工作委员会”,正是在特定年代,依照这一明确规定组建的。从建立到撤销,时间虽然不长,但对于加强领导,统一指挥各县武装力量,彻底肃清匪患、解放贫苦人民、促进土地改革斗争、巩固新生政权,却起了不可磨灭的积极作用!白云苍狗,岁月匆匆,尽管过去了60年,如今追忆回想,仍然令人记忆犹新,春华秋实,沧桑巨变。
1951年4月15日,盘踞四十八弄的股匪被我军剿灭以后,周边永福、融安、柳城及鹿寨县相继于1951年冬和1952年春,进行大规模的土地改革,以摧毁几千年封建社会的土地所有制度,解放贫苦农民,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进一步巩固人民政权。
然而,“土改”是一场翻天覆地的反封建斗争,引起了封建地主阶级的拼命反抗;加之重点剿匪斗争中漏网匪首、惯匪及暗藏的敌特分子的破坏活动,纵横200多华里四十八弄的千山百峒中,仍然有一股反共反人民的政治暗流,如国民党的少将覃正旺和他的四弟、国民党桂林绥靖公署第4支队上校司令覃丽天,在我军重点剿匪中漏网逃脱后仍在活动;匪第128军团长黄丁犹及其两个儿子也在流窜破坏,曾枪杀我柳城县公安干警和民兵;中渡镇贝塘村惯匪营长覃万国,竟敢混进中渡古城和黄腊村露天电影院,与群众一起看电影!气焰十分嚣张。当我军和公安干警追捕时,这些漏网的匪徒,则利用四十八弄地处上述4个县边界的复杂地形,忽东忽西,时南时北,由这个县蹿到那个县,又由那个县逃到这个县,与我军及公安部门玩起了“游击”战;暗藏的敌特分子亦乘机造谣蛊惑,引起了群众的惊恐和不安。
针对上述情况,为加强鹿寨及融安、柳城县边界四十八弄山区的领导工作,1952年5月24日,经报请广西省委及广西军区党委批准,中共柳州地方委员会和柳州军分区党委发出通知,组建了“中共四十八弄工作委员会”,人民解放军黄江部队的曾团长任书记,柳州专区公安处副处长兼侦察科长江明任副书记。1952年6月30日,“工委”领导成员调整,原柳北游记总队政治部主任林润葱任书记,鹿寨县长石庆瑞、江明任副书记。“工委会”驻地初在中渡古城,后移平山区,直属中共柳州地方委员会领导。柳州地委除了从公安处及四十八弄周边3个县公安局抽调精兵强将组织侦缉力量,统归“工委”领导以外,还请调了人民解放军黄江部队一个加强步兵营,分别驻节中渡、平山和高坡村,严阵以待,随时出击,以安定民心,保证土地改革的顺利进行。
“工委”成立后,首先侦破、缉捕1950年和1951年追剿及“重点”剿匪中漏网、潜伏暗藏的敌特分子;其次是组织若干个精干的追缉小组,依靠群众和民兵,深挖、穷追公开窜扰的匪首。8月26日,在中渡区高坡村召开万人公审大会,处决了6个暗藏的特务、漏网匪首和反动地主。30日,又在平山区召开万人公审公判大会,判处9人徒刑;处决首恶分子4人。10月下旬,在中渡区黄腊、山尖村交界地追击战中,击毙了气焰嚣张的匪营长覃万国。恶贯满盈的匪团长黄丁犹及其两个儿子黄亚六、黄亚于,在柳城、鹿寨两县交界处的东泉镇附近,也被我追缉组和民兵击毙。隐患肃清,群众放心,热情高涨,土地改革及山区生产得以顺利进行。
1952年深秋,中共四十八弄工作委员会完成各项任务后奉命撤销,交还柳城、融安、鹿寨3个县所属四十八弄山区各区、乡、镇原建制。
只有中渡镇贝塘村人、国民党陆军少将覃正旺及其四弟、国民党桂林绥靖公署第4支队上校司令覃丽天,下落不明。有人说,重点剿匪已为我军及民兵击毙,但打扫战场时却不见尸体;又有人说,重点剿匪时我军穷追猛打,二覃走投无路已经自杀,可是数十年来,从未见群众发现横陈山野的尸骸;还有人说,重点剿匪时兵荒马乱,二覃乘隙逃出包围圈,跑到香港、台湾或海外了,然而,近年来不少鹿寨籍人士自港、台及国外归来省亲祭祖,亦从未听一人论及。 总之,在旧时代亦官亦匪,亦军亦商,表面上道貌岸然;暗地里杀人越货、包种鸦片、毒害人民的覃正旺和覃丽天,究竟下落如何?迄今仍然是一个谜。
版权所有:(C) 2016 鹿寨县人民政府
地址:鹿寨县创业路2号 政府热线电话:0772-6812345
县政府邮箱:lzxzfbgs126.com 投稿:lzzfw126.com
维护电话:0772-6819789 网站标识码:4502230046